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力发电机的高抗干扰型逆变器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4801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的高抗干扰型逆变器电源,包括逆变器壳体以及散热箱;逆变器壳体的两侧分别设有接线口和风能接口,风能接口的底部设有下弧形夹板,风能接口的上方设有上弧形夹板;下弧形夹板的底部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接有螺杆,螺杆的一端穿过下弧形夹板以及上弧形夹板;散热箱内安装有风机,风机的输出端固接有转轴,转轴的一端插入逆变器壳体;散热箱内于风机的一侧安装有蓄电池以及控制器;散热箱内腔的顶部设有与外界空气相通的通孔,散热箱的顶部于通孔的对应处连接有过滤网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风能接口与逆变器壳体稳定连接;能够及时进行降温处理,外界灰尘不易进入逆变器电源的内部,延长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力发电机的高抗干扰型逆变器电源
本技术涉及逆变器
,具体为一种风力发电机的高抗干扰型逆变器电源。
技术介绍
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而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风力发电机由于受自然风力的影响,其发电性能并不稳定,不能够直接使用。因而现在一般将风力发电机发出的电先通过给蓄电池充电,然后通过逆变器逆变成交流电使用,以达到稳定的电压输出。现有的高抗干扰型逆变器电源在使用的过程中仍存弊端,例如:充电的接口与装置连接不够稳定,容易松动;此外,逆变器使用时易产生热量,不能够及时进行降温处理,且外界灰尘易进入逆变器电源的内部,易导致逆变器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的高抗干扰型逆变器电源,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力发电机的高抗干扰型逆变器电源,包括逆变器壳体以及散热箱;所述逆变器壳体的两侧分别设有接线口和风能接口,风能接口的底部设有下弧形夹板,且下弧形夹板的一侧与逆变器壳体的外壁固接,风能接口的上方设有上弧形夹板;所述下弧形夹板的底部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力发电机的高抗干扰型逆变器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逆变器壳体(1)以及散热箱(8);所述逆变器壳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接线口(2)和风能接口(3),风能接口(3)的底部设有下弧形夹板(4),且下弧形夹板(4)的一侧与逆变器壳体(1)的外壁固接,风能接口(3)的上方设有上弧形夹板(5);所述下弧形夹板(4)的底部安装有驱动电机(6),驱动电机(6)的输出端固接有螺杆(7),螺杆(7)的一端穿过下弧形夹板(4)以及上弧形夹板(5)并延伸至外部;所述散热箱(8)位于逆变器壳体(1)的顶部,散热箱(8)内安装有风机(9),风机(9)的输出端固接有转轴(10),转轴(10)远离风机(9)的一端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力发电机的高抗干扰型逆变器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逆变器壳体(1)以及散热箱(8);所述逆变器壳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接线口(2)和风能接口(3),风能接口(3)的底部设有下弧形夹板(4),且下弧形夹板(4)的一侧与逆变器壳体(1)的外壁固接,风能接口(3)的上方设有上弧形夹板(5);所述下弧形夹板(4)的底部安装有驱动电机(6),驱动电机(6)的输出端固接有螺杆(7),螺杆(7)的一端穿过下弧形夹板(4)以及上弧形夹板(5)并延伸至外部;所述散热箱(8)位于逆变器壳体(1)的顶部,散热箱(8)内安装有风机(9),风机(9)的输出端固接有转轴(10),转轴(10)远离风机(9)的一端插入逆变器壳体(1)内,转轴(10)上设有扇叶(11);散热箱(8)内于风机(9)的一侧安装有蓄电池(12)以及控制器(13);散热箱(8)内腔的顶部设有与外界空气相通的通孔(14),散热箱(8)的顶部于通孔(14)的对应处连接有过滤网板(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的高抗干扰型逆变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6)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在下弧形夹板(4)的底部两侧;所述上弧形夹板(5)与下弧形夹板(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永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方永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