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铁车辆段管廊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地铁车辆段管廊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快速建设和投入使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不断减少,建设开发投资成本也不断增加,要求土地资源高效利用,降低土地费用,迫切需要向地下和空中要土地,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在面积达几百亩的大型地铁车辆段综合基地规划与建设中上盖开发利用就是其中之一。大型上盖地铁车辆段综合基地库内外管沟是车辆段电力通讯给排水必须的重要附属设施,管沟的快速有序完工是车辆段综合基地如期投入使用的关键因素之一。大型地铁车辆段遍布车辆段各区各功能房屋,数量多,纵横交错,种类多,管网施工时大多与主体工程交叉作业,对主体工程的交通运输和结构施工影响非常大,车辆段主体工程量大,施工面广工点多机械多材料多,场地狭窄,交通运输困难,给管网施工的时间和场地很紧张,主体施工也对管网施工的进度和质量影响较大,两者相互制约。因此,有计划保质高效快速完成大型上盖地铁车辆段综合基地管沟施工是大型上盖车辆段施工的难题之一。传统管沟的施工方法在施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铁车辆段管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施工方法是先将待施工管廊分成依次相接的多段管廊段,对每段管廊段分别进行施工,各管廊段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S1)开挖基坑;/n(S2)在开挖出的基坑中依次施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底板、两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边墙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顶板,所述底板、顶板和两侧的边墙构成管廊段的管涵结构;/n(S3)向基坑内回填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铁车辆段管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施工方法是先将待施工管廊分成依次相接的多段管廊段,对每段管廊段分别进行施工,各管廊段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开挖基坑;
(S2)在开挖出的基坑中依次施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底板、两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边墙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顶板,所述底板、顶板和两侧的边墙构成管廊段的管涵结构;
(S3)向基坑内回填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在开挖基坑时先采用挖掘机械挖到比基坑预设深度高至少30cm的深度位置,后续再人工开挖至基坑预设深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两侧的边墙分为上下两层墙体结构,在施工各侧墙时先浇筑形成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宁宁,罗康勇,刘国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五局集团成都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