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菊华专利>正文

一种编织凉席专用缝隙清理刷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48776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编织凉席专用缝隙清理刷及使用方法,涉及床上用具技术领域。该编织凉席专用缝隙清理刷,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部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两侧连接杆之间设置有把手,支撑架底部的正中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壁两侧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支撑柱顶部和底部的中部对称开设有卡槽,支撑柱远离凹槽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板,凹槽内腔的底部设置有清理机构。该编织凉席专用缝隙清理刷,通过设置的支撑架、连接杆、把手、凹槽、转辊、粘柱、通孔的配合工作,达到进入缝隙,带走细菌和灰尘的效果,使用方便快捷,具有传统清洁设备缺乏的精密清洁功能,解决了凉席的缝隙易落入灰尘、细菌和螨虫却难以清洗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编织凉席专用缝隙清理刷及使用方法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8年10月18日,申请号为CN201811214423.8的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编织凉席专用缝隙清理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床上用具
,具体为一种编织凉席专用缝隙清理刷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凉席,是用席草、竹子编织而成的,将竹篾和草茎染成彩色后编织出饰有图案的凉席。在长时间的的使用过程中,会有很多灰尘落在凉席的表面,通过凉席表面的缝隙落入缝隙之中,而市场上现有的凉席清洗设备多是对凉席的表面进行清洗,例如中国专利号CN108097618A提出的一种新型凉席环保清洗装置,通过滚筒带动凉席运动,通过清洗装置和清刷装置对凉席进行清洁,简易的清洗过程,很难将缝隙中的灰尘、细菌和螨虫吸取,为使用者的健康带来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编织凉席专用缝隙清理刷,解决了凉席的缝隙易落入灰尘、细菌和螨虫却难以清洗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编织凉席专用缝隙清理刷,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部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两侧连接杆之间设置有把手,支撑架底部的正中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壁两侧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支撑柱顶部和底部的左右对称开设有卡槽,支撑柱远离凹槽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板,凹槽内腔的底部设置有清理机构。优选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转辊、支撑机构与升降机构,转辊两侧的左右方向对称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腔的左右对称地设置有第一轴承,限位槽内壁顶部和底部的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卡柱,转辊的正面、背面、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通孔,转辊内腔的底部设置有转动轴。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套板,支撑套板底部的正中开设有第一转动槽,第一转动槽的内腔设置有第二轴承,支撑套板的左右对称设置有支撑板,两侧支撑板相对一侧面的底部对称地开设有第二转动槽,第二转动槽的内腔设置有第三轴承。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盘,固定盘两侧的的内侧壁关于转动轴对称开设有开口,开口处左右对称地固定连接有条槽板,条槽板内腔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环形滑轨,条槽板内腔的中部设置有第三轴承,第三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有轨槽套,固定盘的顶部、底部、正面和背面四侧均固定连接有粘柱,固定盘内腔的中部设置有环形密封板,固定盘内腔的底部设置有配重珠。优选的,所述连接杆远离支撑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把手侧面的底部上,转辊设置在凹槽内腔的底部并延伸至凹槽的外部。优选的,所述支撑柱贯穿第一轴承并延伸至转辊的内部,支撑柱与第一轴承固定连接,卡板贴合转辊内壁的侧面,卡柱远离转辊内壁的一段延伸至卡槽的内部并贴合卡槽的内壁。优选的,所述通孔连通转辊的内部和外部,通孔在转辊的壁体上均匀分布,粘柱与通孔同轴心对称分布,固定盘在转动轴上均匀分布,固定盘与通孔对称分布,粘柱由通孔延伸至转辊的外部。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槽连通支撑套板的两侧,转动轴贯穿第二轴承并基由第二轴承贯穿第一转动槽,转动轴与第二轴承固定连接,转动轴的两端分别贯穿第三轴承并延伸至第二转动槽内腔的内部,转动轴与第三轴承固定连接,支撑套板的顶部固定连接在转辊内壁顶部的正中,两个支撑板分别设置在转辊内腔的两侧,支撑板贴合转辊内壁的四侧并与转辊的内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转动轴贯穿第四轴承并基由第四轴承贯穿固定盘,转动轴与第四轴承固定连接,轨槽套的中部开设有轨槽,环形滑轨延伸至轨槽套的轨槽内部并与轨槽套的轨槽相契合,环形密封板的两侧贴合固定盘内壁的两侧并与固定盘的内壁固定连接,配重珠设置在固定盘内壁与环形密封板之间。(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编织凉席专用缝隙清理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编织凉席专用缝隙清理刷,通过设置的支撑架、连接杆、把手、凹槽、转辊、粘柱、通孔的配合工作,达到进入缝隙,带走细菌和灰尘的效果,使用方便快捷,具有传统清洁设备缺乏的精密清洁功能,解决了凉席的缝隙易落入灰尘、细菌和螨虫却难以清洗的问题。(2)、该编织凉席专用缝隙清理刷,通过设置的支撑柱、卡槽、卡板、限位槽、第一轴承、卡柱的配合工作,达到防止转辊脱离支撑架的效果,使转辊与支撑架连接稳定的同时不影响转辊的转动,为转辊的转动提供有力的支撑。(3)、该编织凉席专用缝隙清理刷,在固定盘转动时,配重珠受重力始终保持在固定盘内腔的底部,使固定盘的重心下移,通过条槽板、环形滑轨、第四轴承、轨槽套的配合工作,使固定盘在转动轴上受重力下移顺利的同时转动顺利,配重珠压动固定盘,使粘柱通过通孔移出转辊对凉席表面的灰尘进行粘除,并在转辊转动、粘柱接触凉席表面的纹路受阻时,凉席顶住粘柱使粘柱进入转辊,方便顺应凉席的纹路对凉席进行精密清洁。(4)、该编织凉席专用缝隙清理刷,通过设置的支撑套板、第一转动槽、第二轴承、支撑板、第二转动槽、第三轴承的配合工作,达到稳定支撑转动轴的效果,防止转动轴跟随固定盘进行移动,并且降低转动轴的转动阻力,使固定盘的转动顺利。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正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B处的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C处的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D处的放大图。图中:1支撑架、2连接杆、3把手、4凹槽、5支撑柱、6卡槽、8清理机构、81转辊、82支撑机构、821支撑套板、822第一转动槽、823第二轴承、824支撑板、825第二转动槽、826第三轴承、83升降机构、831固定盘、832条槽板、833环形滑轨、834第四轴承、835轨槽套、836粘柱、837环形密封板、838配重珠、84限位槽、85第一轴承、86卡柱、87通孔、88转动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所用材料,方法和仪器,未经特殊说明,均为本领域常规材料,方法和仪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均可通过商业渠道获得。在本专利技术以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和“竖着”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以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亦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编织凉席专用缝隙清理刷,包括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顶部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两侧连接杆(2)之间设置有把手(3),支撑架(1)底部的正中开设有凹槽(4),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4)内壁两侧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柱(5),支撑柱(5)顶部和底部的上下对称地开设有卡槽(6),支撑柱(5)远离凹槽(4)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板,凹槽(4)内腔的底部设置有清理机构(8),所述清理机构(8)包括转辊(81)、支撑机构(82)与升降机构(83),转辊(81)两侧的左右方向对称地开设有限位槽(84),限位槽(84)内腔的左右对称地设置有第一轴承(85),限位槽(84)内壁顶部和底部的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卡柱(86),转辊(81)的正面、背面、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通孔(87),转辊(81)内腔的底部设置有转动轴(88),所述支撑机构(82)包括支撑套板(821),支撑套板(821)底部开设有第一转动槽(822),第一转动槽(822)的内腔设置有第二轴承(823),支撑套板(821)的左右对称地设置有支撑板(824),两侧支撑板(824)相对一侧面的底部对称地开设有第二转动槽(825),第二转动槽(825)的内腔设置有第三轴承(826),所述升降机构(83)包括固定盘(831),所述固定盘(831)的内侧壁关于转动轴(88)对称地开设有开口,开口处左右对称地固定连接有条槽板(832),条槽板(832)内腔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环形滑轨(833),条槽板(832)内腔的中部设置有第四轴承(834),第四轴承(834)的外圈固定连接有轨槽套(835),固定盘(831)的顶部、底部、正面和背面四侧均固定连接有粘柱(836),固定盘(831)内腔的中部设置有环形密封板(837),固定盘(831)内腔的底部设置有配重珠(838);所述连接杆(2)远离支撑架(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把手(3)侧面的底部上,转辊(81)设置在凹槽(4)内腔的底部并延伸至凹槽(4)的外部;/n所述支撑柱(5)贯穿第一轴承(85)并延伸至转辊(81)的内部,支撑柱(5)与第一轴承(85)固定连接,卡板(7)贴合转辊(81)内壁的侧面,卡柱(86)远离转辊(81)内壁的一段延伸至卡槽(6)的内部并贴合卡槽(6)的内壁;/n所述通孔(87)连通转辊(81)的内部和外部,通孔(87)在转辊(81)的壁体上均匀分布,粘柱(836)与通孔(87)同轴心对称分布,固定盘(831)在转动轴(88)上均匀分布,固定盘(831)与通孔(87)对称分布,粘柱(836)由通孔(87)延伸至转辊(81)的外部;/n所述第一转动槽(822)连通支撑套板(821)的两侧,转动轴(88)贯穿第二轴承(823)并基由第二轴承(823)贯穿第一转动槽(822),转动轴(88)与第二轴承(823)固定连接,转动轴(88)的两端分别贯穿第三轴承(826)并延伸至第二转动槽(825)内腔的内部,转动轴(88)与第三轴承(826)固定连接,支撑套板(821)的顶部固定连接在转辊(81)内壁顶部的正中,两个支撑板(824)分别设置在转辊(81)内腔的两侧,支撑板(824)贴合转辊(81)内壁的四侧并与转辊(81)的内壁固定连接;/n所述转动轴(88)贯穿第四轴承(834)并基由第四轴承(834)贯穿固定盘(831),转动轴(88)与第四轴承(834)固定连接,轨槽套(835)的中部开设有轨槽,环形滑轨(833)延伸至轨槽套(835)的轨槽内部并与轨槽套(835)的轨槽相契合,环形密封板(837)的两侧贴合固定盘(831)内壁的两侧并与固定盘(831)的内壁固定连接,配重珠(838)设置在固定盘(831)内壁与环形密封板(837)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编织凉席专用缝隙清理刷,包括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顶部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两侧连接杆(2)之间设置有把手(3),支撑架(1)底部的正中开设有凹槽(4),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4)内壁两侧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柱(5),支撑柱(5)顶部和底部的上下对称地开设有卡槽(6),支撑柱(5)远离凹槽(4)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板,凹槽(4)内腔的底部设置有清理机构(8),所述清理机构(8)包括转辊(81)、支撑机构(82)与升降机构(83),转辊(81)两侧的左右方向对称地开设有限位槽(84),限位槽(84)内腔的左右对称地设置有第一轴承(85),限位槽(84)内壁顶部和底部的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卡柱(86),转辊(81)的正面、背面、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通孔(87),转辊(81)内腔的底部设置有转动轴(88),所述支撑机构(82)包括支撑套板(821),支撑套板(821)底部开设有第一转动槽(822),第一转动槽(822)的内腔设置有第二轴承(823),支撑套板(821)的左右对称地设置有支撑板(824),两侧支撑板(824)相对一侧面的底部对称地开设有第二转动槽(825),第二转动槽(825)的内腔设置有第三轴承(826),所述升降机构(83)包括固定盘(831),所述固定盘(831)的内侧壁关于转动轴(88)对称地开设有开口,开口处左右对称地固定连接有条槽板(832),条槽板(832)内腔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环形滑轨(833),条槽板(832)内腔的中部设置有第四轴承(834),第四轴承(834)的外圈固定连接有轨槽套(835),固定盘(831)的顶部、底部、正面和背面四侧均固定连接有粘柱(836),固定盘(831)内腔的中部设置有环形密封板(837),固定盘(831)内腔的底部设置有配重珠(838);所述连接杆(2)远离支撑架(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把手(3)侧面的底部上,转辊(81)设置在凹槽(4)内腔的底部并延伸至凹槽(4)的外部;
所述支撑柱(5)贯穿第一轴承(85)并延伸至转辊(81)的内部,支撑柱(5)与第一轴承(85)固定连接,卡板(7)贴合转辊(81)内壁的侧面,卡柱(86)远离转辊(81)内壁的一段延伸至卡槽(6)的内部并贴合卡槽(6)的内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菊华
申请(专利权)人:蒋菊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