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双电机换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3969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双电机换色器,具体涉及电脑针织技术领域,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两端的两侧均设有固定架,且固定架共设有四组,所述固定架与基座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基座内侧中间设有电机组,且电机组通过螺栓固定设于固定架之间,所述固定架与电机组之间设有活动块,且活动块共设有两组,所述活动块内侧贯穿有凸轮和接触块,且接触块位于凸轮底部,所述接触块与活动块之间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双电机结构与凸轮结构的相互配合,将活动块的形状对纱嘴形状相匹配,再通过活动块与凹槽的滑动连接,采用感应部件或感应磁铁与安装感应装置配合工作,可调整对应凸轮的转动角度范围,丰富了与其配合的纱嘴编织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双电机换色器
本技术涉及电脑针织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双电机换色器。
技术介绍
电脑横机是一种双针板舌针纬编织织机,它的三角装置犹如一组平面凸轮,织针的针脚可进入凸轮的槽道内,移动三角,迫使织针在针板的针槽内作有规律的升降运动,并通过针勾和针舌的动作,就能将纱线编织成针织物,电脑横机的换色器用于控制纱嘴的移动。在现有技术中,采用单电机驱动的输出轴连接两端的凸轮,而单电机的控制会出现只能同时单一的控制两边的凸轮位置,即不能实现两端的纱嘴在不同方向运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双电机换色器,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两端的纱嘴在不同方向运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双电机换色器,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两端的两侧均设有固定架,且固定架共设有四组,所述固定架与基座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基座内侧中间设有电机组,且电机组通过螺栓固定设于固定架之间,所述固定架与电机组之间设有活动块,且活动块共设有两组,所述活动块内侧贯穿有凸轮,且凸轮与活动块之间活动连接,所述凸轮的凸出端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凸轮底部设有接触块,且接触块与活动块之间一体成型,所述基座外部设有感应装置和感应部件,所述感应装置包括传感器,且传感器设置两组,所述活动块与同侧的固定架之间固定设有弹性部件,所述接触块顶部通过轴套转动设有滚轮。工作时,两组电机反向设置,单组电机由单组感应装置及感应部件进行感应控制工作,同侧凸轮的凸出端与接触块的顶端之间通过滚轮贴合滚动设置,便于凸轮旋转接触对应的接触块,接触块和活动块为一体成型,便于活动块的上下运动,电机可带动对应的凸轮旋转,当凸轮的凸出端与滚轮相接触时,受到凸轮的推动可使接触块向下移动,在接触块带动下,活动块可沿对应的凹槽滑动,此时活动块与固定架之间的弹性部件拉伸,当凸轮的凸出端与接触块分离时,弹性部件反弹拉动活动块回到原位置,连接块的底部形状与纱嘴顶部缺口相适配,活动块可通过连接块带动纱嘴运动,此过程可重复进行。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两组所述传感器安装在凸轮的相邻两侧并且与电机组固定连接,所述感应部件为感应块,且感应块在电机组的两侧各设置一组,其中一组感应块与其中一组活动块之间固定连接,便于安装感应装置且方便感应部件的移动,可作为实施例一,活动块移动时可带动对应的感应块移动进行感应工作。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两组所述传感器还可以安装在凸轮的同侧并且与基座固定连接,所述感应部件还可以为感应磁铁,且感应磁铁设置两组,两组感应磁铁分别嵌设于两组凸轮凸出端的安装孔内部,便于活动块的滑动,可作为实施例二,凸轮的旋转摆动感应磁铁与传感器之间感应工作。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座内侧的两端均开设有凹槽,所述活动块滑动设于对应的凹槽内部,便于活动块的移动。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动块底部固定设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底部形状与纱嘴顶部缺口相适配,便于带动纱嘴移动。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且弹簧与接触块之间错位设置,便于带动对应的凸轮旋转,便于活动块的复位。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机组包括电机,且电机反向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电机分别与对应的凸轮固定连接,便于带动凸轮旋转。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动块的顶部呈中空的矩形框设置,同侧所述凸轮的凸出端与接触块的顶端之间通过滚轮贴合滚动设置,便于推动活动块移动。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技术通过电机可带动对应的凸轮旋转,凸轮的推动可通过滚轮使接触块向下移动,弹性部件反弹可拉动活动块回到原位置,此过程可重复进行,活动块可通过连接块带动纱嘴运动,整体采用双电机结构与凸轮结构的相互配合,并在两侧安装感应装置,再通过活动块与凹槽的滑动连接,根据实施例一和二,均可使感应部件与同侧的感应装置之间发生距离变化,便于调整对应凸轮的转动角度范围,丰富了与其配合的纱嘴编织状态;2、本技术通过将活动块的形状对纱嘴形状相匹配,便于带动纱嘴进行移动,适用性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固定架和电机组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固定架和活动块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弹性部件位置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凹槽位置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基座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电机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基座、2固定架、3电机组、31电机、4活动块、41接触块、42感应部件、43连接块、44弹性部件、45滚轮、5凸轮、51安装孔、6感应装置、7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双电机换色器,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两端的两侧均设有固定架2,且固定架2共设有四组,所述固定架2与基座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基座1内侧中间设有电机组3,且电机组3通过螺栓固定设于固定架2之间,所述固定架2与电机组3之间设有活动块4,且活动块4共设有两组,所述活动块4内侧贯穿有凸轮5,且凸轮5与活动块4之间活动连接,所述凸轮5的凸出端开设有安装孔51,所述凸轮5底部设有接触块41,且接触块41与活动块4之间一体成型,所述基座1外部设有感应装置6和感应部件42,所述感应装置6包括传感器,且传感器设置两组,所述活动块4与同侧的固定架2之间固定设有弹性部件44,所述接触块41顶部通过轴套转动设有滚轮45。两组所述传感器安装在凸轮5的相邻两侧并且与电机组3固定连接,所述感应部件42为感应块,且感应块在电机组3的两侧各设置一组,其中一组感应块与其中一组活动块4之间固定连接。两组所述传感器还可以安装在凸轮5的同侧并且与基座1固定连接,所述感应部件42还可以为感应磁铁,且感应磁铁设置两组,两组感应磁铁分别嵌设于两组凸轮5凸出端的安装孔51内部。所述基座1内侧的两端均开设有凹槽7,所述活动块4滑动设于对应的凹槽7内部。所述活动块4底部固定设有连接块43,且连接块43的底部形状与纱嘴顶部缺口相适配。所述弹性部件44为弹簧,且弹簧与接触块41之间错位设置。所述电机组3包括电机31,且电机31反向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电机31分别与对应的凸轮5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块4的顶部呈中空的矩形框设置,同侧所述凸轮5的凸出端与接触块41的顶端之间通过滚轮45贴合滚动设置。如图1-7所示,实施方式具体为:基座1的形状与龙门架的形状相似,其内侧为中空,电机组3固定安装在基座1的内侧中间,两组电机31的输出轴分别朝向基座1的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双电机换色器,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两端的两侧均设有固定架(2),且固定架(2)共设有四组,所述固定架(2)与基座(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基座(1)内侧中间设有电机组(3),且电机组(3)通过螺栓固定设于固定架(2)之间,所述固定架(2)与电机组(3)之间设有活动块(4),且活动块(4)共设有两组,所述活动块(4)内侧贯穿有凸轮(5),且凸轮(5)与活动块(4)之间活动连接,所述凸轮(5)的凸出端开设有安装孔(51),所述凸轮(5)底部设有接触块(41),且接触块(41)与活动块(4)之间一体成型,所述基座(1)外部设有感应装置(6)和感应部件(42),所述感应装置(6)包括传感器,且传感器设置两组,所述活动块(4)与同侧的固定架(2)之间固定设有弹性部件(44),所述接触块(41)顶部通过轴套转动设有滚轮(4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双电机换色器,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两端的两侧均设有固定架(2),且固定架(2)共设有四组,所述固定架(2)与基座(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基座(1)内侧中间设有电机组(3),且电机组(3)通过螺栓固定设于固定架(2)之间,所述固定架(2)与电机组(3)之间设有活动块(4),且活动块(4)共设有两组,所述活动块(4)内侧贯穿有凸轮(5),且凸轮(5)与活动块(4)之间活动连接,所述凸轮(5)的凸出端开设有安装孔(51),所述凸轮(5)底部设有接触块(41),且接触块(41)与活动块(4)之间一体成型,所述基座(1)外部设有感应装置(6)和感应部件(42),所述感应装置(6)包括传感器,且传感器设置两组,所述活动块(4)与同侧的固定架(2)之间固定设有弹性部件(44),所述接触块(41)顶部通过轴套转动设有滚轮(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双电机换色器,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传感器安装在凸轮(5)的相邻两侧并且与电机组(3)固定连接,所述感应部件(42)为感应块,且感应块在电机组(3)的两侧各设置一组,其中一组感应块与其中一组活动块(4)之间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双电机换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鹭晖杨明海杨坤杨林龙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永祺塑胶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