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型医用涂布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纺布
,具体是一种抗菌型医用涂布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无纺布作为一种常用的医疗器械,被广泛运用于一次性口罩、实验服、伤口包扎等情况,目前市面上用于伤口包扎的无纺布仅仅是通过压迫血管来减少血液流失,进行止血,而血液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无纺布在吸收血液后,不及时更换就极易造成细菌的滋生从而引发伤口的进一步感染,但是频繁更换无纺布又会造成药物敷料的浪费,且更换过程也十分麻烦,尤其是身边没有专业人士帮忙更换无纺布的话,就很容易导致伤口包扎不完全,增加伤口感染和撕裂的风险。其次,无纺布在吸收血液后,血液将伤口和无纺布粘附在一起,在更换无纺布时极易扯破伤口,造成伤口的二次撕裂,减缓伤口愈合进程;传统无纺布的抗拉强度也比较差,稍微使点力气便容易断裂,因此人们亟需一种具有强效抗菌作用、抗拉强度高不易断裂、能促进伤口愈合,拆换无纺布时不会对伤口造成撕裂的医用涂布无纺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型医用涂布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菌型医用涂布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原料组分如下:以重量份计,无纺布基体90-100份、涂层A15-25份、涂层B15-25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型医用涂布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原料组分如下:以重量份计,无纺布基体90-100份、涂层A15-25份、涂层B15-2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型医用涂布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基体包括各原料组分如下:以重量份计,改性晶须20-30份、纺丝液70-90份、氯乙酸8-12份、丙烯酸8-12份、二苯甲酮8-12份;所述纺丝液为聚氨酯、聚丙烯、聚羟基乙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菌型医用涂布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晶须包括各原料组分如下:以重量份计,纳米氧化锌晶须20-30份、纳米二氧化钛晶须20-30份、硅烷偶联剂10-16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型医用涂布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A包括各原料组分如下:以重量份计,改性氧化石墨烯20-30份、月桂酸酐12-14份、冰醋酸10-20份、涂层基料30-60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菌型医用涂布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氧化石墨烯包括各原料组分如下:以重量份计,氧化石墨烯50-60份、乙酸锌8-10份、氢氧化钠10-20份、硝酸银15-25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型医用涂布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B包括各原料组分如下:以重量份计,抗菌微胶囊20-30份、多孔淀粉30-40份、无水碳酸钠10-20份、三偏磷酸钠10-16份、涂层基料40-60份。
7.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一种抗菌型医用涂布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基料包括各原料组分如下:以重量份计,壳聚糖40-60份、胶黏剂15-25份、琼脂10-14份;所述胶黏剂为VAE乳液;所述多孔淀粉为木薯多孔淀粉、玉米多孔淀粉、小麦多孔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抗菌型医用涂布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微胶囊包括各原料组分如下:以重量份计,乙基纤维素20-40份、植物提取液20-30份、乳化剂10-18份、明胶30-50份、十二烷基硫酸钠16-18份;所述植物提取液为紫雏菊提取液、生姜提取液、葡萄籽提取液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乳化剂为司班80。
9.一种抗菌型医用涂布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无纺布基体;
A.制备改性晶须;
B.制备无纺布;
C.制备无纺布基体;
(2)制备涂层A;
A.制备改性氧化石墨烯;
B.合成涂层A;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