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降水过滤管盖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4052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坑降水过滤管盖板,包括集水坑止水盖板以及连接集水坑止水盖板的降水管,降水管连通集水坑止水盖板的下部设有过滤孔管,过滤孔管深入集水坑的碎石中,且过滤孔管外周套设有过滤网;集水坑止水盖板铺设在集水坑上口并盖住集水坑,集水坑止水盖板和降水管的外侧连接处铺设有底板防水层,底板防水层与集水坑止水盖板之间铺设有防水附加层,底板防水层上端且在降水管上连接有止水钢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电梯基坑、集水坑水位降至坑底以下500mm,使坑底垫层表面干燥无明水,顺利展开底板防水及后续施工,保证了工程进度;通过增加防水附加层、球型开关及两道止水钢板措施,实现了底板无渗漏,保证了工程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坑降水过滤管盖板
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基坑降水过滤管盖板。
技术介绍
目前基坑降水常采用的两种方法:集水井降水和井点降水,井点降水在遇到岩石层时,无法往下深钻,此时井底深度高于深基坑中电梯井集水坑的深度。在将降水井内的水抽干后,降水井内不在有地下水涌出,此时基坑内最低点的电梯井集水坑的水仍从砂砾层与岩石层分层位置向集水坑内涌进。如果不及时抽取集水坑的水,水满后地下水开始上涌,整个地下室的垫层表面有明水出现。防水卷材即使采用换材料并采用湿作业的办法施工,但由于地下水有水压将使整个卷材层上浮,无法保证质量。如果在集水坑直接放潜水泵抽水,影响集水坑的防水施工以及后期的底板基础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坑降水过滤管盖板,解决了电梯基坑、集水坑地下水涌出影响防水施工的问题。一种基坑降水过滤管盖板,包括集水坑止水盖板以及连接集水坑止水盖板的降水管,所述降水管连通所述集水坑止水盖板的下部设有过滤孔管,所述过滤孔管深入集水坑的碎石中,且所述过滤孔管外周套设有过滤网;所述集水坑止水盖板铺设在集水坑上口并盖住集水坑,所述集水坑止水盖板和所述降水管的外侧连接处铺设有底板防水层,所述底板防水层与所述集水坑止水盖板之间铺设有防水附加层,所述底板防水层上端且在所述降水管上连接有止水钢板。优选的是,所述降水管上端通过自吸泵管连接有自吸泵,所述自吸泵上连接有排水管。优选的是,所述降水管上部设有球阀开关。优选的是,所述集水坑位于基坑的底部,所述基坑底部为基底土层,所述基底土层上部铺设有混凝土垫层,所述混凝土垫层上铺设有集水坑止水盖板。优选的是,所述混凝土垫层上铺设基础底板混凝土,所述基础底板混凝土内部设有基础底板钢筋。优选的是,所述降水管和过滤孔管采用DN25的镀锌钢管。优选的是,所述集水坑止水盖板和止水钢板采用3mm厚镀锌钢板,且集水坑止水盖板和止水钢板焊接在所述降水管上。本技术设计的基坑降水过滤管盖板由于采用自吸泵连接过滤管盖板不间断降水,将电梯基坑、集水坑水位降至坑底以下500mm,使坑底垫层表面干燥无明水,顺利展开底板防水及后续施工,保证了工程进度;通过增加防水附加层、球型开关及两道止水钢板措施,实现了底板无渗漏,保证了工程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基坑降水过滤管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基坑降水过滤管盖板的电梯基坑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基坑降水过滤管盖板的结构放大图。图4为图1中A处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基底土层,2-碎石,3-过滤孔管,4-过滤网,5-混凝土垫层,6-集水坑止水盖板,7-防水附加层,8-底板防水层,9-止水钢板,10-降水管,11-球阀开关,12-自吸泵管,13-自吸泵,14-排水管,15-基础底板钢筋,16-基础底板混凝土。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参见图1-4,一种基坑降水过滤管盖板,包括集水坑止水盖板6以及连接集水坑止水盖板6的降水管10,降水管10连通集水坑止水盖板6的下部设有过滤孔管3,过滤孔管3深入集水坑的碎石2中,且过滤孔管3外周套设有双层过滤网4;集水坑止水盖板6铺设在集水坑上口并盖住集水坑,集水坑止水盖板6和所述降水管10的外侧连接处铺设有底板防水层8,底板防水层8与集水坑止水盖板6之间铺设有防水附加层7,底板防水层8上端且在降水管10上连接有止水钢板9。如图2所示,以电梯井基坑为例,集水坑位于基坑的底部,基坑底部为基底土层1,基底土层1上部铺设有混凝土垫层5,混凝土垫层5上铺设有集水坑止水盖板6。混凝土垫层5上铺设基础底板混凝土16,基础底板混凝土16内部设有基础底板钢筋15。在基坑混凝土垫层5完成后,底部1设置400mm×400mm宽×600mm深集水坑,在集水坑内填置碎石2,形成过滤坑。取一根DN25镀锌钢管作为降水管10和一块集水坑止水盖板6,镀锌钢管长度为500mm+1/2基坑基础厚度,集水坑止水盖板6的钢板尺寸规格为3mm厚×500mm×500mm宽,将镀锌钢管垂直穿过集水坑止水盖板6,穿过钢板长度为500mm,在穿过的镀锌钢管上设置若干进水孔形成过滤孔管3,孔径为10mm孔中心间距为30mm。在打孔的镀锌钢管的过滤孔管3表面缠绕2层过滤网4,将集水坑止水盖板6与镀锌钢管连接处进行双面焊接。在DN25镀锌钢管的降水管10中部加设3mm×180mm×180mm宽止水钢板9,在DN25镀锌钢管上部加设DN25球阀开关11,并用自吸泵管12与220V/380V自吸泵13相连接,将基坑底部集水坑内地下水用自吸泵13经排水管14排除基坑外。在水位下降满足防水基层条件后,进行底板防水层8施工。在底板防水层8施工前,在集水坑止水盖板6与混凝土垫层5、降水管10相交处增加一道防水附加层7,自吸泵13不间断进行排水,提前调整底板钢筋间距,方便人员在进行基础底板混凝土16浇筑至降水管10高度一般时,将球阀开关11关闭,并将球阀开关11把手拆除,提前准备非固化油膏,等球阀开关11关闭后将球阀开关11上部用非固化油膏封闭。封闭完毕后调整恢复基础底板钢筋15,立即进行剩余基础底板混凝土16浇筑。图1中A处为圆圈中圈出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坑降水过滤管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水坑止水盖板(6)以及连接集水坑止水盖板(6)的降水管(10),所述降水管(10)连通所述集水坑止水盖板(6)的下部设有过滤孔管(3),所述过滤孔管(3)深入集水坑的碎石(2)中,且所述过滤孔管(3)外周套设有过滤网(4);所述集水坑止水盖板(6)铺设在集水坑上口并盖住集水坑,所述集水坑止水盖板(6)和所述降水管(10)的外侧连接处铺设有底板防水层(8),所述底板防水层(8)与所述集水坑止水盖板(6)之间铺设有防水附加层(7),所述底板防水层(8)上端且在所述降水管(10)上连接有止水钢板(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降水过滤管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水坑止水盖板(6)以及连接集水坑止水盖板(6)的降水管(10),所述降水管(10)连通所述集水坑止水盖板(6)的下部设有过滤孔管(3),所述过滤孔管(3)深入集水坑的碎石(2)中,且所述过滤孔管(3)外周套设有过滤网(4);所述集水坑止水盖板(6)铺设在集水坑上口并盖住集水坑,所述集水坑止水盖板(6)和所述降水管(10)的外侧连接处铺设有底板防水层(8),所述底板防水层(8)与所述集水坑止水盖板(6)之间铺设有防水附加层(7),所述底板防水层(8)上端且在所述降水管(10)上连接有止水钢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降水过滤管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水管(10)上端通过自吸泵管(12)连接有自吸泵(13),所述自吸泵(13)上连接有排水管(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降水过滤管盖板,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伟王滨刘鹏韩鲁英李晓玉崔金辉孙俊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青建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卓远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