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冷型水冷箱式变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4743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蓄冷型水冷箱式变电站,包括变电站箱体、变压器和蓄冷水冷系统,变压器设于变电站箱体内,蓄冷水冷系统包括控制器、温度传感器组件、水泵、蓄冷水箱、蓄冷换热器和箱内散热装置,箱内散热装置包括变压器散热片组和箱内散热器,变压器散热片组包括多个变压器散热片,箱内散热器设于变电站箱体内,蓄冷换热器、水泵、箱内散热装置通过管道连通形成回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蓄冷水箱、蓄冷换热器与箱内散热装置配合,将夜间室外冷量储存在蓄冷水箱内,利用蓄冷换热器将蓄冷水箱内的冷量通过箱内散热装置传输到箱式变电站内,实现箱式变电站的水冷散热,提高散热效果,降低散热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冷型水冷箱式变电站
本技术涉及一种箱式变电站,尤其是涉及一种蓄冷型水冷箱式变电站。
技术介绍
箱式变电站,又叫预装式变电所或预装式变电站。是一种高压开关设备、配电变压器和低压配电装置,按一定接线方案排成一体的工厂预制户内、户外紧凑式配电设备,即将变压器降压、低压配电等功能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安装在一个钢结构箱内。使用过程中,很多变电站布置的地区昼夜温差大,白天由于阳光直射等环境因素,箱式变电站内部温度很高,晚上由于箱式变电站内设备排布紧凑,也会出现箱内局部温度过高的情况。为了能有效的对多种电器进行散热,现有的箱式变电站内部常采用散热风扇,采用散热风扇散热效果不明显,容易造成内部线路进尘或潮湿短路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蓄冷型水冷箱式变电站。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蓄冷型水冷箱式变电站,包括变电站箱体、变压器和蓄冷水冷系统,所述的变压器设于所述的变电站箱体内,所述的蓄冷水冷系统包括控制器、温度传感器组件、水泵、蓄冷水箱、蓄冷换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冷型水冷箱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变电站箱体(1)、变压器(2)和蓄冷水冷系统,所述的变压器(2)设于所述的变电站箱体(1)内,所述的蓄冷水冷系统包括控制器、温度传感器组件、水泵、蓄冷水箱、蓄冷换热器(10)和箱内散热装置,所述的温度传感器组件和水泵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的蓄冷水箱内设有蓄冷液,所述的蓄冷换热器(10)浸设于蓄冷液内,所述的箱内散热装置包括变压器散热片组和箱内散热器(4),所述的变压器散热片组包括多个变压器散热片(3),所述的变压器散热片(3)与变压器(2)贴合,相邻的所述变压器散热片(3)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的箱内散热器(4)设于变电站箱体(1)内,所述的蓄冷换热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冷型水冷箱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变电站箱体(1)、变压器(2)和蓄冷水冷系统,所述的变压器(2)设于所述的变电站箱体(1)内,所述的蓄冷水冷系统包括控制器、温度传感器组件、水泵、蓄冷水箱、蓄冷换热器(10)和箱内散热装置,所述的温度传感器组件和水泵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的蓄冷水箱内设有蓄冷液,所述的蓄冷换热器(10)浸设于蓄冷液内,所述的箱内散热装置包括变压器散热片组和箱内散热器(4),所述的变压器散热片组包括多个变压器散热片(3),所述的变压器散热片(3)与变压器(2)贴合,相邻的所述变压器散热片(3)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的箱内散热器(4)设于变电站箱体(1)内,所述的蓄冷换热器(10)的出水口、水泵的进水口、水泵的出水口、变压器散热片组的进水口、变压器散热片组的出水口、箱内散热器(4)的进水口、箱内散热器(4)的出水口和蓄冷换热器(10)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依次连通形成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冷型水冷箱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冷水箱包括蓄冷隔热箱体(5)、蓄冷进风管(8)和蓄冷进风风机(7),所述的蓄冷隔热箱体(5)埋设于地下,所述的蓄冷进风管(8)的进风口与外界连通,所述的蓄冷进风管(8)的出风口与蓄冷隔热箱体(5)的进风口连通,所述的蓄冷进风风机(7)设于蓄冷进风管(8)的进风口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灏恩吴恩琦张征阮映琴陶佩军孙骏吴炜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