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应大水位变幅的鱼道出口结构及其过鱼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和环保工程
,更具体地说它是适应大水位变幅的鱼道出口结构。本专利技术还涉及适应大水位变幅的鱼道出口结构的过鱼方法。
技术介绍
水利水电工程在发挥其防洪、发电、航运等效益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尤其是对鱼类洄游通道的阻隔影响,近年来备受关注。鱼道作为缓解大坝阻隔效应的鱼类保护措施在国际上采用已有300多年,能够起到恢复鱼类洄游通道和沟通上下游鱼类交流的作用。然而,对于上游水位变幅较大的工程,水位变化条件下,鱼道的流量、水面线、沿程流速均会受到影响,影响鱼道的过鱼效率。如何提高鱼道出口适应水位变化的能力,一直是国内外面临的技术难题,目前提高鱼道出口适应水位变化能力的方法主要是在鱼道沿程最低、最高水位之间设置多个出口,但这种传统方法存在以下弊端:1)对于上游水位变幅较大的工程,最低水位出口和最高水位出口之间鱼道长度很长,其布置占用场地大,对于处在峡谷地形中的大坝而言,出口段往往需要大规模的边坡开挖,布置难度较大;2)鱼道上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应大水位变幅的鱼道出口结构,包括鱼道结构(5)和出鱼口(7),其特征在于:整体呈长方体或跑道型结构;所述鱼道结构(5)采用集中盘旋式布置在外侧边墙(9)内;/n所述鱼道结构(5)包括第一鱼道结构(5.1)和第二鱼道结构(5.2);所述第一鱼道结构(5.1)与所述第二鱼道结构(5.2)连通;所述第一鱼道结构(5.1)呈一定坡度;所述第二鱼道结构(5.2)呈垂直或圆角转弯平坡结构;/n所述出鱼口(7)设置在所述外侧边墙(9)临水侧;所述出鱼口(7)与所述鱼道结构(5)相连通;/n鱼道(11)与所述外侧边墙(9)的侧面底端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应大水位变幅的鱼道出口结构,包括鱼道结构(5)和出鱼口(7),其特征在于:整体呈长方体或跑道型结构;所述鱼道结构(5)采用集中盘旋式布置在外侧边墙(9)内;
所述鱼道结构(5)包括第一鱼道结构(5.1)和第二鱼道结构(5.2);所述第一鱼道结构(5.1)与所述第二鱼道结构(5.2)连通;所述第一鱼道结构(5.1)呈一定坡度;所述第二鱼道结构(5.2)呈垂直或圆角转弯平坡结构;
所述出鱼口(7)设置在所述外侧边墙(9)临水侧;所述出鱼口(7)与所述鱼道结构(5)相连通;
鱼道(11)与所述外侧边墙(9)的侧面底端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大水位变幅的鱼道出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有鱼道隔板(6)设置在所述第一鱼道结构(5.1)内;所述鱼道隔板(6)有多个,多个所述鱼道隔板(6)呈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应大水位变幅的鱼道出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鱼口(7)包括多个出鱼口结构(7.1);多个所述出鱼口结构(7.1)呈叠置设置;所述出鱼口结构(7.1)与所述鱼道结构(5)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应大水位变幅的鱼道出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有启闭机房(8)安装在所述外侧边墙(9)临水侧、且位于出鱼口(7)上方;所述启闭机房(8)有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应大水位变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钮新强,王翔,宋志忠,吴俊东,朱世洪,陈小虎,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