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热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4384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热水设备,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端部具有端口,所述端口中设置有端盖组件,所述端盖组件包括:支撑件,其设置在所述端口内且与所述外壳固定,所述支撑件沿着所述外壳的内侧壁周向设置;端盖,其具有向下凹陷的凹陷部和自所述凹陷部的上端沿向外翻折的翻边部,所述翻边部的外侧端沿向下翻折形成挡边,所述端盖支撑在所述支撑件或者外壳上;维修盖,其套设在所述端盖外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制热水设备,通过将端盖的翻边部的外侧端沿向下翻折形成挡边,维修盖套设在端盖外部,进水需要从维修盖和挡边之间的缝隙向上走才能进入外壳中,挡边具有一定的高度,给水流增加了一定的行程和阻力,从而实现了端盖的防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热水设备
本技术属于制热水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制热水设备的使用环境很多情况下是潮湿环境,如洗浴产生的水蒸汽会在制热水设备的外表面凝结成水珠,或者放置在阳台的热泵热水器,在雨天环境时可能表面会淋上雨水。而外壳内设置有控制板等电器件,若水进入外壳内侧,容易导致腐蚀和漏电等问题。现有的端盖结构多为钣金结构,其直接扣到外壳上,端盖上面设置维修盖,端盖的防水效果较差,维修盖需要旋转实现与端盖的锁定或者解除锁定,若维修盖和端盖之间留有旋转余量空间,两者的间隙容易进水。若为了防水,将两者之间密封,将导致维修盖很难转动,导致拆、装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制热水设备的外壳的端盖防水效果差,存在容易进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制热水设备,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制热水设备,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端部具有端口,所述端口中设置有端盖组件,所述端盖组件包括:支撑件,其设置在所述端口内且与所述外壳固定,所述支撑件沿着所述外壳的内侧壁周向设置;端盖,其具有向下凹陷的凹陷部和自所述凹陷部的上端沿向外翻折的翻边部,所述翻边部的外侧端沿向下翻折形成挡边,所述端盖支撑在所述支撑件或者外壳上;维修盖,其套设在所述端盖外部。进一步的,所述翻边部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卡槽,该若干个卡槽沿圆周方向布设,所述维修盖的下表面形成有若干个卡爪,所述卡爪与所述卡槽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卡爪插入至所述卡槽中,通过旋转所述维修盖将其与所述端盖锁定,或者解除锁定。进一步的,所述挡边的外侧形成有凸出的第一支撑台阶,所述第一支撑台阶沿周向环绕所述挡边一周,所述维修盖的下端部支撑在所述第一支撑台阶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台阶的外侧端沿向下翻折形成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的内表面与所述外壳的外表面相贴合。进一步的,所述维修盖包括顶盖和形成在所述顶盖一周的侧边,所述侧边的下端部支撑在所述第一支撑台阶上。进一步的,所述挡边与所述侧边之间具有间隙。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端部外表面形成有第二支撑台阶,所述第二支撑台阶沿周向环绕所述外壳的外表面一周,所述挡边的下端部支撑在所述第二支撑台阶上。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上沿其周向形成有若干个支撑爪,所述外壳的端部开设有与所述支撑爪一一对应的缺口,所述支撑爪插入至与其对应的缺口内。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的上表面形成有至少一个定位凸柱,所述端盖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凸柱相配合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凸柱插入至所述定位孔中。进一步的,所述翻边部的上表面形成有外高内低的台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的制热水设备,通过将端盖的翻边部的外侧端沿向下翻折形成挡边,维修盖套设在端盖外部,进水需要从维修盖和挡边之间的缝隙向上走才能进入外壳中,挡边具有一定的高度,给水流增加了一定的行程和阻力,从而实现了端盖的防水。结合附图阅读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提出的制热水设备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分体图;图3是图2中端盖组件的分体图;图4是图3中支撑件的装配示意图;图5是图4的A部放大图;图6是图3中端盖的装配示意图;图7是图1中的B向剖视局部图;图8是图7的C部放大图;图9是图3中维修盖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中卡爪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横”、“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制热水设备从制热原理上分包括电加热、太阳能加热、热泵加热等,一些制热水设备(如电热水器)的装配位置与热水使用位置较近,使用热水产生的水蒸汽会在制热水设备的外表面凝结成水珠。或者一些制热水设备(如热泵热水器)放置在阳台或者户外,在雨天环境时可能表面会淋上雨水。这些均存在水进入外壳内部腐蚀内部电路的风险。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制热水设备,如图1、图2所示,包括外壳1,外壳1的端部具有端口2,对于筒状外壳而言,其端口2位于筒状外壳的端部,端口可以是指外壳1的其中一端的端口,也可以是两端的端口。端口2中设置有端盖组件3,端盖组件3用于将端口2封堵,将外壳1的内部与外部隔离。如图3所示,端盖组件3包括支撑件31、端盖32以及维修盖33。支撑件31设置在端口2内且与外壳1固定,如图4所示,支撑件31沿着外壳1的内侧壁周向设置,支撑件31可以是闭合的结构,也可以是非闭合的结构,如采用多个非连接的支撑模块实现。内胆(图中未示出)装配在外壳1围成的内胆腔中,其需要连接进出水管或者电控加热元件等,因此,支撑件31不能将端口2完全封闭,其中部必须开有与外壳1内部的胆腔连通的口。如图6所示,端盖32具有向下凹陷的凹陷部321和自凹陷部321的上端沿向外翻折的翻边部322,翻边部322的外侧端沿向下翻折形成挡边323,端盖32支撑在支撑件31或者外壳1上,端盖32的凹陷部321上开设有通孔324,通孔324与外壳1内部的胆腔连通;凹陷部321形成一定的容纳空间,通孔324处可用于装配电加热管或者其他器件,电控器件(图中未示出)装配在凹陷部321中。如图3所示,维修盖33套设在端盖32外部,由端盖32或者外壳1支撑。维修盖33可以将端口2完全封闭。本实施例的制热水设备,如图1、图7、图8所示,通过将端盖32的翻边部的外侧端沿向下翻折形成挡边323,维修盖33套设在端盖32的外部,进水需要从维修盖33和挡边323之间的缝隙向上走,且走完挡边323的高度后才能进入外壳1中,挡边323具有一定的高度,给水流增加了一定的行程和阻力,从而进水很难进入外壳1内部,实现了端盖组件的防水。由于端盖32的凹陷部321中装配有电控器件,为了方便对电控器件进行维修检查,需要维修盖33可拆卸装配,其可以与端盖32可拆卸固定连接,也可与外壳1可拆卸固定连接。固定方式可以采用螺钉固定或者卡接固定等。为了减少维修盖33表面开孔影响美观,以及防止开孔会增加进水的风险,以及螺钉容易生锈,本实施例中优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热水设备,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端部具有端口,所述端口中设置有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组件包括:/n支撑件,其设置在所述端口内且与所述外壳固定,所述支撑件沿着所述外壳的内侧壁周向设置;/n端盖,其具有向下凹陷的凹陷部和自所述凹陷部的上端沿向外翻折的翻边部,所述翻边部的外侧端沿向下翻折形成挡边,所述端盖支撑在所述支撑件或者外壳上;/n维修盖,其套设在所述端盖外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热水设备,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端部具有端口,所述端口中设置有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组件包括:
支撑件,其设置在所述端口内且与所述外壳固定,所述支撑件沿着所述外壳的内侧壁周向设置;
端盖,其具有向下凹陷的凹陷部和自所述凹陷部的上端沿向外翻折的翻边部,所述翻边部的外侧端沿向下翻折形成挡边,所述端盖支撑在所述支撑件或者外壳上;
维修盖,其套设在所述端盖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热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部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卡槽,该若干个卡槽沿圆周方向布设,所述维修盖的下表面形成有若干个卡爪,所述卡爪与所述卡槽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卡爪插入至所述卡槽中,通过旋转所述维修盖将其与所述端盖锁定,或者解除锁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热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挡边的外侧形成有凸出的第一支撑台阶,所述第一支撑台阶沿周向环绕所述挡边一周,所述维修盖的下端部支撑在所述第一支撑台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热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台阶的外侧端沿向下翻折形成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的内表面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磊李文东魏爱国赵润鹏康乐季善阁李羲龙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新能源电器有限公司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