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光控制电路、DMS摄像头、疲劳驾驶监测系统及汽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24836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30
本申请涉及一种补光控制电路、DMS摄像头、疲劳驾驶监测系统及汽车;其中,补光控制电路,包括红外补光灯组,开关电路,供电输入电路以及时序控制输入电路;时序控制输入电路的输入端用于连接DMS摄像头主控芯片;时序控制输入电路接收主控芯片传输的时序信号,控制MOS管的通断,使红外补光灯组的工作时序与DMS摄像头的曝光时序保持同步。基于本申请,红外补光灯组与DMS摄像头同步执行分时工作机制,实现分段工作时序策略,解决发热大、红暴明显的缺陷,起到降低发热、减弱红暴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补光控制电路、DMS摄像头、疲劳驾驶监测系统及汽车
本申请涉及汽车电子
,特别是涉及一种补光控制电路、DMS摄像头、疲劳驾驶监测系统及汽车。
技术介绍
近些年,随着汽车的普及和汽车安全意识的提高,驾驶员疲劳驾驶监测提醒以及控制介入的功能也随之发展。当前采用疲劳驾驶监测摄像头即DMS(DriverMonitorStatus,防疲劳预警系统)摄像头来采集用户的脸部特征,再通过疲劳算法计算后得出是否疲劳驾驶的监测结果。在实现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传统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目前的DMS摄像头采用黑白成像+红外IR-LED(InfraredLED)补光的组合方式来实现,但由于IR-LED存在“红暴”现象,摄像头透光板会出现红点和发热发烫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减弱红点的补光控制电路、DMS摄像头、疲劳驾驶监测系统及汽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补光控制电路,包括红外补光灯组,开关电路,供电输入电路以及时序控制输入电路;时序控制输入电路的输入端用于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补光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红外补光灯组,开关电路,供电输入电路以及时序控制输入电路;所述时序控制输入电路的输入端用于连接DMS摄像头主控芯片;/n所述开关电路包括MOS管;所述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供电输入电路的输出端,栅极连接所述时序控制输入电路的输出端,漏极连接所述红外补光灯组的输入端;所述红外补光灯组的输出端接地;/n其中,所述时序控制输入电路接收所述主控芯片传输的时序信号,控制所述MOS管的通断,使所述红外补光灯组的工作时序与所述DMS摄像头的曝光时序保持同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补光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红外补光灯组,开关电路,供电输入电路以及时序控制输入电路;所述时序控制输入电路的输入端用于连接DMS摄像头主控芯片;
所述开关电路包括MOS管;所述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供电输入电路的输出端,栅极连接所述时序控制输入电路的输出端,漏极连接所述红外补光灯组的输入端;所述红外补光灯组的输出端接地;
其中,所述时序控制输入电路接收所述主控芯片传输的时序信号,控制所述MOS管的通断,使所述红外补光灯组的工作时序与所述DMS摄像头的曝光时序保持同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光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还包括开关管;
所述开关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供电输入电路的输出端,基极连接所述时序控制输入电路的输出端,发射极接地;所述MOS管的栅极连接在所述供电输入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管的集电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补光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MOS管为PMOS管;所述开关管为NPN型三极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补光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时序控制输入电路为PWM控制输入电路;所述时序信号为PWM信号;
所述PWM控制输入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
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均用于连接所述主控芯片,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开关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开关管的集电极之间,另一端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补光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启明柯智皓文滨
申请(专利权)人:广汽蔚来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