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红外相机检测保温杯真空度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4530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红外相机检测保温杯真空度的装置。传送带上放置保温杯,保温杯沿传送带运输;传送带旁有热气产生及回收装置,热气产生及回收装置经热气输入管道延伸到入口侧保温杯杯口;传送带旁有小型气泵,热气产生及回收装置的入口端和小型气泵的输出口连通,小型气泵经热气回收管道延伸到出口侧保温杯杯口;传送带两旁设有固定板和二次检测栏,传送带出口侧前下方有成品栏,固定板上安装有推料机构;传送带中部上方设有暗室,暗室内安装有红外相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红外相机检测保温杯的真空度,避免了主观、不确定的测量因素,准确得到保温杯真空度,识别出保温杯的保温效果,代替人工筛选,安全快捷,提高了保温杯产线上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红外相机检测保温杯真空度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保温杯真空度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了一种采用红外相机来检测保温杯真空度的装置,用于保温杯保温效果的自动检测。
技术介绍
在保温杯生产线上,保温杯的真空层制作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保温效果的检测。目前,大多数保温杯厂商都采用人工检测,先向保温杯里注满热气,然后通过人的双手的感觉来判断保温杯的保温效果。由于人的主观因素,特别是人在长时间工作后,容易出现肌肉疲劳、感觉疲劳,导致生产效率低下,质量不稳定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保温杯生产过程中温度检测不准确、工作效率低、主观判断误差影响大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红外相机检测保温杯真空度的装置,实现了保温杯检测的自动化,提高了生产线上的工作效率。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如下:本技术包括传送带、热气产生及回收装置、小型气泵、暗室、红外相机和推料机构;传送带上放置保温杯,保温杯沿传送带运输;传送带入口侧旁设有热气产生及回收装置,热气产生及回收装置的出口端连接热气输入管道的一端,热气输入管道另一端延伸到传送带入口侧所运输的保温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红外相机检测保温杯真空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带(1)、热气产生及回收装置(3)、小型气泵(5)、暗室(6)、红外相机(17)和推料机构(8);传送带(1)上放置保温杯,保温杯沿传送带(1)运输;传送带(1)入口侧旁设有热气产生及回收装置(3),热气产生及回收装置(3)的出口端连接热气输入管道(4)的一端,热气输入管道(4)另一端延伸到传送带(1)入口侧所运输的保温杯杯口;传送带(1)中部旁设有小型气泵(5),热气产生及回收装置(3)的入口端经热气回流管道(18)和小型气泵(5)的输出口连通,小型气泵(5)的输入口和热气回收管道(7)的一端连接,热气回收管道(7)的另一端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红外相机检测保温杯真空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带(1)、热气产生及回收装置(3)、小型气泵(5)、暗室(6)、红外相机(17)和推料机构(8);传送带(1)上放置保温杯,保温杯沿传送带(1)运输;传送带(1)入口侧旁设有热气产生及回收装置(3),热气产生及回收装置(3)的出口端连接热气输入管道(4)的一端,热气输入管道(4)另一端延伸到传送带(1)入口侧所运输的保温杯杯口;传送带(1)中部旁设有小型气泵(5),热气产生及回收装置(3)的入口端经热气回流管道(18)和小型气泵(5)的输出口连通,小型气泵(5)的输入口和热气回收管道(7)的一端连接,热气回收管道(7)的另一端延伸到传送带(1)出口侧所运输的保温杯杯口;传送带(1)出口侧的两旁分别设有固定板(19)和二次检测栏(10),传送带(1)出口侧前下方设有成品栏(11),固定板(19)上安装有推料机构(8),推料机构(8)用于将传送带(1)出口侧所运输的保温杯推下到二次检测栏(10)中;传送带(1)中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海威徐红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计量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