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住宅小区雨污立管改造系统
本技术属于雨污分流
,涉及一种住宅小区雨污立管改造系统。
技术介绍
城市住宅小区雨污混接是造成河道、湖泊污染的源头。由于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的滞后,现状排水立管混流主要是由于建筑屋面雨水立管混入后期居民私自接入的厨房或洗衣间生活废水,经由该立管合流排出至市政雨水系统或排入河道,加重了管网负荷和河道污染。现有的小区立管改造方法为将整栋楼的立管全部接入污水管网,重新建设一条新的雨水管网。现有的方案对原有立管利用率低,造成资源浪费、建设成本增高、水流量较大污水处理较为困难等问题。因此,亟需设计一种住宅小区雨污立管改造系统,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部分技术问题,提供的一种住宅小区雨污立管改造系统,其结构合理,在住宅小区原有雨污混流立管的基础上实施改造,提高了原来立管的利用率,实现了雨污分离,同时加强污水立管挥发气味的控制,有效防止污水管路的异物散发,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住宅小区雨污立管改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屋面的雨水斗连接的雨水立管,所述雨水立管的上端斜接有第一分支雨水立管,雨水立管与第一分支雨水立管的连接处的下部设置有封堵盲板,所述封堵盲板以下的雨水立管为污水立管;所述污水立管的上部设置由通气管及通气帽组成的通气装置,所述通气管通入屋面以外,所述通气帽设置在通气管的顶端;所述第一分支雨水立管的末端连接有第二分支雨水立管,所述第二分支雨水立管的末端连接有雨水排放管,所述雨水排放管与雨水管网连接;所述污水立管的下部设置有存水弯,所述存水弯与连接管连接,所述连接管与污水排放管连接,所述污水排放管与污水管网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住宅小区雨污立管改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屋面的雨水斗连接的雨水立管,所述雨水立管的上端斜接有第一分支雨水立管,雨水立管与第一分支雨水立管的连接处的下部设置有封堵盲板,所述封堵盲板以下的雨水立管为污水立管;所述污水立管的上部设置由通气管及通气帽组成的通气装置,所述通气管通入屋面以外,所述通气帽设置在通气管的顶端;所述第一分支雨水立管的末端连接有第二分支雨水立管,所述第二分支雨水立管的末端连接有雨水排放管,所述雨水排放管与雨水管网连接;所述污水立管的下部设置有存水弯,所述存水弯与连接管连接,所述连接管与污水排放管连接,所述污水排放管与污水管网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住宅小区雨污立管改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支雨水立管上设置有第一检查口,其设置在地面以上且距地面的间距为1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住宅小区雨污立管改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水弯设置在地面以上,所述污水立管上设置有第二检查口,其位于存水弯上侧,所述第二检查口距地面的间距为3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住宅小区雨污立管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锦林,董清崇,宫经成,曹瑞良,黄超,席鹏,唐正风,尤旺龙,陈蕃鸿,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一局华江建设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