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培养摇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3942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生物培养摇瓶,包括摇瓶本体,所述摇瓶本体设置有瓶颈,瓶口塞有橡胶瓶塞,所述橡胶瓶塞中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自上向下穿过橡胶瓶塞伸入摇瓶本体内部,所述支撑杆下端连接旋转桨,所述的支撑杆位于瓶颈内部的表面上连接有支撑环,支撑环与瓶颈内壁接触,所述旋转桨包括套环和多个叶片,套环与支撑杆下端活动连接,套环外壁阵列有多个凹槽,每个所述凹槽内均铰接一个叶片,所述叶片为弧形空心板体,叶片与凹槽铰接的端部设置有开口,叶片的表面上均布有贯穿叶片的通孔,多个叶片中的一个叶片表面上设置有配重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生物培养摇瓶
本技术涉及微生物培养
,具体涉及一种微生物培养摇瓶。
技术介绍
摇瓶培养是在菌种的筛选培养阶段(中试),在摇瓶中装入一定量的培养基,配上瓶塞,在摇瓶机上摇晃振荡培养,中试生产的目的是确定菌种培养的最佳条件,以便于转移到大发酵罐进行生产,在大发酵罐发酵时,和摇瓶试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它们所得产物往往不完全一致,其主要原因是摇瓶不具有大发酵罐中的通气能力,随着发酵的进行,摇瓶中氧气进入少或无氧气进入,培养基内氧溶解少,摇瓶中二氧化碳积聚,浓度升高,导致微生物的繁殖数量少,严重时产物种类都会发生变化。现有摇瓶为增加溶氧能力大多是在摇瓶内增加混合元件,但依旧无法改变摇瓶内氧气进入少甚至无氧气进入和二氧化碳积聚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随发酵进行,摇瓶内氧气减少,二氧化碳积聚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微生物培养摇瓶,目的是提供一种增加内部空气流动,减少二氧化碳增加氧气的微生物培养摇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生物培养摇瓶,包括摇瓶本体,所述摇瓶本体的瓶口塞有橡胶瓶塞,所述橡胶瓶塞中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自上向下穿过橡胶瓶塞伸入摇瓶本体内部,所述支撑杆下端连接旋转桨;所述的支撑杆位于摇瓶本体的瓶颈内部的表面上连接有支撑环,支撑环外径与瓶颈内壁接触;所述旋转桨包括套环和多个叶片,所述套环为环状体,套环与支撑杆下端活动连接,套环外壁阵列有多个凹槽,每个所述凹槽内均铰接一个叶片,所述叶片为弧形空心板体,叶片与凹槽铰接的端部设置有开口,叶片的表面上均布有贯穿叶片的通孔,多个叶片中的任意一个叶片内表面上设置有配重块。进一步地,所述的叶片内有增氧药剂层。进一步地,所述增氧药剂层为过氧化钠包裹在防水透气膜中制成的长方形夹层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叶片的数量为偶数。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是横截面为多边形或圆形的杆体。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环为圆环形板体,支撑环的中心固定在支撑杆外周壁上,支撑环位于瓶颈下部。进一步地,所述配重块为金属材料制成的与叶片的弧形表面相配应的弧形条状体。进一步地,所述配重块位于叶片远离套环的端部。进一步地,所述套环上的凹槽竖直贯穿套环的上下表面,凹槽中铰接有呈上下摆动状态的叶片。进一步地,所述叶片上设置有凸耳,所述凸耳与套环上的凹槽铰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安装在摇瓶机上,随着摇瓶机旋转摇晃,由于旋转桨上的多个叶片中的一个叶片表面上设置有配重块,使多个叶片相对支撑杆轴心是不平衡的体系,因此不能相互平衡的多个叶片会在随摇瓶机摇晃时产生旋转,由于持续的旋转产生离心作用,下垂的叶片会向四周摆动展开,因为叶片是弧形的,此时的旋转桨相当于一个小风扇,可以对摇瓶内的空气产生推动力,加速摇瓶内的空气流动。2.本技术的叶片上有通孔,且增氧药剂层具有透气能力,在叶片旋转时有一部分摇瓶内的空气经过通孔穿过增氧药剂层,增氧药剂层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这些氧气经过旋转桨旋转推动,加速与培养基的接触,吸收减少二氧化碳的量并增加培养基的溶氧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使用状态图;图3是本技术的支撑杆与旋转桨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号为:1为摇瓶本体,2为瓶颈,3为橡胶瓶塞,4为支撑杆,5为旋转桨,6为支撑环,51为叶片,52为套环,511为通孔,512为配重块,513为凸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3所示,一种微生物培养摇瓶,包括摇瓶本体1,所述摇瓶本体1的瓶口塞有橡胶瓶塞3,所述橡胶瓶塞3中固定连接有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是横截面为多边形或圆形的杆体,所述支撑杆4自上向下穿过橡胶瓶塞3伸入摇瓶本体1内部,所述支撑杆4下端连接旋转桨5。所述的支撑杆4位于摇瓶本体1的瓶颈2内部的表面上连接有支撑环6,支撑环6外径与瓶颈2内壁接触。所述旋转桨5包括套环52和多个叶片51,所述套环52为环状体,套环52与支撑杆4下端活动连接,套环52外壁阵列有多个凹槽,每个所述凹槽内均铰接一个叶片51,所述叶片51为弧形空心板体,叶片51与凹槽铰接的端部设置有开口,叶片51的表面上均布有贯穿叶片51的通孔511,多个叶片51中的任意一个叶片51内表面上设置有配重块512。所述的叶片51内有增氧药剂层。所述增氧药剂层为过氧化钠包裹在防水透气膜中制成的长方形夹层结构,所述防水透气膜为聚四氟乙烯纤维制成的层状结构。所述叶片51的数量为偶数。所述支撑环6为圆环形板体,支撑环6的中心固定在支撑杆4外周壁上,支撑环6位于瓶颈2下部。所述配重块512为金属材料制成的与叶片51的弧形表面相配应的弧形条状体。所述配重块512位于叶片51远离套环52的端部。所述套环52上的凹槽竖直贯穿套环52的上下表面,凹槽中铰接有呈上下摆动状态的叶片51。所述叶片51上设置有凸耳513,所述凸耳513与套环52上的凹槽铰接。在使用时,由于叶片51与套环52铰接,因此,在连接时,叶片51是下垂状态的,所有叶片51下垂收拢在套环52下方,方便进入瓶颈2,连接好以后,橡胶瓶塞3封堵住瓶口,支撑杆4穿过橡胶瓶塞3向下,支撑环6支撑在瓶颈2下部,使支撑杆4保持与瓶颈2同轴。将摇瓶安装在摇瓶机上,随着摇瓶机旋转摇晃,由于旋转桨5上的多个叶片51中的一个叶片51表面上设置有配重块512,使多个叶片51相对支撑杆4是不平衡的,因此不能相互平衡的多个叶片51会在随摇瓶机摇晃时产生旋转,由于持续的旋转产生离心作用,下垂的叶片会向四周摆动展开,因为叶片51是弧形的,此时的旋转桨5相当于一个小风扇,可以对摇瓶内的空气产生推动力,加速摇瓶内的空气流动。叶片上有通孔,且增氧药剂层具有透气能力,在叶片旋转时有一部分摇瓶内的空气经过通孔穿过增氧药剂层,增氧药剂层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这些氧气经过旋转桨旋转推动,加速与培养基的接触,吸收减少二氧化碳的量并增加培养基的溶氧量。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即公开范围内,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变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生物培养摇瓶,包括摇瓶本体(1),所述摇瓶本体(1)的瓶口塞有橡胶瓶塞(3),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瓶塞(3)中固定连接有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自上向下穿过橡胶瓶塞(3)伸入摇瓶本体(1)内部,所述支撑杆(4)下端连接旋转桨(5);/n所述的支撑杆(4)位于摇瓶本体(1)的瓶颈(2)内部的表面上连接有支撑环(6),支撑环(6)外径与瓶颈(2)内壁接触;/n所述旋转桨(5)包括套环(52)和多个叶片(51),所述套环(52)为环状体,套环(52)与支撑杆(4)下端活动连接,套环(52)外壁阵列有多个凹槽,每个所述凹槽内均铰接一个叶片(51),所述叶片(51)为弧形空心板体,叶片(51)与凹槽铰接的端部设置有开口,叶片(51)的表面上均布有贯穿叶片(51)的通孔(511),多个叶片(51)中的任意一个叶片(51)内表面上设置有配重块(5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培养摇瓶,包括摇瓶本体(1),所述摇瓶本体(1)的瓶口塞有橡胶瓶塞(3),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瓶塞(3)中固定连接有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自上向下穿过橡胶瓶塞(3)伸入摇瓶本体(1)内部,所述支撑杆(4)下端连接旋转桨(5);
所述的支撑杆(4)位于摇瓶本体(1)的瓶颈(2)内部的表面上连接有支撑环(6),支撑环(6)外径与瓶颈(2)内壁接触;
所述旋转桨(5)包括套环(52)和多个叶片(51),所述套环(52)为环状体,套环(52)与支撑杆(4)下端活动连接,套环(52)外壁阵列有多个凹槽,每个所述凹槽内均铰接一个叶片(51),所述叶片(51)为弧形空心板体,叶片(51)与凹槽铰接的端部设置有开口,叶片(51)的表面上均布有贯穿叶片(51)的通孔(511),多个叶片(51)中的任意一个叶片(51)内表面上设置有配重块(5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培养摇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51)内有增氧药剂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培养摇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药剂层为过氧化钠包裹在防水透气膜中制成的长方形夹层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续钊李兴奎张元馨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