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周转装置、换电站以及电池周转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5239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周转装置、换电站以及电池周转方法。该电池周转装置包括:用于收容动力电池的移动仓位和固定仓位,所述移动仓位可移动至与所述固定仓位重合的位置或移动至与所述固定仓位错开的位置,所述移动仓位、所述固定仓位容积均大于所述动力电池的体积。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池周转装置,通过设置移动仓位和固定仓位,可以实现第一动力电池和第二动力电池在电池周转装置上的周转,并且可以实现动力电池在电池周转装置上的缓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周转装置、换电站以及电池周转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用机械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周转装置、换电站以及电池周转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电动汽车在全球范围内销量持续增长,由于动力电池续航能力及充电时长的限制,在世界各地,电动汽车充换电站纷纷涌现,换电模式采用直接更换电动汽车的电池包,以达到为其补充电能的目的,这种方式可实现电能的迅速补给,同时便于电池的维护和延长电池的寿命。在现有的换电站中,换电移动装置将电动汽车上的亏电动力电池拆下后,码垛机再将换电移动装置上的亏电动力电池转运到充电货架上,进而码垛机再将充电货架上的满电动力电池再次放置于换电移动装置上,最后,换电移动装置将满电动力电池运送至电动汽车处,实现换电操作。此过程必须等待码垛机与充电货架完成动力电池交换之后,才能把新的满电动力电池转运给换电移动装置,导致动力电池的更换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电池周转装置,以实现动力电池的缓存和周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周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收容动力电池的移动仓位和固定仓位,所述移动仓位可移动至与所述固定仓位重合的位置或移动至与所述固定仓位错开的位置,所述移动仓位、所述固定仓位容积均大于所述动力电池的体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周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收容动力电池的移动仓位和固定仓位,所述移动仓位可移动至与所述固定仓位重合的位置或移动至与所述固定仓位错开的位置,所述移动仓位、所述固定仓位容积均大于所述动力电池的体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周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仓位由移动仓位支撑装置限定出,所述固定仓位由固定仓位支撑装置限定出,所述移动仓位支撑装置相对于所述固定仓位支撑装置可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周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仓位支撑装置为升降支撑装置,所述固定仓位支撑装置为旋转支撑装置,所述升降支撑装置可升降至与所述旋转支撑装置平齐的位置或升降至与所述旋转支撑装置错开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周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架(401),所述升降支撑装置适于沿所述支撑架(401)升降,所述旋转支撑装置适于绕所述支撑架(401)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周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支撑装置包括升降支撑托臂(402),所述移动仓位形成在所述升降支撑托臂(402)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周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撑装置包括旋转支撑托臂(403),所述固定仓位形成在所述旋转支撑托臂(403)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周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驱动装置,所述升降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支撑装置升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周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包括:升降驱动电机(404)和传动杆(405),所述升降驱动电机(404)驱动所述传动杆(405)转动,所述升降支撑装置具有升降框架(406),所述传动杆(405)与所述升降框架(406)之间设置有第一传动链组件(40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周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链组件(407)包括:第一上链轮(4071)、第一下链轮(4072)和第一传动链本体(4073),所述第一上链轮(4071)与所述传动杆(405)固定相连,所述第一下链轮(4072)设置在所述第一上链轮(4071)的下方且固定于所述支撑架(401),所述第一传动链本体(4073)与所述第一上链轮(4071)、所述第一下链轮(4072)啮合传动,所述升降框架(406)固定于所述第一传动链本体(4073)。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周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401)上设置有直线滑轨(408),所述升降框架(406)具有与所述直线滑轨(408)滑动配合的直线滑槽。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周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电机(404)与所述传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赫李鹏飞李继明朱志远王亚光
申请(专利权)人:蓝谷智慧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