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综合管廊通风除雾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24374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管廊通风除雾技术领域中一种综合管廊通风除雾系统,包括管廊本体、通风除雾器和通外管等,通风除雾器对管廊本体内起到通风除雾的作用,当维护人员需要进入管廊本体内前,可开启通风除雾系统,使工作环境佳,第一空气压缩机工作,将外部空气沿通外管导入至多个换热管内,外部空气在换热管内通过后排出至管廊本体外部,同时第二空气压缩机工作,可将管廊本体内的空气沿导通管抽至换热罐体内,使相对较热的空气在换热罐体和管廊本体之间不断循环,对换热管内的外部空气进行预热处理,间隔一定时间后,经预热的空气沿换热管进入到管廊本体内,对管廊本体内起到通风除雾的作用,间隔一定时间,维护人员进入即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综合管廊通风除雾系统
本技术涉及管廊通风除雾
,具体领域为一种综合管廊通风除雾系统。
技术介绍
管廊,即管道的走廊,化工及其相关类工厂中很多管道被集中在一起,沿着装置或厂房外布置,一般是在空中,用支架撑起,形成和走廊类似的形状,一般大型装置管道集中敷设的主要场所由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立柱、横梁以及桁架所构成,按类型可分为单层或多层,可通行或不可通行等。综合管廊属于地下封闭构筑物,空气不流通,每当维护人员去综合管廊巡视之前,都会开启排风设备,将综合管廊通风后进入,但通风后的综合管廊,因外部冷空气的进入且其内部湿度较大而导致结露现象严重,内部能见度低,不利于维护人员巡视,为此提出一种综合管廊通风除雾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综合管廊通风除雾系统,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综合管廊通风除雾系统,管廊本体,所述管廊本体的上壁上设置有通风除雾器,所述通风除雾器包括换热罐体,所述换热罐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下端与所述管廊本体的上壁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综合管廊通风除雾系统,管廊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廊本体(1)的上壁上设置有通风除雾器(2),所述通风除雾器(2)包括换热罐体(201),所述换热罐体(20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架(202),所述支架(202)的下端与所述管廊本体(1)的上壁固定连接,所述换热罐体(201)的两端口处固定连接有封闭板(203),两个所述封闭板(203)之间均匀固定贯穿有换热管(204),所述封闭板(203)上设置有连接外壳(205),所述连接外壳(205)与所述封闭板(203)组成连通室,所述换热管(204)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所述连通室相连通,一侧的所述连接外壳(205)上连通设置有通外管(3)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综合管廊通风除雾系统,管廊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廊本体(1)的上壁上设置有通风除雾器(2),所述通风除雾器(2)包括换热罐体(201),所述换热罐体(20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架(202),所述支架(202)的下端与所述管廊本体(1)的上壁固定连接,所述换热罐体(201)的两端口处固定连接有封闭板(203),两个所述封闭板(203)之间均匀固定贯穿有换热管(204),所述封闭板(203)上设置有连接外壳(205),所述连接外壳(205)与所述封闭板(203)组成连通室,所述换热管(204)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所述连通室相连通,一侧的所述连接外壳(205)上连通设置有通外管(3)的一端,所述通外管(3)的另一端通向所述管廊本体(1)的外部,所述通外管(3)上安装有第一空气压缩机(4),另一侧的所述连接外壳(205)上连通设置有三通管(5)的一端,所述三通管(5)的另两端分别与所述管廊本体(1)的外部和所述管廊本体(1)的上壁相连通,所述三通管(5)上且与所述管廊本体(1)的外部和所述管廊本体(1)的上壁相连通的管路上分别安装有第一电控阀门(6)和第二电控阀门(7),所述换热罐体(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闵云石小兵杜菲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进贤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