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心玟专利>正文

一种分体式热水循环系统用防护外壳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20553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体式热水循环系统用防护外壳,包括安装片、外壳主体、内壳主体和保温加强结构,所述外壳主体的一端设置有内壳主体,且内壳主体与外壳主体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外壳主体和内壳主体的一端设置有滑轨槽,且滑轨槽内部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之间设置有盖板,且盖板的一端设置有观察窗,所述外壳主体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安装片,且安装片上固定连接有安装螺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通过在外壳主体与内壳主体之间形成的空腔内部设置保温棉,在热水循环的过程中,保温棉在壳体内部起到了减缓热量散失的功能,加强杆均贯穿于保温棉的内部,使工作时整体也不易变形,可以更加有效的保温,延长保温时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体式热水循环系统用防护外壳
本技术涉及防护外壳
,具体为一种分体式热水循环系统用防护外壳。
技术介绍
分体式热水循环系统用防护外壳是一种保护内部结构的外壳,具有一定的强度与硬度,不易发生弯曲变形,起到保护内部结构不受到损坏以及外界干扰的作用。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传统的分体式热水循环系统用防护外壳保温效果不佳,无法对内部工作水流进行保温隔热的处理;(2)传统的分体式热水循环系统用防护外壳不便于拆卸维修,在拆卸的过程中不仅耗费时间且不方便;(3)传统的分体式热水循环系统用防护外壳无法处理因温度过高导致的着火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式热水循环系统用防护外壳,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不能保温、不便于维修和使用时具有安全隐患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体式热水循环系统用防护外壳,包括安装片、外壳主体、内壳主体和保温加强结构,所述外壳主体的一端设置有内壳主体,且内壳主体与外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体式热水循环系统用防护外壳,包括安装片(1)、外壳主体(201)、内壳主体(202)和保温加强结构(8),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主体(201)的一端设置有内壳主体(202),且内壳主体(202)与外壳主体(201)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螺栓(203),所述外壳主体(201)和内壳主体(202)的一端设置有滑轨槽(302),且滑轨槽(302)内部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安装槽(301),所述安装槽(301)之间设置有盖板(6),且盖板(6)的一端设置有观察窗(4),所述外壳主体(201)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安装片(1),且安装片(1)上固定连接有安装螺栓(5),所述外壳主体(201)与内壳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热水循环系统用防护外壳,包括安装片(1)、外壳主体(201)、内壳主体(202)和保温加强结构(8),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主体(201)的一端设置有内壳主体(202),且内壳主体(202)与外壳主体(201)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螺栓(203),所述外壳主体(201)和内壳主体(202)的一端设置有滑轨槽(302),且滑轨槽(302)内部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安装槽(301),所述安装槽(301)之间设置有盖板(6),且盖板(6)的一端设置有观察窗(4),所述外壳主体(201)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安装片(1),且安装片(1)上固定连接有安装螺栓(5),所述外壳主体(201)与内壳主体(202)之间形成空腔(7),且空腔(7)的内部设置有保温加强结构(8),所述内壳主体(202)一端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防火结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热水循环系统用防护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加强结构(8)的内部依次设置有保温棉(801)、卡槽(802)、加强杆(803)和卡块(804),卡槽(802)均匀固定在空腔(7)内部的两端,卡槽(802)之间均设置有加强杆(803),且加强杆(803)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卡块(804),保温棉(801)设置在空腔(7)的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秋红
申请(专利权)人:陈心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