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控锁体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4163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控锁体,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上的锁轴和卡销,锁轴上设置有配合部,卡销包括与所述配合部配合的端部;驱动组件,包括控制器、驱动装置和开关机构,控制器与驱动装置连接,驱动装置与开关机构连接;驱动组件被配置为:控制器响应开锁的操作,控制驱动装置运动以带动开关机构,使卡销和锁轴分离;控制器响应关锁的操作,在卡销和锁轴完成配合后,控制驱动装置运动,使开关机构抵靠在卡销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控锁体在机械部分完全锁止后,驱动装置驱动开关机构并使其抵靠在第二部分,才完成关锁动作,因此不会出现假锁现象。在关锁状态下,开关机构抵靠在第二部分,能有效抵抗外界震动导致开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控锁体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智能锁
,尤其涉及一种电控锁体及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地兴起了大量的共享单车、共享助力车,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目前,共享助力车使用的手动按压式电子锁,需要通过手动按压开关进行关锁,按压开关有个行程,在行程终点的±0.5mm内都可能使开关压合。为了保证每把锁的开关都能按压到位,在设计时,一般会将该范围设置为-0.5mm。此种设计存在如下缺点:有些锁在关锁行程终点的-0.5mm~0.5mm之间时,开关就会被触发,而此时机械锁部分还没有真正上锁,但是开关已经被压合,系统就会误以为机械锁部分已经完成上锁,从而造成假锁现象。在假锁状态下,电子锁没有真正上锁,导致电池容易被盗。此外,现有技术的电子锁,没有引入保险机制,在外力作用下,会导致锁被震开,导致锁被打开,从而也容易使得电池被盗。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电控锁体,该电控锁体结构可靠,关锁、开锁的判断逻辑简单,在没有真正上锁时,不会出现误报关锁的情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控锁体,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板;/n锁轴,设置在所述底板上;/n卡销,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卡销被配置为能够与所述锁轴配合;/n驱动组件,包括控制器、驱动装置和开关机构,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开关机构连接;所述驱动组件被配置为:所述控制器响应开锁的操作,控制所述驱动装置以带动所述开关机构运动,使所述卡销和所述锁轴分离;以及所述控制器响应关锁的操作,在所述卡销和所述锁轴完成配合后,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装置以带动所述开关机构运动,使所述开关机构抵靠在所述卡销上,防止所述卡销和所述锁轴分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控锁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
锁轴,设置在所述底板上;
卡销,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卡销被配置为能够与所述锁轴配合;
驱动组件,包括控制器、驱动装置和开关机构,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开关机构连接;所述驱动组件被配置为:所述控制器响应开锁的操作,控制所述驱动装置以带动所述开关机构运动,使所述卡销和所述锁轴分离;以及所述控制器响应关锁的操作,在所述卡销和所述锁轴完成配合后,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装置以带动所述开关机构运动,使所述开关机构抵靠在所述卡销上,防止所述卡销和所述锁轴分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销朝向所述锁轴的一端设置有端部,所述锁轴上设置有与所述端部配合的配合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机构包括推杆,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推杆的一端连接;在关锁状态下,所述推杆的另一端抵靠在所述卡销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控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机构包括凸轮,所述凸轮与所述推杆同轴并形成双层结构,所述驱动装置被配置为能够驱动所述凸轮转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控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销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所述推杆位于所述第一突出部和所述第二突出部之间;在所述关锁状态下,所述推杆抵靠在所述第一突出部上;在所述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磊徐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钧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