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包式保护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4833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包式保护壳,包括磁吸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形成用于收容一电子设备的收容空间,全包式保护壳还包括锁扣结构,锁扣结构包括滑动部和挡止部,第一壳体设有滑槽,滑动部可滑动固定于滑槽,第二壳体设有用以与挡止部挡止配合的阻挡部,锁扣结构可相对全包式保护壳在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滑动,当锁扣结构位于锁止位置时,挡止部挡止于阻挡部以阻止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分离,当锁扣结构位于解锁位置时,挡止部偏离出阻挡部使得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可分离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全包式保护壳通过锁扣结构锁紧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保证撞击及跌落时电子设备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包式保护壳
本技术涉及电子产品配件
,特别涉及一种全包式保护壳。
技术介绍
现有的全包手机壳包括上、下壳结构,上壳与下壳之间通过磁吸结构连接固定,方便用户打开手机壳取出或放入手机。但是,由于上壳与下壳仅通过磁吸连接,导致在手机壳受到较为强烈的碰撞,例如跌落时,上壳与下壳容易分开,手机会直接掉落出来,造成损坏。因此,如何提高现有全包手机壳的连接结构稳固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结构稳固的全包式保护壳。本技术提供一种全包式保护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配合连接以形成用于收容一电子设备的收容空间,所述全包式保护壳还包括锁扣结构,所述锁扣结构包括滑动部和挡止部,所述第一壳体设有滑槽,所述滑动部可滑动固定于所述滑槽,所述第二壳体设有用以与所述挡止部挡止配合的阻挡部,所述锁扣结构可相对所述全包式保护壳在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滑动,当所述锁扣结构位于所述锁止位置时,所述挡止部挡止于所述阻挡部以阻止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分离,当所述锁扣结构位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包式保护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配合连接以形成用于收容一电子设备的收容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包式保护壳还包括锁扣结构,所述锁扣结构包括滑动部和挡止部,所述第一壳体设有滑槽,所述滑动部可滑动固定于所述滑槽,所述第二壳体设有用以与所述挡止部挡止配合的阻挡部,所述锁扣结构可相对所述全包式保护壳在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滑动,当所述锁扣结构位于所述锁止位置时,所述挡止部挡止于所述阻挡部以阻止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分离,当所述锁扣结构位于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挡止部偏离出所述阻挡部使得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可分离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包式保护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配合连接以形成用于收容一电子设备的收容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包式保护壳还包括锁扣结构,所述锁扣结构包括滑动部和挡止部,所述第一壳体设有滑槽,所述滑动部可滑动固定于所述滑槽,所述第二壳体设有用以与所述挡止部挡止配合的阻挡部,所述锁扣结构可相对所述全包式保护壳在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滑动,当所述锁扣结构位于所述锁止位置时,所述挡止部挡止于所述阻挡部以阻止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分离,当所述锁扣结构位于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挡止部偏离出所述阻挡部使得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可分离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包式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结构包括基板及连接于所述基板两侧的侧板,两个所述侧板的顶端分别向内延伸形成所述滑动部,两个所述滑动部之间形成第一间隙,所述基板、两个所述侧板和两个所述滑动部共同合围形成第一滑动槽,两个所述侧板的底端分别向内延伸形成所述挡止部,两个所述挡止部之间形成第二间隙,所述基板、两个所述侧板和两个所述挡止部共同合围形成第二滑动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包式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盖板及连接于所述第一盖板周缘的第一侧边,所述第一侧边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分别内凹形成所述滑槽,所述滑槽背离所述第一盖板的一侧形成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与所述第一滑动槽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盖板及连接于所述第二盖板周缘的第二侧边,所述第二侧边对应所述滑槽的位置开设有开槽,所述开槽内设有第二滑轨,所述阻挡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滑轨上且所述阻挡部的内外两端分别凸出于所述第二滑轨的内外两侧面,当所述锁扣结构位于所述锁止位置时,所述阻挡部容置于所述第二滑动槽,所述挡止部抵靠于所述阻挡部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初荣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蓝禾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