一种墙砖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5625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墙砖安装结构,包括固定板、横龙骨、墙砖;固定板通过若干个膨胀螺栓固定在墙体上,在固定板的正面垂直固定有一螺柱;横龙骨上形成有安装孔,螺柱穿过安装孔并与一螺母固定;在横龙骨上围绕所述安装孔形成有若干个螺纹孔,若干个螺纹孔与若干个调节螺钉对应螺纹连接;每个调节螺钉的尾部抵靠在固定板的正面;在墙砖的背面形成有开口朝下的斜插槽,在横龙骨上形成有与斜插槽适配的斜插件,斜插件插入斜插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墙砖安装结构,由于横龙骨通过螺柱直接安装在固定板上,并通过调节螺钉进行平整度调整,墙砖通过其背面的斜插槽与横龙骨的斜插件固定,无需采用竖龙骨,节省了材料,简化了施工工艺,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墙砖安装结构
本技术属于装饰工程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墙砖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墙面装饰施工过程中,墙砖施工以干挂及湿贴两种施工工艺为主,施工工艺已相对成熟。但是,现有墙砖施工主要有以下几个弊端:1、现有墙砖干挂施工主要采用背栓的方式,由于需要在墙砖背面钻孔,所以对墙砖的厚度有一定要求,要求墙砖厚度不应小于12mm。而厚度小于12mm的墙砖则无法进行钻孔,也就无法进行干挂施工,只能采用湿贴的方法进行施工。而采用湿贴工艺施工,主要是通过水泥砂浆或粘接剂粘接,施工工艺要求较高。对水泥砂浆的配合比、墙砖施工前的浸水、铺贴高度的找平、施工时的温度、粘接剂的混合搅拌等都有一定的要求。2、湿贴如果控制不当,墙砖铺贴后易产生热胀冷缩、起鼓开裂现象,墙砖密拼铺贴后的接缝高低差明显,表面平整度差,产生墙砖空鼓、翘起等问题。3、铺贴后需进行养护,施工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墙砖安装结构,简化了施工工艺,提高了施工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墙砖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横龙骨、墙砖;/n所述固定板通过若干个膨胀螺栓固定在墙体上,在所述固定板的正面垂直固定有一螺柱;/n所述横龙骨上形成有竖长条形的安装孔,所述螺柱穿过所述安装孔并与一螺母固定;在所述横龙骨上围绕所述安装孔形成有若干个螺纹孔,所述若干个螺纹孔与若干个调节螺钉对应螺纹连接;每个所述的调节螺钉的尾部抵靠在所述固定板的正面;/n在所述墙砖的背面形成有开口朝下的斜插槽,在所述横龙骨上形成有与所述斜插槽适配的斜插件,所述斜插件插入所述斜插槽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砖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横龙骨、墙砖;
所述固定板通过若干个膨胀螺栓固定在墙体上,在所述固定板的正面垂直固定有一螺柱;
所述横龙骨上形成有竖长条形的安装孔,所述螺柱穿过所述安装孔并与一螺母固定;在所述横龙骨上围绕所述安装孔形成有若干个螺纹孔,所述若干个螺纹孔与若干个调节螺钉对应螺纹连接;每个所述的调节螺钉的尾部抵靠在所述固定板的正面;
在所述墙砖的背面形成有开口朝下的斜插槽,在所述横龙骨上形成有与所述斜插槽适配的斜插件,所述斜插件插入所述斜插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砖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插槽与墙砖背面的夹角为30°~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砖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插槽的槽底与墙砖背面之间的距离为墙砖厚度的1/3~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砖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斜插件上套设有尼龙垫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砖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膨胀螺栓围绕所述螺柱等间隔且周向布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旭王永峰卢超
申请(专利权)人:德才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