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波长泵浦紫外激光器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4723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波长泵浦紫外激光器发生装置,包括按照π偏振泵浦方式固定的第一激光二极管、第二激光二极管,非球面镜,波长合束片,平凸聚焦镜、激光晶体、第一凹面透镜、二倍频晶体、第一凹面反射镜;采用此结构的紫外激光发生装置,在增加泵浦光总功率的状态下,保留了激光晶体对泵浦光高的偏振吸收特性,实现泵浦光到基频光的光光转换效率高,从而产生高功率的紫外光。同时采用折叠型谐振腔,通过改变腔长可以方便调整激光晶体内的模式匹配,提高基频光转换效率,实现输出功率高,稳定性高的紫外激光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波长泵浦紫外激光器发生装置
本技术涉及激光发生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波长泵浦紫外激光器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紫外激光器因其波长短,聚焦光斑小,能量集中,可以直接破坏连接物质原子组分的化学键加工物质,而不会破坏周围环境,被广泛用于工业、医疗、生物化学科研等领域。半导体二极管泵浦紫外激光器具有光束质量好、功率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使用方便、体积小等优点。近年来利用非线性频率变化获得紫外激光器输出的研究已经成为激光
的一个研究热点。其中,利用掺镨(Pr)材料可产生可见光波段的激光发射谱线,再通过倍频技术产生紫外激光是一种方式。目前,连续的紫外激光器在荧光吸收、拉曼光谱、基因检测、生物化工等科研应用中的需求日益增加。中国专利CN104752948B公开的《一种利用456nm全固态激光泵浦Pr:YLF实现639nm激光输出的装置及方法》采用半导体端泵Nd:GdVO4晶体输出912nm激光,倍频后获得456nm激光作为泵浦源,用于泵浦Pr:YLF晶体并获得639nm橙光输出,这种泵浦方式工艺复杂,成本高,体积大,不适合批量生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波长泵浦紫外激光器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泵浦系统和V型谐振腔;所述泵浦系统包括输出功率为1.4W的444nm波长的第一激光二极管、输出功率1.5W的479nm波长的第二激光二极管、焦距为4mm的非球面镜、波长合束片、焦距为12mm的平凸聚焦镜;其中,第一激光二极管与第二激光二极管按照π偏振方式固定;所述非球面镜用于将泵浦光对准波长合束片方向,压缩发散角,形成准直光线;所述波长合束片的一面对444nm镀45°入射的透射膜,另一面对479nm镀45°入射的反射膜,第一激光二极管、第二激光二极管泵浦源发出的泵浦光经非球面镜准直后利用波长合束片合成一束光;所述平凸聚焦镜用于将合束后的光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波长泵浦紫外激光器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泵浦系统和V型谐振腔;所述泵浦系统包括输出功率为1.4W的444nm波长的第一激光二极管、输出功率1.5W的479nm波长的第二激光二极管、焦距为4mm的非球面镜、波长合束片、焦距为12mm的平凸聚焦镜;其中,第一激光二极管与第二激光二极管按照π偏振方式固定;所述非球面镜用于将泵浦光对准波长合束片方向,压缩发散角,形成准直光线;所述波长合束片的一面对444nm镀45°入射的透射膜,另一面对479nm镀45°入射的反射膜,第一激光二极管、第二激光二极管泵浦源发出的泵浦光经非球面镜准直后利用波长合束片合成一束光;所述平凸聚焦镜用于将合束后的光聚焦后直接射入V型谐振腔内激光晶体内;
所述V型谐振腔包括激光晶体、第一凹面透镜、二倍频晶体、第一凹面反射镜;所述激光晶体为Pr:YLF晶体,激光晶体的前端面镀有对440-480nm高透射的介质膜和对522nm基频光高反射的介质膜,激光晶体的后端面镀有对440-480nm和522nm高透射的介质膜,激光晶体吸收泵浦光能量后产生受激发射,发射出的光在V型谐振腔内振荡从而产生522nm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晴刘宇李昕奇周阳郑权赵岭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新产业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