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剑麻纤维与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54175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42
一种剑麻纤维与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材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剑麻纤维40~60%,碳纤维5~15%,环氧树脂25~45%。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包括所述剑麻纤维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之剑麻纤维与碳纤维制造的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高、比模量大、耐磨等优点,抗压、抗弯、抗扭、抗剪切强度也高,成本也相对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剑麻纤维与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剑麻纤维与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剑麻纤维通常长1-1.5米,最长可达2米,具有较好的光泽,弹性比较大,拉力也很强,同时具有质地坚韧、耐磨、耐腐蚀及较好的耐盐碱以及摩擦性能,在干湿环境之下都具有伸缩性不大的优点,但剑麻纤维抗弯强度不是很高。碳纤维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一种特种纤维,具有耐高温、抗摩擦、导电、导热及耐腐蚀等特性,外形呈纤维状、柔软、可加工成各种织物,由于其石墨微晶结构沿纤维轴择优取向,因此沿纤维轴方向有很高的强度和模量。碳纤维的密度小,因此比强度和比模量高。碳纤维的主要用途是作为增强材料与树脂、金属、陶瓷及炭等复合,制造先进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其比强度及比模量在现有工程材料中是最高的。但相对来说成本较高,应用受到一定限制。目前,有关采用剑麻纤维与碳纤维制造的复合材料还未见相关研究和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剑麻纤维与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研究实践表明,采用剑麻纤维与碳纤维制造的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高、比模量大、耐磨等优点,成本也相对低廉。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剑麻纤维与碳纤维复合材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剑麻纤维40~60%,碳纤维5~15%,环氧树脂25~45%。所述剑麻纤维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过程:剑麻纤维的提取、梳理成网、并合、浸渍,铺网,热压、冷却脱模,切割成型。具体制备过程如下:(1)将收割后的剑麻经自动纤维提取机提取剑麻纤维,并进行抛光处理,除去杂质并烘干;(2)将剑麻纤维喂入理麻机,对纤维进行梳理,解除纤维的横向联系,建立纵向连接,也就是说将一段一段的纤维原料梳理加工成麻条;(3)经理麻机的梳理之后,剑麻纤维的均匀度还达不到要求,然后再用并条机进行并合,使之条干均匀,使纤维成片状输出,同时通过一个装有环氧树脂的浆槽,使剑麻纤维片预浸渍环氧树脂,再经过压辊和烘箱烘干,使剑麻纤维的位置相对固定,便于后道工序连续化生产;(4)将加工好的剑麻片与碳纤维丝浸渍环氧树脂后按配比要求分层,浸渍环氧树脂后的碳纤维丝层定位于相邻剑麻片的间隔间,剑麻纤维和碳纤维的层数根据剑麻纤维和碳纤维的配比以及产品的用途而定,可以是一层剑麻层间一层碳纤维丝,也可以是多层剑麻层间一层碳纤维丝层,纤维喂入方向可以是同向,也可以是异向;(5)将获得的板材放入预热箱预热后放入模具恒温加压、冷却定型后脱模;(6)将脱模后的复合板材根据产品用途切割成型。进一步,步骤(1)中,回潮率控制在12%-14%。进一步,步骤(2)中,纤维原料经过2-6遍的梳理,使纤维横向彻底分离。进一步,步骤(3)中,并条机采用梳针式,以免将纤维拉断,剑麻纤维片宽度一般在40-80cm,定量为15-30克/5米,输出速度采用变频联动,使之与烘箱速度相匹配,通过烘干后的剑麻片卷装后备用。进一步,步骤(5)中,模压温度为160-190℃,压力为0.2-0.4MPa。本专利技术可克服目前市面天然纤维复合材料只突出抗拉强度的问题,既有抗拉强度高的特点,又大大提高抗压、抗弯、抗扭、抗剪切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剑麻纤维与碳纤维复合材料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剑麻纤维与碳纤维复合材料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剑麻纤维与碳纤维复合材料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剑麻纤维(横向),2-碳纤维(横向),3-剑麻纤维(纵向),4-碳纤维(纵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剑麻碳纤维环氧树脂板材本实施例之剑麻纤维与碳纤维复合材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剑麻纤维50%,碳纤维10%,环氧树脂40%。制备方法,包括以下过程:(1)将收割后的剑麻经自动纤维提取机提取剑麻纤维,并进行抛光处理,除去杂质并烘干,回潮率控制在12%;(2)将剑麻纤维喂入理麻机,对纤维进行梳理,解除纤维的横向联系,建立纵向连接,也就是说将一段一段的纤维原料梳理加工成麻条;纤维原料经过4遍的梳理,使纤维横向彻底分离;(3)经理麻机的梳理之后,送入并条机进行并合,使之条干均匀,使纤维成片状输出,同时通过一个装有环氧树脂的浆槽,使剑麻纤维片预浸渍环氧树脂,再经过压辊和烘箱烘干,使剑麻纤维的位置相对固定,便于后道工序连续化生产和卷装;并条机采用梳针式,以免将纤维拉断,剑麻纤维片宽度60cm,定量为25克/5米,输出速度采用变频联动,使之与烘箱速度相匹配;通过烘干后的剑麻片卷装后备用;(4)将加工好的剑麻片与碳纤维丝浸渍环氧树脂后按配比要求分层,浸渍环氧树脂后的碳纤维丝层定位于相邻剑麻片的间隔间,本实施例剑麻纤维与碳纤维复合材料采用剑麻纤维与碳纤维间隔的三层结构,即两层剑麻纤维间一层碳纤维,剑麻纤维一层为横向,一层为纵向,碳纤维横向,如图1所示,根据产品要求确幅宽为120cm;(5)将获得的板材放入预热箱预热后放入模具恒温加压、冷却定型后脱模,模压温度为180℃,压力为0.2MPa;(6)将脱模后的复合板材根据产品用途利用切割机切割成型,相关性能参数见表1。实施例2:剑麻碳纤维环氧树脂头盔基材本实施例之剑麻纤维与碳纤维复合材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剑麻纤维60%,碳纤维10%,环氧树脂30%。制备方法,包括以下过程:(1)将收割后的剑麻经自动纤维提取机提取剑麻纤维,并进行抛光处理,除去杂质并烘干,回潮率控制在12%;(2)将剑麻纤维喂入理麻机,对纤维进行梳理,解除纤维的横向联系,建立纵向连接,也就是说将一段一段的纤维原料梳理加工成麻条;纤维原料经过3遍的梳理,使纤维横向彻底分离;(3)经理麻机的梳理之后,送入并条机进行并合,使之条干均匀,使纤维成片状输出,同时通过一个装有环氧树脂的浆槽,使剑麻纤维片预浸渍环氧树脂,再经过压辊和烘箱烘干,使剑麻纤维的位置相对固定,便于后道工序连续化生产和卷装;并条机采用梳针式,以免将纤维拉断,剑麻纤维片宽度80cm,定量为22克/5米,输出速度采用变频联动,使之与烘箱速度相匹配,通过烘干后的剑麻片卷装后备用;(4)将加工好的剑麻片与碳纤维丝浸渍环氧树脂后按配比要求分层,浸渍环氧树脂后的碳纤维丝层定位于相邻剑麻片的间隔间,本实施例剑麻纤维与碳纤维复合材料采用剑麻纤维与碳纤维间隔的四层结构,即两层剑麻纤维和两层碳纤维,剑麻纤维一层为横向,一层为纵向,碳纤维一层横向,一层纵向,如图2所示,根据产品要求确幅宽为80cm;(5)将获得的板材放入预热箱预热后放入头盔模具恒温加压、冷却定型后脱模,模压温度为190℃,压力为0.25MPa;(6)将脱模后的复合板材根据产品用途利用切割机切割成型,相关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剑麻纤维与碳纤维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剑麻纤维40~60%,碳纤维5~15%,环氧树脂25~4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剑麻纤维与碳纤维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剑麻纤维40~60%,碳纤维5~15%,环氧树脂25~45%。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剑麻纤维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剑麻纤维的提取、梳理成网、并合、浸渍,铺网,热压、冷却脱模,切割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剑麻纤维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1)将收割后的剑麻经自动纤维提取机提取剑麻纤维,并进行抛光处理,除去杂质并烘干;
(2)将剑麻纤维喂入理麻机,对纤维进行梳理,解除纤维的横向联系,建立纵向连接,也就是说将一段一段的纤维原料梳理加工成麻条;
(3)经理麻机的梳理之后,剑麻纤维的均匀度还达不到要求,然后再用并条机进行并合,使之条干均匀,使纤维成片状输出,同时通过一个装有环氧树脂的浆槽,使剑麻纤维片预浸渍环氧树脂,再经过压辊和烘箱烘干,使剑麻纤维的位置相对固定,便于后道工序连续化生产;
(4)将加工好的剑麻片与碳纤维丝浸渍环氧树脂后按配比要求分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亚平陈长青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瑞亚高科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