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46901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电芯组件、底边壳和顶边壳,电芯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电芯,底边壳为两个且沿第二方向间隔开分布,每个底边壳均包括底板部和下侧板部,两个底板部支撑在电芯组件的下方,两个下侧板部分置在电芯组件的两侧,每个底边壳上均具有用于分隔相邻的两个电芯的下分隔筋,顶边壳与底边壳为分体件,且每个底边壳的上方均设有一个顶边壳。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池模组,通过将底边壳和顶边壳设置为分体件,从而在装配时,可以先利用底边壳对多个电芯进行定位安装,降低装配难度,而且,通过在底边壳上设置下分隔筋,可以省去相关技术中的分隔板,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模组
本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的电池模组,在装配时,通常是将多个电芯沿电芯的厚度方向排布形成电芯组件,再将位于电芯长度两端的两个侧壳安装至电芯组件,由于每相邻两个电芯之间通过分隔板分隔且无定位,致使每相邻两个电芯之间的间隙不均匀,当侧壳需要与每个电芯的极柱位置进行对准装配时,难免需要微调每个电芯的位置,从而导致装配步骤较为繁琐,装配较为费时,而且当电芯的重量较重时,微调电芯位置的操作还较为费力。此外,由于设置分隔板,不但使得电池模组的结构复杂,而且还使得电池模组的装配步骤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在于提出一种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便于装配。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模组,包括:电芯组件,所述电芯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电芯,每个所述电芯在第二方向上的至少一端具有极柱,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底边壳,所述底边壳为两个且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开分布,每个所述底边壳均包括底板部和下侧板部,两个所述底板部分别支撑在所述电芯组件的底部两端,两个所述下侧板部沿所述第二方向分置在所述电芯组件的两侧,每个所述底边壳上均具有下分隔筋,所述下分隔筋用于分隔相邻的两个所述电芯;顶边壳,所述顶边壳为两个且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开分布,每个所述底边壳的上方均设有一个所述顶边壳,每个所述顶边壳均包括顶板部和上侧板部,两个所述顶板部分别盖设在所述电芯组件的顶部两端,两个所述上侧板部沿所述第二方向分置在所述电芯组件的两侧,位于同侧的所述上侧板部与所述下侧板部之间形成避让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模组,通过将底边壳和顶边壳设置为分体件,从而在装配时,可以先利用底边壳简单、有效且快捷地对多个电芯进行定位安装,降低装配难度,而且,通过在底边壳上设置下分隔筋,可以省去相关技术中的分隔板,从而可以简化结构,降低成本,简化装配步骤。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顶边壳上均具有上分隔筋,所述上分隔筋用于分隔相邻的两个所述电芯,两个所述顶边壳的结构相同且与至少一个所述底边壳的结构相同。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底边壳还包括两个下连接部,每个所述底边壳中的两个所述下连接部分别位于所述电芯组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侧,每个所述顶边壳还包括两个上连接部,每个所述顶边壳中的两个所述上连接部分别位于所述电芯组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面板,所述面板为两个且分置在所述电芯组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侧,每个所述面板均与相应侧的两个所述上连接部和两个所述下连接部相连。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池模组还包括:拉板,所述拉板为两个且分置在所述电芯组件的上下两侧,所述拉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两侧边沿分别与两个所述顶边壳对应相连,每个所述拉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所述面板对应相连。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面板上具有朝向远离所述电芯组件方向凸出的凸部,所述凸部上具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用于使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模组相连。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模组具有第一电极输出端和第二电极输出端,所述第一电极输出端和第二电极输出端位于所述电芯组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同一端,所述底边壳和所述顶边壳中的至少一个上具有安装部,所述第一电极输出端和所述第二电极输出端分别固定于同一个所述安装部上的第一部位和第二部位。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侧板部的下边沿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上翻边部,所述下侧板部的上边沿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下翻边部,所述避让区形成在所述上翻边部与所述下翻边部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边壳和所述顶边壳中的至少一个上具有穿孔,所述底边壳和所述顶边壳中的至少一个的远离所述电芯组件的一侧具有限位结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与所述极柱相连,以使多个所述电芯电连接;和数据采集线,所述数据采集线包括内段部和外段部,所述外段部由所述穿孔穿过且被所述限位结构定位,所述外段部上具有与所述连接片相连的采集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芯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两端均具有所述极柱,多个所述连接片分布在所述电芯组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两侧,所述顶边壳上具有所述穿孔和所述限位结构,所述电芯组件的顶部具有走线槽垫片,所述内段部设于所述走线槽垫片限定出的走线槽,所述穿孔位于所述顶边壳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中央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边壳具有上遮挡部,所述底边壳具有中遮挡部和下遮挡部,所述电芯组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至少一侧的至少一个所述连接片沿竖直方向遮挡在所述上遮挡部和所述中遮挡部之间,且至少一个所述连接片沿竖直方向遮挡在所述中遮挡部和所述下遮挡部之间,所述上遮挡部上形成有所述限位结构,且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卡线槽和/或卡线扣。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电池模组的爆炸图;图2是图1中所示的电池模组的部分部件的爆炸图;图3是图1中所示的一个顶边壳翻转后的立体图;图4是图1中所示的电池模组的部分部件的爆炸图;图5是图1中所示的A处的放大图;图6是图4中所示的B处的放大图;图7是图1中所示的一个顶边壳、走线槽垫片和数据采集线的爆炸图;图8是图1中所示的电池模组的装配后的后视图;图9是图1中所示的一个面板的立体图;图10是图1中所示的电池模组的装配后的立体图;图11是图10中所示的多个电池模组堆叠的装配图;图12是图11中所示的C处的放大图;图13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角边壳的立体图。附图标记:电池模组100;第一方向F1;第二方向F2;竖直方向F3;电芯组件1;电芯11;极柱12;底边壳21;底板部211;下侧板部212;下翻边部2121;下分隔筋213;下连接部214;安装部215;第一部位2151;第二部位2152;下遮挡部216;中遮挡部217;避让孔20;顶边壳22;顶板部221;上侧板部222;上翻边部2221;上分隔筋223;上连接部224;上遮挡部225;穿孔226;限位结构227;卡线扣2271;卡线槽2272;避让槽228;角边壳23;限位板231;端面板232;分隔筋233;避让区24;面板3;凸部31;连接孔32;连接件33;拉板4;第一绝缘垫51;第二绝缘垫52;走线槽垫片53;走线槽531;连接片6;第二电极输出端62;第一电极输出端61;数据采集线7;内段部71;外段部72;采集端73;信号输出端74;外壳8;可拆盖板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n电芯组件,所述电芯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电芯,每个所述电芯在第二方向上的至少一端具有极柱,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n底边壳,所述底边壳为两个且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开分布,每个所述底边壳均包括底板部和下侧板部,两个所述底板部分别支撑在所述电芯组件的底部两端,两个所述下侧板部沿所述第二方向分置在所述电芯组件的两侧,每个所述底边壳上均具有下分隔筋,所述下分隔筋用于分隔相邻的两个所述电芯;/n顶边壳,所述顶边壳为两个且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开分布,每个所述底边壳的上方均设有一个所述顶边壳,每个所述顶边壳均包括顶板部和上侧板部,两个所述顶板部分别盖设在所述电芯组件的顶部两端,两个所述上侧板部沿所述第二方向分置在所述电芯组件的两侧,位于同侧的所述上侧板部与所述下侧板部之间形成避让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芯组件,所述电芯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电芯,每个所述电芯在第二方向上的至少一端具有极柱,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
底边壳,所述底边壳为两个且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开分布,每个所述底边壳均包括底板部和下侧板部,两个所述底板部分别支撑在所述电芯组件的底部两端,两个所述下侧板部沿所述第二方向分置在所述电芯组件的两侧,每个所述底边壳上均具有下分隔筋,所述下分隔筋用于分隔相邻的两个所述电芯;
顶边壳,所述顶边壳为两个且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开分布,每个所述底边壳的上方均设有一个所述顶边壳,每个所述顶边壳均包括顶板部和上侧板部,两个所述顶板部分别盖设在所述电芯组件的顶部两端,两个所述上侧板部沿所述第二方向分置在所述电芯组件的两侧,位于同侧的所述上侧板部与所述下侧板部之间形成避让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顶边壳上均具有上分隔筋,所述上分隔筋用于分隔相邻的两个所述电芯,两个所述顶边壳的结构相同且与至少一个所述底边壳的结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底边壳还包括两个下连接部,每个所述底边壳中的两个所述下连接部分别位于所述电芯组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侧,每个所述顶边壳还包括两个上连接部,每个所述顶边壳中的两个所述上连接部分别位于所述电芯组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
面板,所述面板为两个且分置在所述电芯组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侧,每个所述面板均与相应侧的两个所述上连接部和两个所述下连接部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拉板,所述拉板为两个且分置在所述电芯组件的上下两侧,所述拉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两侧边沿分别与两个所述顶边壳对应相连,每个所述拉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所述面板对应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上具有朝向远离所述电芯组件方向凸出的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佳良江德发邵兵徐广东吕明海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