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材料切割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技术建筑材料加工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材料切割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材料是指在建筑工程中所应用的各种材料,建筑材料种类繁多,大致分为:无机材料,包括金属材料(包括黑色金属材料和有色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如天然石材、烧土制品、水泥、混凝土及硅酸盐制品等),有机材料,它包括植物质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包括塑料、涂料、粘胶剂)和沥青材料,复合材料,它包括沥青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等,一般由无机非金属材料与有机材料复合而成;很多建筑材料在使用前为方便安装或达到一定规格都要需要进行切割,以达到指定规格和形状,现对材料进行切割的切割装置,难以对指定规格或形状进行准确加工,加工精度低,不便于操作,对材料夹持性能差,导致加工困难费时费力,影响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材料切割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加工精度低,夹持性能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材料切割装置,包括壳体,还包括滑道,所述滑道的数量为两个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材料切割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滑道(2),所述滑道(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滑道(2)沿左右方向分别开设于壳体(1)的上表面前后两侧;/n升降机构(4),所述升降机构(4)设置于壳体(1)的顶端;/n移动机构(5),所述调节机构(5)设置于壳体(1)的上表面;/n夹紧机构(6),四个所述夹紧机构(6)设置于移动机构(5)的前后两侧顶端;/n切割器(3),所述切割器(3)设置于升降机构(4)的底端中间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材料切割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滑道(2),所述滑道(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滑道(2)沿左右方向分别开设于壳体(1)的上表面前后两侧;
升降机构(4),所述升降机构(4)设置于壳体(1)的顶端;
移动机构(5),所述调节机构(5)设置于壳体(1)的上表面;
夹紧机构(6),四个所述夹紧机构(6)设置于移动机构(5)的前后两侧顶端;
切割器(3),所述切割器(3)设置于升降机构(4)的底端中间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材料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4)包括:
第一电机(41),所述第一电机(4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电机(41)沿前后方向分别设置于壳体(1)的内腔底端前后两侧并与壳体(1)的底端螺钉连接;
第一锥形齿轮(42),所述第一锥形齿轮(42)与第一电机(41)的输出端外壁键连接;
立柱(44),所述立柱(4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立柱(44)沿上下方向分别与壳体(1)的前后两侧上表面焊接,且立柱(44)的内侧顶端沿上下方向设置有滑槽;
转轴(45),所述转轴(45)的外壁上下两端分别与立柱(44)的内腔上下两端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转轴(45)的外壁上下两端均过盈配合有轴承的内环,所述立柱(44)的内腔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轴承的外环,且转轴(45)的外壁底端延伸进壳体(1)的内腔;
第二锥形齿轮(43),所述第二锥形齿轮(43)与转轴(45)的外壁底端键连接;
横柱(46),所述横柱(46)的外壁前后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立柱(44)的滑槽内腔插接,且横柱(46)的底端中间位置沿上下方向螺钉连接有切割器(3),所述横杆(46)的外壁前后两端分别与两个转轴(45)的外壁顶端螺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材料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5)包括:
第二电机(58),所述第二电机(5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电机(58)沿左右方向分别与壳体(1)的内腔右侧前后两端螺钉连接;
第一丝杠(59),所述第一丝杠(59)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丝杠(59)的外壁右端与第二电机(58)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第一丝杠(59)的外壁左端与壳体(1)的内腔左侧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第一丝杠(59)的外壁左端过盈配合有轴承的内环,所述壳体(1)的内腔左侧固定连接有轴承的外环;
第一移动托板(53),所述第一移动托板(53)的底端连接座与滑道(2)的内腔插接,且所述第一移动托板(53)的底端连接座延伸进壳体(1)的内腔与第一丝杠(59)螺接;
滑轨(54),所述滑轨(5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滑轨(54)沿前后方向分别设置于第一移动托板(53)的左右两侧;
第二移动托板(51),所述第二移动托板(51)的底端连接座与滑轨(54)的内腔插接,且第二移动托板(51)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