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47139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模块连接器。所述模块连接器包括:安装框架,包括至少两个安装位;连接模块,可与所述安装位配合以固定在所述安装框架上,所述连接模块上设置有卡槽;横联件,所述横联件包括横梁以及连接于横梁上的至少两个PIN针,所述PIN针可与所述卡槽配合以联接所述安装框架不同安装位上的连接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包括:通过横联件联接安装于安装框架中的连接模块以实现等电位;连接模块的卡槽侧壁上设置有拆卸槽,从而能够方便的拆卸横联件;通过在安装孔插入标记件并使得标记部与固定轴枢转连接,使得标记部可相对于固定轴自由转动,从而便于对孔位号定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块连接器
本技术属于工业现场接线
,具体涉及一种模块连接器。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的体积越来越小,其内部空间也越来越小。因而推出了模块化插接系统来满足当前的市场需求,模块化插接系统可以在最小的安装空间内实现功能性、安全安装以及快速的改装流程。在一些应用场景中,我们需要将连接器的接触件(插针或者插孔)通过连线实现接触件与接触件的短接,这种情况会增加接线的复杂性以及系统的不稳定性,同时当需要短接的接点较多时,在模块结构狭小空间内不易实现,并且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清晰明确的表示出孔位号定义也比较难实现。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带横联联接功能和标记功能的模块连接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连接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在狭小空间实现模块连接和标记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一种模块连接器,包括:安装框架,包括至少两个安装位;连接模块,可与所述安装位配合以固定在所述安装框架上,所述连接模块上设置有卡槽;横联件,所述横联件包括横梁以及连接于横梁上的至少两个PIN针,所述PIN针可与所述卡槽配合以联接所述安装框架不同安装位上的连接模块。可选的,所述卡槽底部设置有导电片开孔,所述横联件的PIN针可插接于所述导电片开孔中以实现电性连接。可选的,在所述PIN针沿所述横梁排布的方向上,所述PIN针设有可与所述导电片开孔卡持的凸起。可选的,所述PIN针的材质为铜,所述凸起具有弹性。可选的,所述连接模块的卡槽侧壁上设置有拆卸槽,当所述横联件的PIN针配合于所述连接模块的卡槽中时,所述拆卸槽的槽口与所述横联件之间具有间隙。可选的,所述连接模块上还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模块连接器还包括可与所述安装孔配合固定的标记件。可选的,所述标记件包括配合于所述安装孔中的固定轴、以及枢转连接于所述固定轴一端的标记部,所述标记部可相对于所述固定轴自由转动。可选的,所述固定轴上设置有可与所述安装孔卡持的凸起。可选的,所述安装位顶部包括凸起,用以配合所述连接模块安装于所述安装框架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横联件联接安装于安装框架中的连接模块以实现等电位;连接模块的卡槽侧壁上设置有拆卸槽,当横联件的PIN针配合于连接模块的卡槽中时,拆卸槽的槽口与横联件之间具有间隙,从而能够方便的拆卸横联件;通过在安装孔插入标记件并使得标记部与固定轴枢转连接,使得标记部可相对于固定轴自由转动,从而便于对孔位号定义。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模块连接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连接模块俯视图;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PIN针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标记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该等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等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参考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模块连接器,包括:安装框架1、连接模块2以及横联件3。安装框架1包括至少两个安装位,安装位顶部包括凸起,用以配合连接模块2安装于安装框架1上。连接模块2的底部可以包括与安装位顶部凸起相匹配的凹槽,从而能够固定在安装框架1上。一实施例中,安装框架1上的安装位可以包括多个,多个连接模块2可与该多个的安装位配合以并列安装于安装框架1上。横联件3包括横梁31以及连接于横梁31上的至少两个PIN针32,PIN针32依次排列于横梁31上。连接模块2上设置有可与横联件3的PIN针32配合的卡槽21,横联件3的各PIN针32可以配合在不同安装位上的连接模块2的卡槽21中,从而实现联接这些连接模块2,并实现等电位连接。连接模块2上还设有拆卸槽211。参照图2以及图3所示,一实施例中,PIN针32选用金属铜材质,卡槽21底部设置有导电片开孔22,横联件3的PIN针32可插接于导电片开孔22中以实现电性连接。为了保证PIN针32与导电片开孔22锁紧不脱落,可以在PIN针32沿横梁31排布的方向上,在PIN针32上设置可与导电片开孔22卡持的凸起321。优选的,凸起321可以是弹性铜片。应理解,在具体应用中,一个模块连接器中配置的连接模块2的数量可以与横联件3上PIN针32的针数相适应,当PIN针32的数量需要调整时,需要将先前的横联件3拆除,为了拆卸方便,还可以在横梁31的侧壁上设置辅助槽311,当横联件3的PIN针32配合于连接模块2的卡槽21中时,辅助槽311可以配合拆卸槽211拆除横联件3。具体的,使用合适的拆卸工具可以从拆卸槽211插入辅助槽311,从而撬动横联件3使得其脱离连接模块2,实现简单高效的更换横联件3的流程。参照图1、图2以及图4所示(图1中的标记件4未插入安装孔23中),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模块2上还设置有安装孔23,安装孔23设于连接模块2的两端,模块连接器还包括可与安装孔23配合固定的标记件4。标记件4包括配合于安装孔23中的固定轴41、以及枢转连接于固定轴41一端的标记部42。其中,标记部42顶部为内容显示面,在具体应用中,可以在标记部42的内容显示面上喷涂图文以做标记,为了便于观察,标记部42可相对于固定轴41旋转并将内容显示面固定于需要的方向。为了保证标记件4能够与安装孔23锁紧,固定轴41底部设置有可与安装孔23卡持的凸起412。由于安装孔23包括位于连接模块2顶部的孔以及侧面的孔,固定轴41从顶部的孔插入,并通过侧面的孔卡持凸起412。本技术通过横联件联接安装于安装框架中的连接模块以实现等电位;连接模块的卡槽侧壁上设置有拆卸槽,当横联件的PIN针配合于连接模块的卡槽中时,拆卸槽的槽口与横联件之间具有间隙,从而能够方便的拆卸横联件;通过在安装孔插入标记件并使得标记部与固定轴枢转连接,使得标记部可相对于固定轴自由转动,从而便于对孔位号定义。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例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安装框架,包括至少两个安装位;/n连接模块,可与所述安装位配合以固定在所述安装框架上,所述连接模块上设置有卡槽;/n横联件,所述横联件包括横梁以及连接于横梁上的至少两个PIN针,所述PIN针可与所述卡槽配合以联接所述安装框架不同安装位上的连接模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框架,包括至少两个安装位;
连接模块,可与所述安装位配合以固定在所述安装框架上,所述连接模块上设置有卡槽;
横联件,所述横联件包括横梁以及连接于横梁上的至少两个PIN针,所述PIN针可与所述卡槽配合以联接所述安装框架不同安装位上的连接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底部设置有导电片开孔,所述横联件的PIN针可插接于所述导电片开孔中以实现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PIN针沿所述横梁排布的方向上,所述PIN针设有可与所述导电片开孔卡持的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PIN针的材质为铜,所述凸起具有弹性。


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春旭
申请(专利权)人:魏德米勒电联接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