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红外打击及能量循环利用保护罩
本技术涉及一种抗红外打击及能量循环利用保护罩,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热超导膜收集分散热源的自发电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目前红外探测、红外成像技术的日臻成熟,其可以探测的距离越来越远,因而成为了探测各种武器装备的重要手段之一。相应的,红外隐身技术就成为了军事上的研究热点,以便能有效控制武器装备的红外特征信号,以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突防能力及作战能力。而从斯蒂芬-波耳兹曼定律——物体的红外辐射能量与发射率、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因而温度控制成为了红外隐身技术的有效手段。人体代谢产生的能量一部分用于维持人体正常机能热环境,另一部分需要通过身体表面向环境散热。在高寒地区由于环境温度较低而使散热速率增加,容易成为红外侦测技术的首要目标对象。体表散热的能源品位低、热流密度小,传统的铝、铜金属导热材料无法满足低品位热源的有效汇聚,而现有的高级碳材料存在成本过高的问题;故此研制低成本的高性能热超导膜、设计人体能量回收热控制系统,利用余热发电,满足高寒极端条件野外作战时降低红外响应、提高生存能力和持续作战的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红外打击及能量循环利用保护罩,包括防水保温层、热超导膜、热电转换系统、电能储备装置、控制模块、粘黏剂层、导线和保护罩骨架;防水保温层通过粘黏剂层与热超导膜连接在一起形成保护罩的罩体;防水保温层在粘黏剂层外层,热超导膜在粘黏剂层内层;罩体通过多根保护罩骨架支撑,形成空腔结构,空腔结构与底部封闭连接,形成密闭体;其特征在于,热超导膜为多个,多个热超导膜均匀布置在粘黏剂层内层,多个热超导膜分别与至少一个热电转换系统的热电转换系统热端连接;热电转换系统冷端与外界环境相连;电能储备装置的两端分别通过导线与热电转换系统连接,其中一端的连接线路上设有控制模块;热电转换系统为TE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红外打击及能量循环利用保护罩,包括防水保温层、热超导膜、热电转换系统、电能储备装置、控制模块、粘黏剂层、导线和保护罩骨架;防水保温层通过粘黏剂层与热超导膜连接在一起形成保护罩的罩体;防水保温层在粘黏剂层外层,热超导膜在粘黏剂层内层;罩体通过多根保护罩骨架支撑,形成空腔结构,空腔结构与底部封闭连接,形成密闭体;其特征在于,热超导膜为多个,多个热超导膜均匀布置在粘黏剂层内层,多个热超导膜分别与至少一个热电转换系统的热电转换系统热端连接;热电转换系统冷端与外界环境相连;电能储备装置的两端分别通过导线与热电转换系统连接,其中一端的连接线路上设有控制模块;热电转换系统为TE-Power-Plus轻量化可折叠柔性热电转换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红外打击及能量循环利用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罩体通过多条防风绳和地钉固定;多条防风绳的一端连接在罩体的不同位置上,另一端都连接地钉,地钉固定在地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红外打击及能量循环利用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罩骨架为4根,防风绳和地钉都选用8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红外打击及能量循环利用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个热超导膜为长方形结构;单个热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静,李文君,刘家良,关国强,赖锦锋,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