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边坡生态加固结构,涉及生态恢复工程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种植方格和对种植方格进行固定的插杆,所述种植方格上还设置有穿过种植方格的加固杆,所述加固杆的内部中空,且加固杆上开设有若干的通孔。本申请通过利用绿化植物的根部缠绕在种植方格上,具有增加种植方格固定稳定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边坡生态加固结构
本申请涉及生态恢复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边坡生态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边坡是设置在路基其他低地势位置两侧的具有一定坡度的坡面。交通运输建设的道路工程中经常会在在路基两侧形成边坡。为了保证人员的安全,防止边坡滑坡,一般都需要对边坡进行加固,边坡挡防与绿化相结合生态防护体系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现有的加固方式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0507481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布的一种生态环保的边坡加固结构,涉及了边坡本体加固结构
,解决了施工方式较为繁琐、对生态环境破坏大,难以实现永久加固的问题,包括边坡本体,边坡本体上固定有两个围杆,围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预制桩,两个围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围栏排,且于相邻围栏排之间固定有凹型通道;围栏排包括两个竖围栏和多个横围栏,两个横围栏和两个竖围栏共同围成种植方格,边坡本体上种植有草皮。这种边坡加固系统是通过围栏与种植方格一同对边坡进行加固。但是当对比较松散(主要使土壤)的边坡加固时,由于土层比较松散,当遇到雨水冲刷时,可能会造成种植方格或者围栏的移动,从而造成加固失效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边坡生态加固结构,通过利用绿化植物的根部缠绕在种植方格上,增加种植方格固定的稳定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边坡生态加固结构,包括种植方格和对种植方格进行固定的插杆,所述种植方格上还设置有穿过种植方格的加固杆,所述加固杆的内部中空,且加固杆上开设有若干的通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植被种植后,通过向加固杆内加入植被生长所需的营养液,由于本部生长的向水向肥的特性,植被的根部会伸入到加固杆的内部,随着植被根部的逐渐生长,伸入到通孔内部的植被根部会对加固杆进行固定,增加加固杆插入到土层内的稳定性,进而增加种植方格的稳定性,减少加固失效的情况出现。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靠近种植方格一端通孔的半径小于远离种植方格一端通孔的半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随着伸入土层的深度增加,通孔的半径逐渐增加;半径较小的通孔,能够减少进入根部伸入到加固杆内的产犊,从而减少在添加营养液时,加固杆上部的根部对营养液流动的阻挡,使得营养液能够更多的流入加固杆的底端;底端通孔的半径逐渐增加,能够方便根部进入到加固杆的底端。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固杆为双层结构,包括内层杆体和外层杆体,内层杆体和外层杆体之间为空腔,通孔开设在内层杆体和外层杆体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杆为双层结构,在添加营养液时,可以通过向空腔内进行添加,从而方便对营养液的添加,并减少根部对添加的营养液的阻挡。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层杆体和外层杆体之间设置有连通内层杆体和外层杆体上通孔的连接套,连接套的侧壁开设有若干的料孔;加固杆远离种植方格的一端固定有固定环,固定环的内径与内层杆体的直径相同,固定环的外径与外层杆体的外径相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在通孔内的连接套能够对空腔内的保水剂进行阻挡,使得保水剂能够稳定的置于空腔内,防止保水剂从空腔内脱离,减少保水剂的丢失。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种植方格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加固杆靠近种植方格的一端固定有法兰盘。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加固杆上开设有若干的通孔,加固杆的机械强度较弱,难以直接插入到土层内;安装时,先通过插杆对种植方格进行预固定,预固定完成后,通过钻孔装置,在土层对应第二连接孔的位置处钻出与加固杆深度相同的槽,之后再将加固杆放入其中,从而便于对加固杆进行安装,减少安装过程中加固杆收到的损坏。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加料套,加料套内设置有加料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随着植物根部的生长,营养液加入的深度应当逐渐加深,已配合根部生长的情况;通过加料套内的加料管,方便对空腔不同的深度处进行加料。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料管远离法兰盘的一端固定有导流管,导流管的数量为多个并且与加料管之间呈90度夹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流管与加料管之间呈90度夹角,在加料的过程中营养液先被导流管侧边的保水剂吸收,从而便于控制营养液的加料深度。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固杆靠近种植方格一端插接有胶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胶塞能够对加固杆进行阻挡,在平常放置的过程中,减少水分(因降雨)进入到加固杆内,便于控制加料管内的变量。综上所述,本申请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植被种植后,通过向加固杆内加入植被生长所需的营养液,由于本部生长的向水向肥的特性,植被的根部会伸入到加固杆的内部,随着植被根部的逐渐生长,伸入到通孔内部的植被根部会对加固杆进行固定,增加加固杆插入到土层内的稳定性,进而增加种植方格的稳定性,减少加固失效的情况出现;2.随着伸入土层的深度增加,通孔的半径逐渐增加;半径较小的通孔,能够减少进入根部伸入到加固杆内的产犊,从而减少在添加营养液时,加固杆上部的根部对营养液流动的阻挡,使得营养液能够更多的流入加固杆的底端;底端通孔的半径逐渐增加,能够方便根部进入到加固杆的底端;3.加固杆为双层结构,在添加营养液时,可以通过向空腔内进行添加,从而方便对营养液的添加,并减少根部对添加的营养液的阻挡。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体现加固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加固杆的剖视图;图4为加料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种植方格;11、种植口;12、第一连接孔;13、第二连接孔;2、插杆;3、加固杆;31、法兰盘;311、加料口;32、胶塞;33、内层杆体;34、外层杆体;341、空腔;35、通孔;36、连接套;37、加料套;38、加料管;381、导流管;39、固定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边坡生态加固结构,参见图1,包括种植方格1、对种植方格1进行固定的插杆2以及对种植方格1进行加固的加固杆3。种植方格1上留有多个种植口11,种植口11用于种植植被。种植方格1沿种植方格1的边长方向均与开设有若干的第一连接孔12和第二连接孔13。第一连接孔12供插杆2的插入,多个插杆2穿过第一连接孔12插入到边坡的土层内后,对种植方格1进行固定。第二连接孔13供加固杆3插入。结合图2和图3,加固杆3的一端固定有法兰盘31,且法兰盘31的半径大于加固杆3的半径,法兰盘31能够将插入第二连接孔13内的加固杆3与种植方格1进行固定。加固杆3固定有法兰盘31的一端插接有胶塞32,对加固杆3的开口进行阻挡。加固杆3为双层结构,包括内层杆体33和外层杆体34,内层杆体33和外层杆体34之间存在空腔341。内层杆体33和外层杆体34之间设置若干的有连接套36,连接套36沿内层杆体33和外层杆体34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连接套36的两端分别与内层杆体33和外层杆体34固定连接,且连接套36为筒状结构两端连通,使得内层杆体33和外层杆体34上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边坡生态加固结构,种植方格(1)和对种植方格(1)进行固定的插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方格(1)上还设置有穿过种植方格(1)的加固杆(3),所述加固杆(3)的内部中空,且加固杆(3)上开设有若干的通孔(3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边坡生态加固结构,种植方格(1)和对种植方格(1)进行固定的插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方格(1)上还设置有穿过种植方格(1)的加固杆(3),所述加固杆(3)的内部中空,且加固杆(3)上开设有若干的通孔(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生态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靠近种植方格(1)一端通孔(35)的半径小于远离种植方格(1)一端通孔(35)的半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生态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杆(3)为双层结构,包括内层杆体(33)和外层杆体(34),内层杆体(33)和外层杆体(34)之间为空腔(341),通孔(35)开设在内层杆体(33)和外层杆体(34)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边坡生态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杆体(33)和外层杆体(34)之间设置有连通内层杆体(33)和外层杆体(34)上通孔(35)的连接套(36),连接套(36)的侧壁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科宏,夏业,周寅,施雯,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天莱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