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状胶束观测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4744 阅读:3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悬浮物层状胶束结构测定的光学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内管两端为两外管,外管的两端设接受外来光偏振滤光器及目测偏振光滤光器,内管外部套设恒温套层,内管及套层中间设一孔放置样品试管,校准旋转目测偏振滤光器可以简便、准确、快速地观测样品悬浮物中层状胶束结构。(*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样品中悬浮物层状胶束结构测定的光学装置。在脂质体悬浮物的制备中,悬浮粒子的层状结构的测定是一个重要的步骤。由脂质体悬浮物产生的散射光并不是均匀偏振的,例如,可观测到双折射现象。传统上,双折射是用偏光显微镜来观测。特征的照相晕影(又称为Marthesian交叉)被认为是由于存在厚的层状胶束。然而,这要求较高的技巧才能观察到干涉色(即彩虹色),而且在显微镜中考察的视野仅是样品的一小部分。通常也可采用核磁共振,小角X-射线衍射和电子显微镜等传统技术来证明层状胶束的存在。然而,这些装置价格昂贵,用于生产厂的质量控制很不适用。为了寻求一种简便、准确、快速的观测样品悬浮物中层状胶束的装置,特研制本技术。用层状胶束观测镜可以方便地观测脂质体悬浮液中层状胶束结构。用附图给出的装置和操作步骤,对若干实际样品作了观测,结果表明该装置具有准确、简便、快速、价格低廉等优点。我们发现,由脂质体产生的散射光的双折射可以用线性对准的偏振滤光器和出在暗空间的样品悬浮物来观测。本技术是根据脂质体悬浮液中层状胶束的双折射使偏振光发生偏转的原理设计的。在上述操作的光学校准中,根据样品是否发生双折射来判断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用偏振光原理的层状胶束观测镜,其特征是整个装置是由五个部分组成的,层状胶束观测镜内管1、观测镜外管2、接受外来光偏振滤光器3及目测偏振滤光器4、样品试管5和恒温套层6,两个偏振滤光器分别装在观测镜的两端,观测镜的外管可在观测镜内管外部作轴向旋转或径向移动,恒温套管6套设在观测镜内管1的外部,采用电加热或恒温循环水方式使被观测样品处于不同的温度之下,在内管1的中央位置上部设有一直径为8~10mm的孔,样品悬浮物置于无偏振的普通玻璃试管中,装有悬浮液的试管嵌入偏振滤光器3和4中间的样品孔5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广田贞雄张卓勇郭黎平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师范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