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密封减震装置及无叶风扇
本技术涉及无叶风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密封减震装置及无叶风扇。
技术介绍
对于无叶风扇,风量及风速是衡量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叶轮组件和与其导叶相连接的零件之间的密封性是影响整机效能及相关产品指数的重要性能。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密封减震装置及无叶风扇,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封减震装置,其包括:通过设置用于产生高速空气流的气流发生机构;将所述高速空气流分散疏通的分流机构;以及过滤机构,其使进入所述无叶风扇的空气保持干净,通过在气流发生机构与分流机构之间的外侧和内侧设置有呈环状的密封组件来提高整机内部密封性,减少效能损失;防止震动传导,降低整机噪音并提高用户体验。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上述目的和其他优点,提供了一种密封减震装置,包括:气流发生机构,其用于产生高速空气流;分流机构,其将所述高速空气流分散疏通;密封组件,呈环状;以及过滤机构,其内部中空,形成一容纳空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密封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气流发生机构(10),其用于产生高速空气流;/n分流机构(20),其将所述高速空气流分散疏通;/n密封组件(30),呈环状;以及/n过滤机构(40),其内部中空,形成一容纳空间;/n其中,所述过滤机构(40)包裹所述气流发生机构(10),所述气流发生机构(10)、所述分流机构(20)和所述密封组件(30)同轴设置,所述密封组件(30)设于所述气流发生机构(10)和所述分流机构(20)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封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气流发生机构(10),其用于产生高速空气流;
分流机构(20),其将所述高速空气流分散疏通;
密封组件(30),呈环状;以及
过滤机构(40),其内部中空,形成一容纳空间;
其中,所述过滤机构(40)包裹所述气流发生机构(10),所述气流发生机构(10)、所述分流机构(20)和所述密封组件(30)同轴设置,所述密封组件(30)设于所述气流发生机构(10)和所述分流机构(20)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发生机构(10)包括:
动力室(110),其内设有叶轮驱动器(111);
引流管(120),其内部中空并且上下两端均敞开以分别形成上敞口与下敞口;
叶轮(130),其同轴设置于所述动力室(110)的下方;
其中,所述动力室(110)与所述叶轮(130)设置于所述引流管(120)内形成一环形引流腔(121),所述叶轮(130)与所述叶轮驱动器(111)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引流腔(121)内设有至少两片第一导流叶片(12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分流机构(20)包括:
第一弯曲构件(210),其内部中空;
第二弯曲构件(220),其内部凹陷并同轴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弯曲构件(210)上;
其中,所述第一弯曲构件(210)与所述第二弯曲构件(220)侧壁上端各间隔设有至少两个U形缺口以形成至少两个分流口;
所述第一弯曲构件(210)的U形缺口与所述第二弯曲构件(220)的弯曲构件的U形缺口位置相对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封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弯曲构件(210)的外周下侧向下延伸形成一外围裙部(211);
其中,所述外围裙部(211)与所述第一弯曲构件(210)的下部边缘设有间隙形成一卡沟(212),所述外围裙部(211)的外侧间隔设置呈圆周阵列排布的卡槽(2111)。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封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弯曲构件(220)的侧壁上部设有呈阵列排布的网孔;
所述第二弯曲构件(220)的底面间隔设有通孔(223),所述通孔(223)内设有一缓冲组件(224);
所述第二弯曲构件(220)的底面边缘设有一凹槽(221)。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封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曲构件(2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浩,
申请(专利权)人:追觅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