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安型供电电路及本安型通信网络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4754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本安型供电电路及本安型通信网络设备,该本安型供电电路包括:本安型电源处理电路;多路DC‑DC电路,多路DC‑DC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本安型电源处理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比较检测控制电路,其检测端与多路DC‑DC电路连接,比较检测控制电路用于在检测到多路DC‑DC电路任意一路输出的电压达到参考电压时,输出比较控制信号;过压保护触发电路,其受控端与比较检测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过压保护触发电路,用于在接收到比较控制信号时,断开本安型电源处理电路的电压输出,并输出触发信号;本安型电源处理电路,还用于在接收到触发信号时,停止电源输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利于提高本安型供电电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安型供电电路及本安型通信网络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源
,特别涉及一种本安型供电电路及本安型通信网络设备。
技术介绍
在煤炭或矿井等特殊行业,对产品中安规性能要求较高,整个产品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以有因高温或火花从而产生点燃风险。当DC-DC电路对地短路,或输出电压不同的两个或者多个DC-DC电路之间短路,而超过其负载的耐压值时,则容易损坏负载,例如芯片或其它器件从而产生高温甚至火花,产品的安全性将较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本安型供电电路及本安型通信网络设备,旨在提高本安型供电电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本安型供电电路,所述本安型供电电路包括:本安型电源处理电路;多路DC-DC电路,多路所述DC-DC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本安型电源处理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比较检测控制电路,其检测端与多路所述DC-DC电路连接,所述比较检测控制电路用于在检测到多路所述DC-DC电路任意一路输出的电压达到参考电压时,输出比较控制信号;过压保护触发电路,其受控端与所述比较检测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过压保护触发电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比较控制信号时,断开所述本安型电源处理电路的电压输出,并输出触发信号;所述本安型电源处理电路,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触发信号时,停止电源输出。可选地,所述比较检测控制电路包括多路比较检测控制支路,每一所述比较检测控制支路与一路所述DC-DC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可选地,每一所述比较检测控制支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及运算放大器,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接入参考电压信号,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对应的所述DC-DC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过压保护触发电路的受控端连接;其中,所述运算放大器,用于将所述对应的所述DC-DC电路的输出端电压与参考电压进行比较,并在所述DC-DC电路的输出端电压大于所述参考电压时,触发所述过压保护触发电路断开所述本安型电源处理电路的电压输出。可选地,所述比较检测控制支路还包括参考电压产生电路,所述参考电压产生电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参考电压产生电路用于产生参考电压并输出。可选地,所述比较检测控制支路还包括上拉电阻,所述上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本安型电源处理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上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过压保护触发电路的受控端连接。可选地,所述过压保护触发电路包括开关电路、稳压二极管及晶闸管,所述开关电路的受控端为所述过压保护触发电路的受控端,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本安型电源处理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晶闸管的阳极互连,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阳极接地,并与所述晶闸管的控制极连接;所述晶闸管的阴极接地。可选地,所述过压保护触发电路还包括下拉电阻及限流电阻,所述限流电阻的第一端与所稳压二极管及所述下拉电阻的第一端互连,所述限流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晶闸管的控制极连接;所述下拉电阻的第二端接地。可选地,所述开关电路包括三极管、MOS管、光耦及继电器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可选地,所述本安型供电电路还包括初级电压保护电路,所述初级电压保护电路的检测端和输入端与所述本安型电源处理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初级电压保护电路的输出端接地;所述初级电压保护电路,用于检测所述本安型电源处理电路的输出电压,并在检测到所述本安型电源处理电路的输出电压过压时,断开所述本安型电源处理电路的电压输出,并触发所述本安型电源处理电路停止电源输出。本技术还提出一种本安型通信网络设备,包括交换芯片及如上所述的本安型供电电路;所述本安型供电电路与所述交换芯片的电源端连接。本技术本安型供电电路通过设置本安型电源处理电路、多路DC-DC电路、比较检测控制电路及过压保护触发电路,其中比较检测控制电路与多路所述DC-DC电路连接,比较检测控制电路在检测到多路所述DC-DC电路任意一路输出的电压过压时开启,以输出比较控制信号,从而控制过压保护触发电路工作,以断开所述本安型电源处理电路的电压输出,并输出触发信号,以使本安型电源处理电路在接收到所述触发信号时,停止电源输出,实现次级电压过压保护。本技术可以避免芯片或器件超过其最大耐压,或者电压对地短路或高低电压之间短路而出现过压的问题发生。有利于提高本安型供电电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本安型供电电路一实施例功能模块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本安型供电电路另一实施例功能模块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本安型供电电路一实施例电路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本安型供电电路另一实施例电路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本安型供电电路又一实施例电路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本安型电源处理电路40过压保护触发电路20DC-DC电路50参考电压产生电路30比较检测控制电路60初级电压保护电路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本安型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本安型供电电路包括:/n本安型电源处理电路;/n多路DC-DC电路,多路所述DC-DC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本安型电源处理电路的输出端连接;/n比较检测控制电路,其检测端与多路所述DC-DC电路连接,所述比较检测控制电路用于在检测到多路所述DC-DC电路任意一路输出的电压达到参考电压时,输出比较控制信号;/n过压保护触发电路,其受控端与所述比较检测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过压保护触发电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比较控制信号时,断开所述本安型电源处理电路的电压输出,并输出触发信号;/n所述本安型电源处理电路,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触发信号时,停止电源输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本安型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本安型供电电路包括:
本安型电源处理电路;
多路DC-DC电路,多路所述DC-DC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本安型电源处理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比较检测控制电路,其检测端与多路所述DC-DC电路连接,所述比较检测控制电路用于在检测到多路所述DC-DC电路任意一路输出的电压达到参考电压时,输出比较控制信号;
过压保护触发电路,其受控端与所述比较检测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过压保护触发电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比较控制信号时,断开所述本安型电源处理电路的电压输出,并输出触发信号;
所述本安型电源处理电路,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触发信号时,停止电源输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安型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检测控制电路包括多路比较检测控制支路,每一所述比较检测控制支路与一路所述DC-DC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本安型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比较检测控制支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及运算放大器,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接入参考电压信号,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对应的所述DC-DC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过压保护触发电路的受控端连接;其中,
所述运算放大器,用于将所述对应的所述DC-DC电路的输出端电压与参考电压进行比较,并在所述DC-DC电路的输出端电压大于所述参考电压时,触发所述过压保护触发电路断开所述本安型电源处理电路的电压输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本安型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检测控制支路还包括参考电压产生电路,所述参考电压产生电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参考电压产生电路用于产生参考电压并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伟张剑李耀军钱小涛李文成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三旺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