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渗生态护坡养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5543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45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渗生态护坡养护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0、通电,将金属电极均匀插入护坡土壤并周期性对金属电极通电;S20、测湿,周期性对每个金属电极位置的土壤做湿度检测,生成湿度检测报表;S30、预设,使用数学方法计算湿度检测报表的所有数据得到预设湿度值;S40、调整,根据预设湿度值与金属电极对应位置的湿度值的计算调整每个金属电极的电流强度。本申请具有有效提升护坡状态与养护措施的匹配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渗生态护坡养护方法
本申请涉及护坡保护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渗生态护坡养护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高速公路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命脉,在建造过程中常遇到各种边坡,如果加固或防护不当,极易引起滑坡,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重大威胁。引起滑坡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影响;二是地震等地壳震动的影响。为降低水对边坡的作用,前人提出了多种治理方法,生态护坡作为一种可有效减小降雨对边坡冲刷并且经济环保的防护措施被广泛使用,但在边坡的后期养护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现有技术方案可参考申请公开号为CN102322067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化学电渗法联合微型抗滑桩治理滑坡工程的方法,通过在钻孔内布置金属电极并灌入不同的化学溶液,在直流电场作用下,形成电渗和化学反应,提高滑动带潜在破坏面的抗剪强度;然后在钻孔内浇筑混凝土,形成微型钢筋混凝土抗滑桩体系,提供滑坡阻滑力。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护坡养护方式死板,导致护坡因为状态不同会出现养护方式和护坡状态不匹配的情况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有效提升护坡状态与养护措施的匹配度,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渗生态护坡养护方法。本申请提供的电渗生态护坡养护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渗生态护坡养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通电,将金属电极均匀插入护坡土壤并周期性对金属电极通电;S20、测湿,周期性对每个金属电极位置的土壤做湿度检测,生成湿度检测报表;S30、预设,使用数学方法计算湿度检测报表的所有数据得到预设湿度值;S40、调整,根据预设湿度值与金属电极对应位置的湿度值的计算调整每个金属电极的电流强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湿度不同的状态下,会导致土壤的导电性不同,通过上述步骤,能够根据土壤的湿度情况,调整金属电极的通电电流,从而保障金属电极的通电电流与功率与突然的湿度配合,稳定电渗养护的效果,降低土壤湿度不同的情况下采用同样的电流导致土壤的电渗养护效率不同,致使植被死亡或者土壤受损的概率。优选的,通电步骤还包括如下步骤:S11、记录金属电极的初始通电电流强度为a;S12、记录金属电极插入土壤的深度为x;S13、对每个金属电极编号;其中,编号互不重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电流调整之前,对电流强度和深度进行记录,能够有效对初始状态与调整后状态进行对比,从而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比较操作,对金属电极进行编号一方面能够方便对金属电极进行区分和辨认,另一方面能够方便操作人员对金属电极进行控制。优选的,测湿步骤具体执行如下操作:周期性对所有金属电极位置处的土壤做湿度检测,记录检测结果;检测结果至少包括检测时间、金属电极编号及对应的湿度数据;按照检测时间划分检测结果,调用检测时间相同的所有检测结果生成湿度检测报表;按照金属电极编号划分检测结果,调用同一金属电极编号对应的所有检测结果按照检测时间顺序排列,生成历史数据报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对同一时刻的所有湿度数据进行整理,生成湿度监测报表,能够方便操作人员查看所有金属电极位置的湿度数据,确认正片土壤的湿度分布情况;对同一金属电极的历史湿度数据进行整理,能够方便操作人员对该地块的湿度变化趋势进行掌握和分析,通过历史数据报表确认对该地块的湿度控制规划。优选的,预设步骤具体执行如下操作:调用湿度检测报表中的所有湿度数据做平均运算,得到预设湿度值;调用所有金属电极对应的历史数据报表,对每个历史数据报表中的所有湿度数据求平均,得到历史平均值;调用对应每个金属电极的历史平均值,分别生成针对每个金属电极的历史平均数据;其中,历史平均数据至少包括金属电极编号和对应的历史平均值。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预设湿度值和历史平均值,可以方便的确认正片土壤的湿度平均水平,来确认土壤状态,同时,能够通过历史平均值确认每个金属电极位置的突然的长期平均湿度水平,确认是否每个金属电极的位置处土壤都长期保持适宜的湿度水平。优选的,调整步骤具体执行如下操作:调用预设湿度值和湿度检测报表,取湿度检测报表中的每个湿度数据与预设湿度值做差,得到湿度差异值;汇总所有湿度差异值及其对应的金属电极编号,生成湿度差异表;调用湿度差异表及电流强度a,取湿度差异表中的每个湿度差异值的相反数与电流强度a求和并对结果乘以给定系数,得到电流差异值;调用所有电流差异值及与之对应的金属电极编号,生成电流差异表;按照电流差异表调整金属电极的供电电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湿度越高,导电性越强,此时,如果实用与湿度小的位置相同的电流,则会导致该地块的导电效果过强影响土壤的保护,因而,通过上述步骤,将湿度大的位置的金属电极电流调小,能够有效平衡各个位置的通电效果,从而平衡各个地块的养护效果,方便进行其他的养护操作。优选的,在调整步骤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S50、筛选,调用所有金属电极对应的历史平均数据,遍历其中的历史平均值,筛选出历史平均值最小的n个历史平均数据,生成提示数据组;其中,n≥1;S60、补充,调用提示数据组,对提示数据组中历史平均数据对应的金属电极位置处补充浇水,浇水完成后立即重新执行S10至S40步骤。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历史平均数据,找到平均湿度最小的位置,说明这些位置的保水力较弱,容易造成水分流失,对这些地方进行补充浇水,能够有效对这些位置进行水资源补充,保障其上的植被正常生长,通过植被生长最终提升地块的保水力。优选的,调整步骤后还包括如下步骤:S70、深度计算,调用湿度差异表及深度x,取湿度差异表中的每个湿度差异值的相反数与深度x求和并对结果乘以深度运算系数,得到深度差异值;S71、调用所有深度差异值及与之对应的金属电极编号,生成深度差异表;按照深度差异表调整金属电极插入土壤的深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随着湿度不同,金属电极能够插入到更深的位置,从而,对更深层的土壤和图层进行电渗养护操作,而对于湿度不足的位置,对金属电极进行插入会有较大的阻力甚至损伤金属电极,因此,通过上述步骤能够对金属电极的插入深度进行确认并根据土壤情况调整金属电极的插入深度。优选的,调整步骤后还包括如下步骤:S80、绘图,绘制平面地形图,在平面地形图上标出每个金属电极的位置;S81、调用电流差异表,将电流差异表中的所有数据在平面地形图上的金属电极位置标出;S82、筛选位置相邻且电流差异值相等的多个金属电极,生成雷同数据;S83、统计雷同数据中的金属电极数量m,运算m/2并对结果取整,得到变更数据;S84、对m与变更数据做差,得到删除数据,关闭雷同数据中与删除数据等量的金属电极,直至下次S20步骤执行时将关闭的金属电极重新通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绘图,能够方便直观的查看各个金属电极的所在位置以及其周围金属电极的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渗生态护坡养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0、通电,将金属电极均匀插入护坡土壤并周期性对金属电极通电;/nS20、测湿,周期性对每个金属电极位置的土壤做湿度检测,生成湿度检测报表;/nS30、预设,使用数学方法计算湿度检测报表的所有数据得到预设湿度值;/nS40、调整,根据预设湿度值与金属电极对应位置的湿度值的计算调整每个金属电极的电流强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渗生态护坡养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0、通电,将金属电极均匀插入护坡土壤并周期性对金属电极通电;
S20、测湿,周期性对每个金属电极位置的土壤做湿度检测,生成湿度检测报表;
S30、预设,使用数学方法计算湿度检测报表的所有数据得到预设湿度值;
S40、调整,根据预设湿度值与金属电极对应位置的湿度值的计算调整每个金属电极的电流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渗生态护坡养护方法,其特征在于,通电步骤还包括如下步骤:
S11、记录金属电极的初始通电电流强度为a;
S12、记录金属电极插入土壤的深度为x;
S13、对每个金属电极编号;其中,编号互不重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渗生态护坡养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测湿步骤具体执行如下操作:
周期性对所有金属电极位置处的土壤做湿度检测,记录检测结果;检测结果至少包括检测时间、金属电极编号及对应的湿度数据;
按照检测时间划分检测结果,调用检测时间相同的所有检测结果生成湿度检测报表;
按照金属电极编号划分检测结果,调用同一金属电极编号对应的所有检测结果按照检测时间顺序排列,生成历史数据报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渗生态护坡养护方法,其特征在于,预设步骤具体执行如下操作:
调用湿度检测报表中的所有湿度数据做平均运算,得到预设湿度值;
调用所有金属电极对应的历史数据报表,对每个历史数据报表中的所有湿度数据求平均,得到历史平均值;
调用对应每个金属电极的历史平均值,分别生成针对每个金属电极的历史平均数据;其中,历史平均数据至少包括金属电极编号和对应的历史平均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渗生态护坡养护方法,其特征在于,调整步骤具体执行如下操作:
调用预设湿度值和湿度检测报表,取湿度检测报表中的每个湿度数据与预设湿度值做差,得到湿度差异值;
汇总所有湿度差异值及其对应的金属电极编号,生成湿度差异表;
调用湿度差异表及电流强度a,取湿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子伟曾康金铭陆吉存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天莱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