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鸭鱼综合种养有线远程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24800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29
一种稻鸭鱼综合种养有线远程控制系统,包括稻田,所述稻田的成方形结构,稻田的外围设置有田埂,稻田的中间开挖互相垂直的十字体,分别为鱼渠和鸭埂,所述鱼渠和鸭埂十字相交,并在相交处安装十字亭;鱼渠内养鱼,鸭埂内养鸭,其余地块种植水稻;十字亭的安装结构为:包括间隔设置的四个亭柱,四个亭柱的顶面安装顶棚,四个亭柱的底面设置有密网,鸭在密网上休息,鸭粪从密网上露下,颗粒物作为鱼的饵料,可溶物作为进入稻田的肥料。通过对稻田合理的划分与规划,稻田综合利用过程中,能进行精细化管理,种养品种之间管理无冲突,互惠互利,减少稻田施肥,减少鱼鸭养殖投入成本和有机污染,可进行自动化远程管理,易于在广大农村推广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稻鸭鱼综合种养有线远程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稻田综合利用
,尤其是一种稻鸭鱼综合种养有线远程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稻田养鱼虾或稻田养鸭已成为稻田主要综合利用模式。稻田养鱼是在稻田里简单开沟、挖凼然后放苗养殖。实际中沟、凼与稻田往往成为一体,这种模式在稻田管理和养殖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具体表现在收稻时难以进行机械化收割,农药的使用会对鱼类产生负面影,往往会限制农药的使用从而降低稻产量;在鱼养殖过程中,无法做到精确投喂或了解养殖情况,一般是靠天吃饭。在鱼鸭混养过程中,放养的鱼苗也要足够大,不然会被鸭吃掉;放养殖鸭苗也要大规格,不然影响成活率,稻鱼鸭混杂无法开展精细管理,产量和质量会受到影响,从而经济效益不高,一般从业者积极性也不高。现有技术中,主要存在的弊端是:稻田养鱼机械收割困难,施用农药影响鱼安全,稻鱼或稻鱼鸭不能分开进行精细化管理等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一种稻鸭鱼综合种养有线远程控制系统,从而可根据种养的阶段性需要对稻、鱼或鸭进行精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稻鸭鱼综合种养有线远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稻田(1),所述稻田(1)的成方形结构,稻田(1)的外围设置有田埂(4),稻田(1)的中间开挖互相垂直的十字体,分别为鱼渠(2)和鸭埂(3),所述鱼渠(2)和鸭埂(3)十字相交,并在相交处安装十字亭(8);鱼渠(2)内养鱼,鸭埂(3)内养鸭,其余地块种植水稻;/n十字亭(8)的安装结构为:包括间隔设置的四个亭柱,四个亭柱的顶面安装顶棚,四个亭柱的底面设置有密网,鸭在密网上休息,鸭粪从密网上露下,颗粒物作为鱼的饵料,可溶物作为进入稻田(1)的肥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鸭鱼综合种养有线远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稻田(1),所述稻田(1)的成方形结构,稻田(1)的外围设置有田埂(4),稻田(1)的中间开挖互相垂直的十字体,分别为鱼渠(2)和鸭埂(3),所述鱼渠(2)和鸭埂(3)十字相交,并在相交处安装十字亭(8);鱼渠(2)内养鱼,鸭埂(3)内养鸭,其余地块种植水稻;
十字亭(8)的安装结构为:包括间隔设置的四个亭柱,四个亭柱的顶面安装顶棚,四个亭柱的底面设置有密网,鸭在密网上休息,鸭粪从密网上露下,颗粒物作为鱼的饵料,可溶物作为进入稻田(1)的肥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鸭鱼综合种养有线远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稻田(1)的长度为60米、宽度为60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鸭鱼综合种养有线远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鱼渠(2)的宽度为2米,深度为1.2米,在鱼渠(2)与稻田(1)交接处设有渠埂(14),渠埂(14)在长度方向上每五米设有一个壑口(15);在十字亭(8)一侧的渠埂(14)处设有加宽0.5米的鱼渠种植块(6),鱼渠种植块(6)处的鱼渠(2)上设有鱼渠框架(1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稻鸭鱼综合种养有线远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渠埂(14)的高度为0.1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鸭鱼综合种养有线远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田埂(4)的高度为0.米。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鸭鱼综合种养有线远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鸭埂(3)的宽度为2米,高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冰朱健徐钢春何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