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围墙砌块及围墙。所述预制围墙砌块包括由至少两块横板和至少两块竖板围成的筒体,以及垂直于筒体中心线设置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外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横板和竖板内壁固定相连;所述筒体为混凝土一体化预制而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解决了轻质围墙耐久性问题的同时,也解决了实体砌筑围墙建筑成本高,不能重复周转利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围墙砌块及围墙
本技术涉及一种预制围墙砌块及围墙,属于PC住宅工业化领域(建筑)。
技术介绍
建筑围墙一般分为临时性围墙和永久性围墙,其中永久性围墙多以铁艺栏杆为主,临时性围墙分为轻质围挡和实体围墙两种。轻质围墙有铁皮、夹芯板等样式,安装便捷成本较低,但周转性较差,容易破损且抗风效果一般。实体围墙多为砖砌体围墙,砌筑完成后还需进行抹灰处理,建筑成本高,且后期拆除产生大量建筑垃圾,不利于环保。中国专利申请CN109869044A公开了一种模块化拆装围墙,其包括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之间固定连接若干拼接在一起的正多边形墙板,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两端通过固定圆管固接在两个预制柱之间,两个预制柱两侧自上到下依次对称设置有若干卡槽,墙板通过卡槽与预制柱相互拼接,预制柱顶端固定连接有预制柱帽,墙板为任意相邻边可相互嵌套的正六边形结构。该围墙通过模块化的设计,将正多边形墙板拼接到预制柱上,然后通过上下固定件进行加固固定,减少施工过程的繁琐,同时,减少运输占用空间,随时使用以及随时拆卸,保证各工件的重复使用,降低使用成本,提高利用率。但该专利结构较复杂,是现场使用过程时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预制围墙砌块及围墙,该预制围墙砌块按砌筑的方式完成围墙施工,在解决了轻质围墙耐久性问题的同时,也解决了实体砌筑围墙建筑成本高,不能重复周转利用的问题,不产生建筑垃圾,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制围墙砌块,其结构特点是,包括由至少两块横板和至少两块竖板围成的筒体,以及垂直于筒体中心线设置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外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横板和竖板内壁固定相连;所述筒体为混凝土一体化预制而成。本技术围墙使用一种多边形预制围墙砌块砌筑而成,预制围墙砌块由多边形侧壁(横板和竖板)和支撑件组成,横板和竖板和支撑件的厚度可根据单体重量进行控制,按轻量化设计,通过预留连接通孔,方便后续砌筑时通过连接件进行安装或砌筑。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还可以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优化,以下为优化后形成的技术方案: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筒体由第一横板、第一竖板、第二横板和第二竖板依次连接而成。这样,整个筒体整体上呈矩形。优选地,所述支撑件为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外端面分别于对应的横板和竖板内壁固定相连。支撑板结构稳定性最好,且方便实现围墙遮蔽。为了降低制造成本,所述筒体和支撑板为混凝土一体化预制而成。这样筒体和支撑板为整体预制单元,制造成本更低。为了提高围墙砌块的结构强度,所述支撑板有两块,两块支撑板之间形成间隙;两块支撑板与所述横板和竖板内壁之间围成空腔。为了进一步提高围墙砌块的结构强度,两块支撑板设置在筒体的两个端部。为了便于制造和拆卸,相邻的横板和竖板之间通过一块过渡板相连。为了方便将相邻(上下或左右)两块砌块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在一起,每块横板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竖向通孔,每块竖板开设有至少一个横向通孔。为了提高同一排相邻两个砌块的连接可靠性,每块竖板开设有两个横向通孔。基于同一个专利技术构思,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围墙,其包括多个所述的预制围墙砌块;各预制围墙砌块自下而上分为多排,每一排由多个预制围墙砌块拼接而成;上下相邻两排的预制围墙砌块错位布置,使得位于上面的一块预制围墙砌块固定在下面两块预制围墙砌块之上。这样,通过搭接形式,保证围墙的稳固性。这种方案中,可以直接通过砂浆层来实现相邻砌块的连接。为了更加方便地进行砌块安装和拆卸,各预制围墙砌块的每块横板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竖向通孔,每块竖板开设有至少一个横向通孔;上面的一块预制围墙砌块通过穿过所述竖向通孔的连接件与位于下面两块预制围墙砌块固定相连;同一排相邻两块预制围墙砌块之间通过穿过所述横向通孔的连接件固定相连。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为插销或螺栓。插销或螺栓可以方便砌块的安装和拆卸。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预制围墙砌块按砌筑的方式完成围墙施工,还可以通过螺栓和插销实现预制围墙砌块的固定连接。本技术在解决轻质围墙耐久性问题的同时,也解决了实体砌筑围墙建筑成本高,不能重复周转利用的问题,不产生建筑垃圾,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本技术的预制围墙砌块采用标准化设计和生产,自身强度高,可重复周转使用,大量减少建筑垃圾。连接块也采用标准化设计,配合砌筑模块使用,在满足围墙强度的同时,大大提高了砌筑效率。另外,标准化装配模块可以采用个性化设计和组合,产生不同的外墙效果和风格。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围墙砌块的实施例结构原理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前视图;图4是图1中左视图;图5是图1中过筒体中心线的截面示意图(单支撑板);图6是图1中过筒体中心线的截面示意图(双支撑板);图7是本技术一种围墙的整体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围墙的局部放大连接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另一种围墙的整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一种预制围墙砌块,如图1-6所示,包括由两块横板11和两块竖板12围成的筒体,以及垂直于筒体中心线设置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外端与对应的侧板内壁固定相连;所述筒体为混凝土一体化预制而成。一种较好的方案是,在每块横板11上开设有两个竖向通孔13,每块竖板12开设有一个或两个横向通孔14。对于这种开通孔的方案,可以通过连接件(插销或螺栓)穿过相应的通孔来实现砌块之间的可拆卸固定连接。对于不开通孔的方案,可以直接通过砂浆来实现砌块之间固定连接。对于某些情况而言,支撑件可以是钢筋或钢板,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最好是支撑板2,如图1和5,6所示,所述支撑板的外端面分别于对应的侧板内壁固定相连。这样,为了预制方便,降低成本,所述筒体和支撑板2为混凝土一体化预制而成。一般而言,如图5所示,支撑板2有一块,对于某些需要特别加强结构强度的,所述支撑板2可以设有两块,两块支撑板2之间形成间隙,两块支撑板与所述筒体内壁之间围成空腔。最好地,如图6所示,两块支撑板设置在筒体的两个端部。如图1所示,所述筒体由第一横板、第一竖板、第二横板和第二竖板依次连接而成,这样整个围墙砌块成四角形结构。为了方便制造,相邻的横板11和竖板12之间通过一块过渡板15相连。过渡板15一般户倒圆角的弧形板。过渡板15最好和横板、竖板以及支撑板一体化预制,这样制造成本更低。一种围墙,如图9所示,包括多个预制围墙砌块1;各预制围墙砌块1自下而上分为多排,每一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围墙砌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至少两块横板(11)和至少两块竖板(12)围成的筒体,以及垂直于筒体中心线设置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外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横板(11)和竖板(12)内壁固定相连;/n所述筒体为混凝土一体化预制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围墙砌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至少两块横板(11)和至少两块竖板(12)围成的筒体,以及垂直于筒体中心线设置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外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横板(11)和竖板(12)内壁固定相连;
所述筒体为混凝土一体化预制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围墙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由第一横板、第一竖板、第二横板和第二竖板依次连接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围墙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外端面分别于对应的横板和竖板内壁固定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围墙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和支撑板为混凝土一体化预制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围墙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有两块,两块支撑板之间形成间隙;两块支撑板与所述横板和竖板之间围成空腔。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预制围墙砌块,其特征在于,每块横板(11)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竖向通孔(13),每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正元,
申请(专利权)人:三能集成房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