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设备
,具体涉及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指热力,包括热液、蒸气、高温气体、火焰、炽热金属液体或固体等所引起的组织损害,主要指皮肤或黏膜,严重者也可伤及皮下或/和黏膜下组织;烧伤急救原则是迅速脱离致伤源、立即冷疗、就近急救和转运,当患者在完成整形手术治疗之后,患者的烧伤肢体伤口不能与外界物体进行接触,以免患者的烧伤伤口出现剧烈痛感或伤口感染的情况,现有的技术方案是将患者的肢部放置在折叠的被褥上,但是,这一操作并不能完全解决上述问题,伤口裸露在外,容易导致碰撞,加重伤口的伤害,不利于恢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能够将伤口部分与外界进行隔离,减少伤口与外界的接触,提高了伤口的恢复,并且,为了保证伤口的恢复性,增加通过通风功能,使伤口具有一定的透气性,避免伤口溃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床体本体、支撑架,床体本 ...
【技术保护点】
1.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它包含床体本体(1)、支撑架(2),床体本体(1)的左右两侧均活动固定有支撑架(2),支撑架(2)为“L”形结构设置,支撑架(2)中的水平端的上表面与床体本体(1)的底面接触设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支架(3)、高度调节机构(4)、宽度调节机构(5)、支块(6)、夹块(7),支撑架(2)中的垂直端的内侧固定有支架(3),支架(3)为“L”形结构设置,支撑架(2)中的垂直端的上侧固定有顶块(8),支架(3)与顶块(8)之间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4),高度调节机构(4)的一侧设置有支块(6),支块(6)为倒“L”形结构设置,支块(6)的底部设置有宽度调 ...
【技术特征摘要】
1.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它包含床体本体(1)、支撑架(2),床体本体(1)的左右两侧均活动固定有支撑架(2),支撑架(2)为“L”形结构设置,支撑架(2)中的水平端的上表面与床体本体(1)的底面接触设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支架(3)、高度调节机构(4)、宽度调节机构(5)、支块(6)、夹块(7),支撑架(2)中的垂直端的内侧固定有支架(3),支架(3)为“L”形结构设置,支撑架(2)中的垂直端的上侧固定有顶块(8),支架(3)与顶块(8)之间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4),高度调节机构(4)的一侧设置有支块(6),支块(6)为倒“L”形结构设置,支块(6)的底部设置有宽度调节机构(5),宽度调节机构(5)的底部左右对称设置有夹块(7),夹块(7)上前后对称开设有通风槽(7-1);
所述的高度调节机构(4)包含导向蜗杆(4-1)、导向蜗轮(4-2)、导向丝杆(4-3)、导向块(4-4),支撑架(2)中的垂直端上通过轴承旋接设置有导向蜗杆(4-1),导向蜗杆(4-1)设置于支架(3)的上侧,导向蜗杆(4-1)的一端穿过支撑架(2)后,固定有摇把(4-5),导向蜗杆(4-1)的前侧啮合设置有导向蜗轮(4-2),导向蜗轮(4-2)内穿设并固定有转轴,该转轴的底端通过轴承旋接设置在支架(3)的水平端上,转轴的上端固定有导向丝杆(4-3),导向丝杆(4-3)的上端通过轴承旋接设置在顶块(8)上,导向丝杆(4-3)上通过螺纹旋转套设有导向块(4-4),导向块(4-4)的外侧固定有滑块(4-7),支撑架(2)中的垂直端上开设有滑槽(4-6),滑块(4-7)上下滑动设置在滑槽(4-6)内,导向块(4-4)的另一侧与支块(6)连接固定;
所述的宽度调节机构(5)包含支撑座(5-1)、驱动电机(5-2)、驱动丝杆(5-3)、导块(5-4),支块(6)的底端固定有支撑座(5-1),支撑座(5-1)为倒“U”形结构设置,支撑座(5-1)中一侧垂直端的外壁上固定有驱动电机(5-2),驱动电机(5-2)的输出轴穿过该垂直端后,固定有驱动丝杆(5-3),驱动丝杆(5-3)上的螺纹由中间向左右两端分别相反设置,驱动丝杆(5-3)上通过两个相反设置的螺纹旋转套设有两个导块(5-4),两个导块(5-4)左右对称设置,导块(5-4)的上端固定有滑动块(5-5),支撑座(5-1)中的水平端的底部开设有与滑动块(5-5)对应设置的滑动槽(5-6),滑动块(5-5)左右滑动设置在滑动槽(5-6)内,导块(5-4)的底部与夹块(7)连接固定;
所述的驱动电机(5-2)与外部电源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体本体(1)的底部固定有气缸(9),气缸(9)的底端推动端上固定有推动架(10),推动架(10)为“U”形结构设置,推动架(10)中的左右两侧的垂直端上固定有推动块(11),推动块(11)与支撑架(2)中的水平端的底部接触设置,气缸(9)与外部气源连接;当支撑架(2)固定在床体本体(1)的侧边上时,通过气缸(9)启动,带动推动架(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华荣,韦俊,胡蝶飞,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