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注桩内力测试用光纤的植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4444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灌注桩内力测试用光纤的植入装置,包括光纤植入器、光纤和缠绕机构,声测管内设置有水泥浆,光纤植入器包括光纤导向杆、光纤回转段和底部锤头,光纤导向杆上开设有两个对称布设的导向槽,光纤导向杆上端安装吊环,光纤包括第一光纤部、过渡部和第二光纤部,过渡部通过防水胶带固定在光纤回转段上,第一光纤部装入一个导向槽内,第二光纤部装入另一个导向槽,缠绕机构包括钢丝绳卷线器、第一光纤卷线器和第二光纤卷线器,第一光纤部的一端缠绕在第一光纤卷线器上,第二光纤部的一端缠绕在第二光纤卷线器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灌注桩施工影响小,确保灌注桩的应变测试准,便于后续灌注桩内力的分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灌注桩内力测试用光纤的植入装置
本技术属于灌注桩光纤植入
,尤其是涉及一种灌注桩内力测试用光纤的植入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分布式光纤技术被应用于灌注桩应变测试。分布式光纤法属于线测法,可得到沿桩身不同深度的应变值,相比于钢筋计法测试数据多,更能反映桩身连续的应变变化规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光纤的安装常常在灌注桩施工的吊装过程中进行,具体是在钢筋笼下放时,光纤内穿于钢筋笼内,随主筋布设,并隔段固定,这种光纤安装方式与灌注桩施工交叉影响严重,大大增加了从灌注桩成孔到灌注混凝土的间隔时间,增加了桩孔坍塌的风险。另一方面,为了在施工完成后检测灌注桩的完整性,很多灌注桩中常常设置有声测管,声测管沿桩身通长布设,在检测完灌注桩完整性后需要注浆回填,可见,声测管是进行灌注桩光纤植入的通道,在灌注桩完整性检测完成后进行光纤的植入不仅增加了声测管的利用率,而且避免了与灌注桩施工的交叉影响。因此,现如今需要一种灌注桩内力测试用光纤的植入装置相当有必要,获取灌注桩的应变,便于后续灌注桩内力的分析。
技术实现思路
r>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灌注桩内力测试用光纤的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伸入声测管(11)内的光纤植入器和光纤(10),以及与所述光纤植入器和光纤(10)连接的缠绕机构,所述声测管(11)内设置有水泥浆;/n所述光纤植入器包括由上至下一体连接的光纤导向杆(1)、光纤回转段(2)和底部锤头(3),所述光纤回转段(2)的直径小于光纤导向杆(1)的直径,所述光纤导向杆(1)上开设有两个对称布设的导向槽(4),所述光纤导向杆(1)上端安装吊环(5);/n所述光纤(10)包括第一光纤部(10-1)、过渡部(10-3)和第二光纤部(10-2),所述过渡部(10-3)通过防水胶带固定在光纤回转段(2)外表面上,所述第一光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注桩内力测试用光纤的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伸入声测管(11)内的光纤植入器和光纤(10),以及与所述光纤植入器和光纤(10)连接的缠绕机构,所述声测管(11)内设置有水泥浆;
所述光纤植入器包括由上至下一体连接的光纤导向杆(1)、光纤回转段(2)和底部锤头(3),所述光纤回转段(2)的直径小于光纤导向杆(1)的直径,所述光纤导向杆(1)上开设有两个对称布设的导向槽(4),所述光纤导向杆(1)上端安装吊环(5);
所述光纤(10)包括第一光纤部(10-1)、过渡部(10-3)和第二光纤部(10-2),所述过渡部(10-3)通过防水胶带固定在光纤回转段(2)外表面上,所述第一光纤部(10-1)装入一个导向槽(4)内,所述第二光纤部(10-2)装入另一个导向槽(4)内;
所述缠绕机构包括钢丝绳卷线器(8)、第一光纤卷线器(13-1)和第二光纤卷线器(13-2),第一光纤部(10-1)的一端缠绕在第一光纤卷线器(13-1)上,第二光纤部(10-2)的一端缠绕在第二光纤卷线器(13-2)上,所述吊环(5)上安装钢丝绳(6),钢丝绳(6)的一端通过钢丝绳卡(7)固定于吊环(5)上,钢丝绳(6)的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龙于永堂郑建国刘争宏黄晓维
申请(专利权)人: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