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防磨损绞丝并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46599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26
一种可移动防磨损绞丝并线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固定座、牵引滑座、牵引盘机构、并线滑座、绞丝并线机构,通过固定座凹槽一侧与牵引滑座的牵引滚轮一侧移动配合;通过牵引滑座一端与牵引盘机构下端一侧配合;通过并线滑座的并线滚轮一侧与固定座凹槽一侧移动配合;通过绞丝并线机构下端一侧与并线滑座顶板一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原绞丝牵引并线设备为固定式,移动调节不便,绞丝、牵引穿孔处对电线磨损较大,极大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安装维护便利,结构稳固,易移动升降调节,绞丝、牵引孔都能对来线转向进行自主灵活顺畅的调节,减小摩擦的同时提高产品质量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移动防磨损绞丝并线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线电缆
,涉及一种可移动防磨损绞丝并线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基础建设的投入增多,电线电缆行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转变以往粗放式生产方式,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也成为了当务之急。目前,绞丝流程中采用的绞丝牵引并线设备为固定式,移动调节不便,绞丝、牵引穿孔处对电线磨损较大,极大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移动防磨损绞丝并线装置,结构简单,采用固定座凹槽一侧与牵引滑座的牵引滚轮一侧移动配合;牵引滑座一端与牵引盘机构下端一侧配合;并线滑座的并线滚轮一侧与固定座凹槽一侧移动配合;绞丝并线机构下端一侧与并线滑座顶板一侧连接。具有安装维护便利,结构稳固,易移动升降调节,绞丝、牵引孔都能对来线转向进行自主灵活顺畅的调节,减小摩擦的同时提高产品质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移动防磨损绞丝并线装置,它包括固定座、牵引滑座、牵引盘机构、并线滑座、绞丝并线机构;所述固定座凹槽一侧与牵引滑座的牵引滚轮一侧移动配合;牵引滑座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移动防磨损绞丝并线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固定座(1)、牵引滑座(2)、牵引盘机构(3)、并线滑座(4)、绞丝并线机构(5);所述固定座(1)凹槽一侧与牵引滑座(2)的牵引滚轮(22)一侧移动配合;牵引滑座(2)一端与牵引盘机构(3)下端一侧配合;并线滑座(4)的并线滚轮(42)一侧与固定座(1)凹槽一侧移动配合;绞丝并线机构(5)下端一侧与并线滑座(4)顶板一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防磨损绞丝并线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固定座(1)、牵引滑座(2)、牵引盘机构(3)、并线滑座(4)、绞丝并线机构(5);所述固定座(1)凹槽一侧与牵引滑座(2)的牵引滚轮(22)一侧移动配合;牵引滑座(2)一端与牵引盘机构(3)下端一侧配合;并线滑座(4)的并线滚轮(42)一侧与固定座(1)凹槽一侧移动配合;绞丝并线机构(5)下端一侧与并线滑座(4)顶板一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防磨损绞丝并线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固定座(1)两侧开有凹槽,为中空的腔体型材,顶板设置刻度线(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防磨损绞丝并线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牵引滑座(2)为下侧开口的倒凹槽结构,设置牵引滚轮(22),位于凹槽内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防磨损绞丝并线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牵引盘机构(3)为上大下小椭圆形中空腔体结构,设有盘盖(31)、固定盘(32),表面均匀分布若干对称贯穿孔。


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沛荣杨永新胡建波陈浩董杰杨德胜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红旗电缆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