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琦莹专利>正文

一种神经内科用脊柱弯曲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4927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用脊柱弯曲检测装置,涉及医用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床体和若干支柱,床体下表面与支柱上端面固定连接,支柱下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架,支撑框架下表面安装有若干万向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使用滑柱、第一滑块、垫板、第二滑块、指针和刻度尺,通过病人脚踝带动垫板滑动,通过观察两个垫板对应的指针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就可以判断出病人的脊椎是否有弯曲情况,通过对比刻度尺的数值就可以判断脊柱的弯曲程度,而且整个过程操作简单,成本低,效率高,实用性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使用齿轮、蜗杆轴和滚轮,通过齿轮和蜗杆轴带动第一滑块滑动,另外通过滚轮降低第二滑块与设备的摩擦,降低了该设备使用时的噪音,使诊疗环境更加安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内科用脊柱弯曲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用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神经内科用脊柱弯曲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青少年在发育的过程中经常会由于营养不良、坐姿不良而导致脊柱发生一定的弯曲,从而造成高低肩、长短腿的情况,这对青少年的影响很大,因此需要及时检测,及时矫正,早做治疗。然而医生对病人的脊柱进行检查时一般都是通过X光检测,这对人体的辐射很大,而且检测费用也较高,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神经内科用脊柱弯曲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内科用脊柱弯曲检测装置,解决现有的医生对病人的脊柱进行检查时一般都是通过X光检测,这对人体的辐射很大,而且检测费用也较高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神经内科用脊柱弯曲检测装置,包括床体和若干支柱;所述床体下表面与支柱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柱下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下表面安装有若干万向轮;上述结构中,万向轮可以使该装置方便推动,改变方向,便于搬运该设备。...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内科用脊柱弯曲检测装置,包括床体(1)和若干支柱(6),其特征在于:/n所述床体(1)下表面与支柱(6)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柱(6)下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架(4),所述支撑框架(4)下表面安装有若干万向轮(3);/n所述床体(1)上表面开设有若干第一滑槽(2),所述第一滑槽(2)对称分布,所述第一滑槽(2)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2),所述第一滑块(12)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滑柱(9),所述滑柱(9)与床体(1)上表面相抵,所述第一滑块(12)一表面固定连接有齿轮(14),所述齿轮(14)周侧面啮合有蜗杆轴(15),所述蜗杆轴(15)一端面固定连接有摇臂(10);/n所述床体(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内科用脊柱弯曲检测装置,包括床体(1)和若干支柱(6),其特征在于:
所述床体(1)下表面与支柱(6)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柱(6)下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架(4),所述支撑框架(4)下表面安装有若干万向轮(3);
所述床体(1)上表面开设有若干第一滑槽(2),所述第一滑槽(2)对称分布,所述第一滑槽(2)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2),所述第一滑块(12)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滑柱(9),所述滑柱(9)与床体(1)上表面相抵,所述第一滑块(12)一表面固定连接有齿轮(14),所述齿轮(14)周侧面啮合有蜗杆轴(15),所述蜗杆轴(15)一端面固定连接有摇臂(10);
所述床体(1)上表面还开设有若干第二滑槽(7),所述第二滑槽(7)对称分布,所述第二滑槽(7)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22),所述第二滑块(22)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垫板(8),所述垫板(8)上表面设置有若干粘扣带(11),所述第二滑块(22)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板(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用脊柱弯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4)与支柱(6)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筋板(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用脊柱弯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轴(15)的周侧面转动配合有若干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琦莹廖祖宁
申请(专利权)人:张琦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