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轩专利>正文

一种油田单井信息采集监控立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4193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田单井信息采集监控立杆,包括立杆主体,所述立杆主体的底端活动接触有固定基座,所述固定基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套,且固定套活动套设在立杆主体上,固定套螺纹紧固在立杆主体上,固定套上固定套设有两个环形气囊,且两个环形气囊上固定套设有同一个防护套,防护套的底部呈矩形嵌套有四个滚珠,滚珠与固定基座的顶部滚动接触,固定套四侧底部均焊接有梯形加固块,且梯形加固块的底部与固定基座的顶部相焊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具备对立杆主体缓冲保护的功能,且在受到碰撞时能够自动报警提醒人员停止操作或进行制止,能够有效降低损坏风险,便于将固定套与立杆主体进行固定安装和拆分,有利于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田单井信息采集监控立杆
本技术涉及信息采集监控立杆
,尤其涉及一种油田单井信息采集监控立杆。
技术介绍
井场作为石化企业中的重要生产单位,其数据采集、生产安全、物料传输等生产环节的正常运转对石油炼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授权公告号CN205172553U公开了一种油田单井信息采集监控立杆,涉及油井数据采集以及井场监控
,该油田单井信息采集监控立杆一方面可完成对井场内各类数据的采集(例如:图像、压力、液流量等),另一方面可以对井场实时工况进行监控,保证井场生产安全;包括:底部设置有基座的固定杆,套接在固定杆上的立杆;立杆顶端设置有无线网管,立杆中部设置有数据采集通讯箱,数据采集通讯箱中安装有远程终端控制单元,远程终端控制单元与无线网管通过数据传输线相连接。上述专利公开的一种油田单井信息采集监控立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其不具备对立杆缓冲保护和受撞击报警的功能,使用中被其他移动设备误碰撞损坏或倾倒的风险较大,(如使用时,人员操作移动设备时误碰撞到立杆时,若不具备缓冲缓解冲击力的功能,容易造成立杆和移动设备均受损严重,此时需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田单井信息采集监控立杆,包括立杆主体(1),所述立杆主体(1)的底端活动接触有固定基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基座(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套(3),且固定套(3)活动套设在立杆主体(1)上,固定套(3)螺纹紧固在立杆主体(1)上,固定套(3)上固定套设有两个环形气囊(4),且两个环形气囊(4)上固定套设有同一个防护套(5),防护套(5)的底部呈矩形嵌套有四个滚珠(6),滚珠(6)与固定基座(2)的顶部滚动接触,固定套(3)四侧底部均焊接有梯形加固块(16),且梯形加固块(16)的底部与固定基座(2)的顶部相焊接,防护套(5)的内侧绝缘固定有第一铜环(8),且第一铜环(8)位于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田单井信息采集监控立杆,包括立杆主体(1),所述立杆主体(1)的底端活动接触有固定基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基座(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套(3),且固定套(3)活动套设在立杆主体(1)上,固定套(3)螺纹紧固在立杆主体(1)上,固定套(3)上固定套设有两个环形气囊(4),且两个环形气囊(4)上固定套设有同一个防护套(5),防护套(5)的底部呈矩形嵌套有四个滚珠(6),滚珠(6)与固定基座(2)的顶部滚动接触,固定套(3)四侧底部均焊接有梯形加固块(16),且梯形加固块(16)的底部与固定基座(2)的顶部相焊接,防护套(5)的内侧绝缘固定有第一铜环(8),且第一铜环(8)位于两个环形气囊(4)之间,固定套(3)的外侧绝缘固定有第二铜环(7),且第二铜环(7)位于第一铜环(8)内,所述防护套(5)的一侧螺纹固定有T形块(9),且T形块(9)的一侧延伸至防护套(5)内并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蓄电池(10),且蓄电池(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高音报警喇叭(11),蓄电池(10)的负极通过软导线与第一铜环(8)电性连接,蓄电池(10)的正极通过软导线与高音报警喇叭(11)电性连接,高音报警喇叭(11)通过软导线与第二铜环(7)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田单井信息采集监控立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主体(1)的一侧开设有螺纹槽(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轩彭祺楷冯立高超薛万霆
申请(专利权)人:王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