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祚昭专利>正文

一种综合管廊集水坑排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4055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综合管廊集水坑排水设备,包括集水坑和电气箱,所述集水坑的内底部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集水坑的顶部左侧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上侧水平架放有盖板,所述盖板下端面竖直固定连接有连接吊管,所述连接吊管的下端连接有超声波探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需要对超声波探头进行检修时,将螺栓环与盖板之间的螺栓拆卸下来,然后向上提拉起盖板,盖板便通过连接吊管将外套筒从通孔处抽拉出来,这样方便对外套筒内的超声波探头进行检修,而外套筒下端的延伸套筒用于对超声波探头进行遮挡,避免超声波探头接触到水,并且延伸套筒和超声波探头之间的橡胶圈用于密封超声波探头与延伸套筒之间的间隙,避免水汽进入外套筒内部,侵蚀超声波探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综合管廊集水坑排水设备
本技术涉及综合管廊集水坑排水设备
,具体为一种综合管廊集水坑排水设备。
技术介绍
管廊集水坑处于管廊最底处,目的收集沉降缝漏水,目前采用机械浮漂进行控制水泵启闭,浮漂与220V市电串联连接,当液位上涨时,水泵会开启进行排水,直到水位下落至低水位时,停止排水,由于浮漂内部是由钢球受重力落下后触发中间继电器,由中间继电器带动交流接触器启动排水泵;一般综合管廊集水坑排水设备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一般管廊集水坑中使用的浮漂由于沉降缝漏水,其长期浸泡在盐碱水中,浮漂的电缆出现腐蚀老化和僵硬现象,无法按照预设要求进行自动排水,排水泵无法开启或者出现无法关闭等现象,此时排水泵已经将水抽干,无法自动停止,叶片空转片刻后,水泵会因温度过高,造成轴承抱死现象,进而烧毁水泵线圈,并且一般安装在集水坑内部的液位检测装置不方便取出进行检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综合管廊集水坑排水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综合管廊集水坑排水设备,包括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综合管廊集水坑排水设备,包括集水坑(1)和电气箱(3),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坑(1)内侧壁设置有最高液位和最低液位的标记线,所述集水坑(1)的内底部固定安装有水泵(8),所述水泵(8)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排水管(6),所述集水坑(1)的顶部左侧开设有通孔(12),所述通孔(12)上侧水平架放有盖板(14),所述盖板(14)下端面竖直固定连接有连接吊管(11),所述连接吊管(11)垂直于所述集水坑(1)内底面,所述连接吊管(1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外套筒(9)且外套筒(9)下端为开口,所述外套筒(9)内部固定连接有超声波探头(2)且此处所述超声波探头(2)与所述集水坑(1)侧壁以及所述集水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综合管廊集水坑排水设备,包括集水坑(1)和电气箱(3),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坑(1)内侧壁设置有最高液位和最低液位的标记线,所述集水坑(1)的内底部固定安装有水泵(8),所述水泵(8)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排水管(6),所述集水坑(1)的顶部左侧开设有通孔(12),所述通孔(12)上侧水平架放有盖板(14),所述盖板(14)下端面竖直固定连接有连接吊管(11),所述连接吊管(11)垂直于所述集水坑(1)内底面,所述连接吊管(1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外套筒(9)且外套筒(9)下端为开口,所述外套筒(9)内部固定连接有超声波探头(2)且此处所述超声波探头(2)与所述集水坑(1)侧壁以及所述集水坑(1)内最高液位设定位置保持所述超声波探头(2)的盲区距离,所述外套筒(9)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延伸套筒(17),所述延伸套筒(17)内壁环绕固定连接有橡胶圈(18),所述电气箱(3)内部固定安装有单片机(4)且单片机(4)与所述超声波探头(2)电连接,所述单片机(4)上电连接有继电器(5)且继电器(5)电连接着所述水泵(8),所述单片机(4)所在控制电路采用电压5v电流1A的直流电进行供电,所述通孔(12)所处位置右上侧的所述集水坑(1)顶部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祚昭刘邦学
申请(专利权)人:刘祚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