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可移动广告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4640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可移动广告牌,旨在解决固定式的广告牌不能够吸引行人的注意力从而降低广告牌的宣传力度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新型可移动广告牌,包括底座和对称设置在底座上的两块宣传板,底座的内部开设有空腔,空腔的内部设有与空腔内壁转动连接的两个转轮和与空腔内壁滑动连接的两块移动块,两块移动块的内部均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的两侧壁上均设有若干阵列分布的第一凸齿,转轮上设有与第一凸齿相互啮合的若干第二凸齿,两个转轮分别连接有独立的电机,两个转轮的转动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可移动广告牌,方便了两块宣传板交替的移动,增加广告牌的宣传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可移动广告牌
本技术涉及广告宣传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型可移动广告牌。
技术介绍
广告牌是拉动系统中,启动下一个生产工序,或搬运在制品到下游工序的一个信号工具。广告牌的材料一般都是用:方管,角钢,等焊接而成。可有三维板,灯布,吸塑,汽车烤漆,扣板,铝塑板等等。商场、展会等室内场所都会用到广告牌,用于张贴广告、海报等进行商品或展示品的宣传。传统的广告牌不能吸引人们去观看广告,无法起到有效的宣传的作用。针对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207541850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广告牌,包括底座,具有一顶面和一底面,顶面背向于底面设置,第一展示板,一端设置于顶面上,第一展示板用于设置广告信息载体,及镜子,设置于第一展示板远离底座的另一端,用于增强视觉效果和方便整理仪容。上述方案镜子设置于第一展示板远离底座的另一端,一方面镜子具有增强视觉效果的作用,另一方面,人们通过镜子整理仪容,进一步吸引人们来观看第一展示板中的广告信息载体,达到有效宣传的目的。但是上述方案的广告牌只是将镜子等外在的载物增加在广告牌上,而广告牌是固定不动的,加了镜子的广告牌不能够吸引行人的注意力,且会降低该广告牌的宣传力度。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可移动广告牌,对称设置在底座上的两块宣传板能够交替着移动,且广告牌方便移动至人流聚集地,移动的宣传板能够吸引行人的注意力,增加宣传板的宣传力度。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可移动广告牌,包括底座和对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两块宣传板,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设置有与空腔内壁转动连接的两个转轮和与空腔内壁滑动连接的两块移动块,两块所述移动块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两侧壁上均设置有若干阵列分布的第一凸齿,所述转轮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凸齿相互啮合的若干第二凸齿,两个所述转轮分别连接有独立的电机,两个所述转轮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与所述空腔相通的第二滑槽,所述宣传板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配合,两块所述宣传板分别固定连接在两块所述移动块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能够驱动电机,使得两个转轮分别开始转动,通过转轮的转动,使得转轮上若干第二凸齿能够通过旋转的转轮与第一滑槽两侧壁上若干阵列分布的第一凸齿相啮合,而当第一凸齿与第二凸齿相啮合时,在旋转的转轮的带动下能够驱动空腔内的两块移动块开始移动,且两个转轮的转动方向相反,使得两块移动块的移动方向也相反,从而实现两块移动块驱动固定连接在移动块上的宣传板能够在底座上开设的第二滑槽内移动,且两块宣传板能够交替着播放宣传板上的内容,移动的宣传板比起固定式的广告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行人的注意力,且宣传板上播放的内容由各种广告的影片、二维码等集成,做到宣传板与行人之间的交互。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机为伺服电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伺服电机能够控制转轮的转动速度,且位置精度非常准确,能够很好地控制转轮的转动,防止转轮的转动过快或者过慢而影响宣传板交替移动的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移动块的两端均设置有移动杆,所述空腔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供所述移动杆伸出的通孔,两个所述通孔处于一条直线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块在空腔内移动,移动杆同时在空腔侧壁上的通孔内伸缩,而空腔两侧壁的通孔处于一条直线上使得移动块的移动轨迹为一条直线,防止移动块移动轨迹发生变化而影响宣传板交替移动的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移动杆伸出所述通孔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直径大于通孔的限位块能够很好地防止移动杆直接缩入到通孔内而不再伸出通孔,进一步方便了移动块呈一条直线的移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空腔的底壁上设置有供所述移动块移动的导轨,所述导轨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滚珠。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轨能够进一步限制移动块的移动轨迹,而导轨侧壁上的若干滚珠能够保证移动块的移动效率,从而能够保证宣传板交替移动的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宣传板上设置有若干反光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反光条能够在夜间的时候反射宣传板周围的光线,从而使得当该广告牌移动至路边时,宣传板对路过的行人能够起到一定的警示和吸引的作用,且加强了行人与宣传牌的交互力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移动块的高度大于所述转轮的高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块的高度大于转轮的高度方便了宣传板与移动块的固定,且宣传板的移动不会影响转轮的转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呈梯形设置,所述底座远离所述宣传板的一端设置有若干万向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呈梯形的底座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而底座底部万向轮的设置进一步方便了该广告牌的移动,且能够移动至人流聚集地从而能够增加行人与广告牌之间的交互力度。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一,电机驱动两个转轮分别开始转动,同时转轮上若干第二凸齿能够通过旋转的转轮与第一滑槽两侧壁上若干阵列分布的第一凸齿相啮合,而当第一凸齿与第二凸齿相啮合时,在旋转的转轮的带动下能够驱动空腔内的两块移动块开始移动,且两个转轮的转动方向相反,使得两块移动块的移动方向也相反,从而实现两块移动块驱动固定连接在移动块上的宣传板能够在底座上开设的第二滑槽内移动,且两块宣传板能够交替着播放宣传板上的内容,移动的宣传板比起固定式的广告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行人的注意力。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立体图,主要用于表现底座和宣传板的结构;图2本技术的移动块和转轮的立体图,主要用于表现移动块和转轮的结构;图3本技术的导轨的立体图,主要用于表现导轨的结构。图中:1、底座;2、宣传板;3、反光条;4、万向轮;5、第一滑槽;6、第二滑槽;7、通孔;8、移动杆;9、限位块;10、移动块;11、第一凸齿;12、第二凸齿;13、转轮;14、导轨;15、滚珠。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置/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可移动广告牌,包括底座(1)和对称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两块宣传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设置有与空腔内壁转动连接的两个转轮(13)和与空腔内壁滑动连接的两块移动块(10),两块所述移动块(10)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滑槽(5),所述第一滑槽(5)的两侧壁上均设置有若干阵列分布的第一凸齿(11),所述转轮(13)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凸齿(11)相互啮合的若干第二凸齿(12),两个所述转轮(13)分别连接有独立的电机,两个所述转轮(13)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底座(1)上开设有与所述空腔相通的第二滑槽(6),所述宣传板(2)与所述第二滑槽(6)滑动配合,两块所述宣传板(2)分别固定连接在两块所述移动块(10)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可移动广告牌,包括底座(1)和对称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两块宣传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设置有与空腔内壁转动连接的两个转轮(13)和与空腔内壁滑动连接的两块移动块(10),两块所述移动块(10)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滑槽(5),所述第一滑槽(5)的两侧壁上均设置有若干阵列分布的第一凸齿(11),所述转轮(13)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凸齿(11)相互啮合的若干第二凸齿(12),两个所述转轮(13)分别连接有独立的电机,两个所述转轮(13)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底座(1)上开设有与所述空腔相通的第二滑槽(6),所述宣传板(2)与所述第二滑槽(6)滑动配合,两块所述宣传板(2)分别固定连接在两块所述移动块(1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移动广告牌,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为伺服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移动广告牌,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10)的两端均设置有移动杆(8),所述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珍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思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