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合于抗晃电的电动机保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4786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合于抗晃电的电动机保护器,包括用于固定在电动机机体上的壳体,壳体通过减震夹持机构固定在电动机机体的底座上,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隔板,隔板将壳体内腔分隔成左右两腔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捷式,简单的适合于抗晃电的电动机保护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一个与现有电动机结合的电动机保护器,采用应急电源在电动机工作电路出现晃电时,通过保护电路模块为电动机的工作电路补充应急供电,使得电动机的工作电路度过晃电时间段,待晃电结束后,应急电源退出工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进一步设计减震夹持机构,方便电动机保护器与现有电动机的夹持固定和拆卸同时具有减振功能,提高电动机保护器和电动机本身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合于抗晃电的电动机保护器
本技术涉及电动机保护设备
,具体是一种适合于抗晃电的电动机保护器。
技术介绍
晃电是指电网电压瞬时跌落时间在1.5秒之内,又恢复正常的现象;而电动机自起动是针对大于1.5秒以上电网瞬时失压的。因此,电动机防晃电辅助保持控制器是对1.5秒以下的晃电,在电动机接触器控制电路中普遍使用。电动机自起动重合控制器是对1.5秒以上的瞬时失压,只限于重要负荷电动机控制中采用。目前的电动机保护器主要在电路中利用交流接触器电保持,其大致要求是:电压不小于45%或者是失压时间不大于60毫秒。对于此类因"晃电"引起的接触器释放,常规微处理器自起动设备是无能为力的,因为故障时间小于微处理器的电压采集周期时间而无法识别;为此,专利技术人综合各类因素,提出一种便捷式,简单的适合于抗晃电的电动机保护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于抗晃电的电动机保护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合于抗晃电的电动机保护器,包括用于固定在电动机机体上的壳体,壳体通过减震夹持机构固定在电动机机体的底座上,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隔板,隔板将壳体内腔分隔成左右两腔室,其中一腔室内固定有应急电源,另一腔室内设置有与应急电源连接的保护电路模块,应急电源通过保护电路模块与电动机的工作电路连接。工作时,电动机保护器通过减震夹持机构固定在电动机的机体上,方便对普通电动机进行改造,同时减震夹持机构对电动机机体进行减震,提高电动机稳定性,另外电动机保护器中应急电源在电动机工作电路出现晃电时,通过保护电路模块为电动机的工作电路补充应急供电,使得电动机的工作电路度过晃电时间段,待晃电结束后,应急电源退出工作。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保护电路模块包括应急电源供电模块,用于应急电源的供电和断电,应急电源通过应急电源供电模块与电动机工作电路连接,应急电源供电模块与电动机工作电路之间还设置有晃电检测模块,用于电动机工作电路中的晃电检测。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减震夹持机构包括固定夹臂,固定夹臂底端通过减震筒机构固定在电动机机体的底座上,固定夹臂上连接有活动夹臂,活动夹臂通过扭簧轴与固定夹臂铰接连接,固定夹臂顶部设置有固定台,壳体安装在固定台上。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活动夹臂上固定连接有手把,便于夹持和拆卸。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减震筒机构包括活动杆和阻尼筒,阻尼筒内填充有阻尼液,且其底端固定在电动机机体的底座上;所述活动杆顶端连接固定夹臂,其底部滑动穿过阻尼筒顶部并伸入阻尼液;所述活动杆底端设置有阻尼块,阻尼块与阻尼筒滑动配合。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阻尼块上均匀设置有排液孔,供阻尼液在压力作用下上下流动,促进阻尼液流动消耗振动能量。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阻尼筒顶部对应活动杆外侧设置有密封垫圈,避免阻尼液溢出。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底座包括底板,电动机机体通过支架固定在底板上。需要声明的是,本技术中涉及的电路模块均为本领域中现有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付出任何创造性的劳动前提下,能够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自行采用本领域的现有技术手段,达到同样的技术效果,本技术不作具体阐述和限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捷式,简单的适合于抗晃电的电动机保护器,本技术通过设计一个与现有电动机结合的电动机保护器,采用应急电源在电动机工作电路出现晃电时,通过保护电路模块为电动机的工作电路补充应急供电,使得电动机的工作电路度过晃电时间段,待晃电结束后,应急电源退出工作。2、本技术进一步设计减震夹持机构,方便电动机保护器与现有电动机的夹持固定和拆卸同时具有减振功能,提高电动机保护器和电动机本身的稳定性。3、本技术进一步在减振夹持机构中设计减震筒机构,包括活动杆和阻尼筒,阻尼筒内填充有阻尼液,且其底端固定在电动机机体的底座上;所述活动杆顶端连接固定夹臂,其底部滑动穿过阻尼筒顶部并伸入阻尼液;所述活动杆底端设置有阻尼块,阻尼块与阻尼筒滑动配合,利用阻尼块将振动能量转化为阻尼液的热能。4、本技术进一步在所述阻尼块上均匀设置有排液孔,供阻尼液在压力作用下上下流动,促进阻尼液流动消耗振动能量。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适合于抗晃电的电动机保护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适合于抗晃电的电动机保护器的侧视图。图3为一种适合于抗晃电的电动机保护器中减震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适合于抗晃电的电动机保护器中电路工作原理系统框图。图中:1、电动机机体;2、减震夹持机构;3、固定台;4、壳体;5、应急电源;6、隔板;7、保护电路模块;8、支架;9、底板;10、减震筒机构;21、活动夹臂;22、手把;23、扭簧轴;24、固定夹臂;71、电动机工作电路;72、晃电检测模块;73、应急电源供电模块;101、阻尼筒;102、活动杆;103、密封垫圈;104、阻尼块;105、排液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4,一种适合于抗晃电的电动机保护器,包括用于固定在电动机机体1上的壳体4,壳体4通过减震夹持机构2固定在电动机机体1的底座上,所述底座包括底板9,电动机机体1通过支架8固定在底板9上;所述壳体4内设置有隔板6,隔板6将壳体4内腔分隔成左右两腔室,其中一腔室内固定有应急电源5,另一腔室内设置有与应急电源5连接的保护电路模块7,应急电源5通过保护电路模块7与电动机工作电路71连接;所述保护电路模块7包括应急电源供电模块73,用于应急电源5的供电和断电,应急电源5通过应急电源供电模块73与电动机工作电路71连接,应急电源供电模块73与电动机工作电路71之间还设置有晃电检测模块72,用于电动机工作电路71中的晃电检测;所述减震夹持机构2包括固定夹臂24,固定夹臂24底端通过减震筒机构10固定在电动机机体1的底座上,固定夹臂24上连接有活动夹臂21,活动夹臂21通过扭簧轴23与固定夹臂24铰接连接,固定夹臂24顶部设置有固定台3,壳体4安装在固定台3上;所述活动夹臂21上固定连接有手把22,便于夹持和拆卸;所述减震筒机构10包括活动杆102和阻尼筒101,阻尼筒101内填充有阻尼液,且其底端固定在电动机机体1的底座上;所述活动杆102顶端连接固定夹臂24,其底部滑动穿过阻尼筒101顶部并伸入阻尼液;所述活动杆102底端设置有阻尼块104,阻尼块104与阻尼筒101滑动配合;所述阻尼块104上均匀设置有排液孔105,供阻尼液在压力作用下上下流动,促进阻尼液流动消耗振动能量;所述阻尼筒101顶部对应活动杆102外侧设置有密封垫圈103,避免阻尼液溢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工作时,电动机保护器通过减震夹持机构2固定在电动机的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合于抗晃电的电动机保护器,包括用于固定在电动机机体(1)上的壳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通过减震夹持机构(2)固定在电动机机体(1)的底座上,所述壳体(4)内设置有隔板(6),隔板(6)将壳体(4)内腔分隔成左右两腔室,其中一腔室内固定有应急电源(5),另一腔室内设置有与应急电源(5)连接的保护电路模块(7),应急电源(5)通过保护电路模块(7)与电动机工作电路(71)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合于抗晃电的电动机保护器,包括用于固定在电动机机体(1)上的壳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通过减震夹持机构(2)固定在电动机机体(1)的底座上,所述壳体(4)内设置有隔板(6),隔板(6)将壳体(4)内腔分隔成左右两腔室,其中一腔室内固定有应急电源(5),另一腔室内设置有与应急电源(5)连接的保护电路模块(7),应急电源(5)通过保护电路模块(7)与电动机工作电路(7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于抗晃电的电动机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电路模块(7)包括应急电源供电模块(73),用于应急电源(5)的供电和断电,应急电源(5)通过应急电源供电模块(73)与电动机工作电路(71)连接,应急电源供电模块(73)与电动机工作电路(71)之间还设置有晃电检测模块(72),用于电动机工作电路(71)中的晃电检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适合于抗晃电的电动机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夹持机构(2)包括固定夹臂(24),固定夹臂(24)底端通过减震筒机构(10)固定在电动机机体(1)的底座上,固定夹臂(24)上连接有活动夹臂(21),活动夹臂(21)通过扭簧轴(23)与固定夹臂(24)铰接连接,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大伟纪春清孙昌苹王蕊韩伟
申请(专利权)人:秦皇岛畅合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