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脊柱结核术后专用翻身枕
本专利技术涉及护理装置
,具体为一种脊柱结核术后专用翻身枕。
技术介绍
脊柱结核占全身骨关节结核的首位,其中以椎体结核占大多数,附件结核十分罕见;在整个脊柱中,腰椎活动度最大,腰椎结核发生率也最高,胸椎次之,颈椎更次之,至于骶、尾椎结核则甚为罕见。脊柱结核为继发病,原发病为肺结核、消化道结核或淋巴结核等,经血循环途径造成骨与关节结核,所以一般术后的患者一定要注意进行护理,脊柱结核术后长时间的卧床会很不舒服,需要护理人员协助进行翻身,同时需要专用翻身枕进行垫压。现有的脊柱结核术后专用翻身枕无法进行调节移动,需要靠人力进行辅助,但是往往调整的位置并不舒服,同时一些严重的情况下,无法翻身太大的幅度,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脊柱结核术后专用翻身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脊柱结核术后专用翻身枕,解决了现有的脊柱结核术后专用翻身枕无法进行调节移动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脊柱结核术后专用翻身枕,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脊柱结核术后专用翻身枕,包括底板(1)和翻身板(2),所述底板(1)的右侧开设有管槽(8),所述底板(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翻身板(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通过转动机构(5)与翻身板(2)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3)的右侧设置有调节机构(6),所述支撑板(3)的左侧设置有传动机构(7);/n所述调节机构(6)包括有小型气缸(61)和第一支杆(62),所述小型气缸(61)的左侧与支撑板(3)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小型气缸(61)的右侧滑动连接有第一推杆(63),所述第一推杆(63)的右端与第一支杆(6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脊柱结核术后专用翻身枕,包括底板(1)和翻身板(2),所述底板(1)的右侧开设有管槽(8),所述底板(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翻身板(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通过转动机构(5)与翻身板(2)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3)的右侧设置有调节机构(6),所述支撑板(3)的左侧设置有传动机构(7);
所述调节机构(6)包括有小型气缸(61)和第一支杆(62),所述小型气缸(61)的左侧与支撑板(3)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小型气缸(61)的右侧滑动连接有第一推杆(63),所述第一推杆(63)的右端与第一支杆(6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杆(62)的底端与底板(1)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杆(62)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杆(64),所述第二支杆(64)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三支杆(65),所述第三支杆(65)的顶端与翻身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柱结核术后专用翻身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开设有滑槽(66),所述滑槽(66)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块(67),所述滑块(67)的顶部与第一支杆(62)的底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柱结核术后专用翻身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5)包括有第一支撑块(51)、转杆(52)和第二支撑块(53),所述第一支撑块(51)的底部与底板(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块(53)的顶部与翻身板(2)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块(51)和第二支撑块(53)相对的一侧均与转杆(52)的外表面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柱结核术后专用翻身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7)包括有电机箱(701)和传动箱(702),所述电机箱(701)的底部与传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刚,卫建民,吕会强,冯万立,夏斌,
申请(专利权)人:宝鸡市中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