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生物分子识别功能的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4532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生物分子识别功能的检测装置,包括绝缘基片,所述绝缘基片上印刷或丝印或粘贴有导电材料制成的参比电极、对电极、用于检测赤潮毒素的第一工作电极、用于检测微囊藻毒素的第二工作电极、用于检测河豚毒素的第三工作电极和引线,所述第一工作电极、第二工作电极和第三工作电极的表面分别通过绝缘薄膜覆盖有反应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针对多种毒素进行检测,拓展了装置本身的检测范围和应用范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毒素检测装置只能针对一种毒素进行检测,导致检测效率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生物分子识别功能的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毒素检测
,特别是指一种具有生物分子识别功能的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天然水体中微囊藻毒素含量较低,在1μg/L以下,但当大面积严重的藻类水华发生后会使水体中的毒素浓度迅速升高,微囊藻毒素还可通过食物链的富集效应而直接或潜在地威胁动物和人类的健康。基于此,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了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MC-LR的最高允许含量为1.0μg/L,并建议水产品中藻毒素的人体食用标准(TolerableDailyIntake,TDI)暂定为≤0.04μg/kg.d。河豚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一种对神经组织具有破坏性的毒性物质。它可以使神经麻痹,阻止肌肉收缩,最终导致呼吸衰竭而亡。现有的毒素检测装置只能针对一种毒素进行检测,导致检测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具有生物分子识别功能的检测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毒素检测装置只能针对一种毒素进行检测,导致检测效率降低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生物分子识别功能的检测装置,包括绝缘基片,所述绝缘基片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生物分子识别功能的检测装置,包括绝缘基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基片上印刷或丝印或粘贴有导电材料制成的参比电极、对电极、用于检测赤潮毒素的第一工作电极、用于检测微囊藻毒素的第二工作电极、用于检测河豚毒素的第三工作电极和引线,所述第一工作电极、第二工作电极和第三工作电极的表面分别通过绝缘薄膜覆盖有反应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生物分子识别功能的检测装置,包括绝缘基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基片上印刷或丝印或粘贴有导电材料制成的参比电极、对电极、用于检测赤潮毒素的第一工作电极、用于检测微囊藻毒素的第二工作电极、用于检测河豚毒素的第三工作电极和引线,所述第一工作电极、第二工作电极和第三工作电极的表面分别通过绝缘薄膜覆盖有反应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生物分子识别功能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比电极为饱和甘汞标准电极,所述对电极为铂丝电极,所述第一工作电极、第二工作电极和第三工作电极为裸金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生物分子识别功能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裕敏傅志宏傅俊鹏邓琦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致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