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红外光学镜头及红外光学设备
本技术属于光学镜头
,具体涉及一种红外光学镜头及红外光学设备。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深度识别技术的飞速发展,三维深度相机在AR增强技术中应用愈加广泛。结构光方案作为深度识别技术的主流方向之一,其进行深度识别的原理是:由投影镜头模块将特殊图像(编码图案或点阵图像)投射到对象物体上;利用一个成像接收模块接收从所述对象物体反射回来的图像信息;通过后端算法对接收图像信息的处理,获得对象物体的深度信息。成像接收镜头作为结构光深度识别技术的核心元件之一,其光学性能的优劣将很大程度地影响深度识别的准确度。光学畸变(Distortion)和分别率(Resolution)是评价光学性能两个重要指标,现有技术的光学镜头中仍然无法有效地在红外波段保证光学畸变和分别率。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红外光学镜头及红外光学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外光学镜头及红外光学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红外光学镜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外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光学镜头从物侧至像侧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及第四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及第四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其中:/n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光轴处为凸面;/n所述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光轴处为凹面,像侧面光轴处为凸面;/n所述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光轴处为凹面,像侧面光轴处为凸面;/n所述第四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光轴处为凸面,物侧面离轴处至少有一处凹面,像侧面光轴处为凹面,像侧面离轴处至少有一处凸面;/n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红外光学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满足1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红外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光学镜头从物侧至像侧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及第四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及第四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其中:
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光轴处为凸面;
所述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光轴处为凹面,像侧面光轴处为凸面;
所述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光轴处为凹面,像侧面光轴处为凸面;
所述第四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光轴处为凸面,物侧面离轴处至少有一处凹面,像侧面光轴处为凹面,像侧面离轴处至少有一处凸面;
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红外光学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满足1.2<f1/f<1.5,且3.69mm≤f≤3.70mm,光源波长范围为812nm~832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与红外光学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满足1.5<|f/f1|+|f/f2|+|f/f3|<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曲率半径R1与红外光学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满足0.1<R1/f<0.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之和∑CT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红外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TL满足0.45<∑CT/TTL<0.5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所述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有效半口径顶点的轴上距离SAG11与所述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满足0.35<SAG11/CT1<0.45。
技术研发人员:袁怀刚,李慧,张聪嘉,赵军凯,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世高光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