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盘存储的存盘器及光盘存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3789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存储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多盘存储的存盘器及光盘存储装置,所述存盘器一侧具有光盘托,另一侧具有转轴孔,所述光盘托具有下凹用于容纳光盘的圆形腔体,所述转轴孔设置在光盘托背离所述圆形腔体向外延伸的部分上,所述光盘托整体呈圆形,所述向外延伸的部分呈圆形向外凸出的尖凸形状,所述存盘器具有一定高度的侧壁,所述转轴孔向外具有开口,转轴孔开口中心角的角度小于170°,开口方向朝向尖凸形状的一侧,背离所述开口方向的一侧,设置有活动拨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光存储设备的维护步骤更简便,维护工作过程更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盘存储的存盘器及光盘存储装置
本技术涉及光存储设备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多盘存储的存盘器及光盘存储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数字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数据存储装置利用率逐渐增大。能够安全、低成本、长期存储数据的光存储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相对于硬盘存储的价格昂贵、维护复杂、环境要求高,使用光盘存储的成本更低、存储数据更为安全、稳定。因为使用光盘存储不需要像硬盘一样不断的旋转,使用的能耗更低,而因为光盘本身的构造也决定了其使用寿命比硬盘长,可使用50年甚至更长,不需要经常更换。随着纠错校正技术的发展,光盘保存数据的可靠性大幅提高。因为光盘存储的数据是通过纯物理的金属烧蚀技术记录在盘片的金属膜上,这一过程是不可逆的,使数据无法篡改,从物理层面上保证了数据的稳定性。硬盘和磁带如果遇水或在潮湿的环境中会变得很脆弱,光盘却不受这些影响,即便在高于35℃的办公环境中也可以正常读取数据。拥有如此多优点的光存储,在存储方面的应用愈加广泛。在诸多的光存储设备中,有一种的光存储设备——转笼式阵列机,因其人工干预少、光盘存置密度大、存放位置精度高、反应速度快,在光存储的领域慢慢普及开来。转笼式阵列机主要是将储盘器堆叠成转笼结构,由机械手拨出托盘,通过机械手上的取盘手指对储盘器里的光盘进行取盘/分盘/放盘操作,最后由光驱完成对数据的存储和读取。该类光存储设备,当转笼结构里的单个储盘器出现受损需要更换时,就必须先对整台设备进行拆卸。首先,把转笼结构从设备上拆下来,再对多个储盘器堆叠成的转笼结构进行拆卸,最后才能对受损的单个储盘器进行更换,并且更换完受损的储盘器后,又要重新组装转笼结构及其他拆下的设备部件,最后还需要对转笼结构、机械手、光驱的相对位置进行校对,才算完成受损储盘器的更换工作。这样一来,更换单个受损的储盘器就相当于重装了一台设备,不仅大大增加了售后维修人员的工作难度和工作量,在拆卸的过程中还可能对设备的其他元件造成损坏。因此,为了让优点众多的转笼式阵列机的维护步骤更简便,维护工作过程更安全。目前,亟需一种多盘存储的存盘器及光盘存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多盘存储的存盘器及光盘存储装置,使光存储设备的维护步骤更简便,维护工作过程更安全。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盘存储的存盘器,所述存盘器一侧具有光盘托,另一侧具有转轴孔,所述光盘托具有下凹用于容纳光盘的圆形腔体,所述转轴孔设置在光盘托背离所述圆形腔体向外延伸的部分上,所述光盘托整体呈圆形,所述向外延伸的部分呈圆形向外凸出的尖凸形状,所述存盘器具有一定高度的侧壁,所述转轴孔向外具有开口,转轴孔开口中心角的角度小于170°,开口方向朝向尖凸形状的一侧,背离所述开口方向的一侧,设置有活动拨片。具体地,在光存储设备里多个存盘器层叠成柱状结构,当其中的一个存盘器发生损坏时,往往需要对整个光存储设备进行拆卸才能对损坏的存盘器进行替换。本方案采用了更为简便的存盘器更换方法,此方法与上述的存盘器结构对应,具体如下:先将受损的存盘器拨出光存储设备,然后给受损的存盘器施加一个作用力,力的方向与存盘器转轴孔开口方向相反,利用存盘器转轴孔上的开口,将存盘器从光存储设备上拔出。将受损的存盘器从光存储设备上移除后,将新的存盘器的转轴孔开口对准光存储设备的转轴,给存盘器施加一推力,令新的存盘器转轴孔卡住光储存设备的转轴,如此完成存盘器的更换。其中,给存盘器转轴孔加设开口,使存盘器可以进行拔出与推入的更换方式,而转轴孔开口中心角角度小于170°则为了存盘器能卡住转轴不至于掉落。活动拨片则使机械手无需拨动存盘器主体即可使存盘器以转轴为圆心转出光存储设备。存盘器侧壁高度的制造依据拟存储的光盘数量,以满足光盘存储的要求。而转轴孔往外开口的变更,对设备改进的幅度小,实现成本低,并且能使光存储设备的维护步骤更简便,维护过程更安全。进一步地,所述存盘器具有悬臂结构,所述悬臂结构具有弹性,其一端用于固定,另一端具有定位凸点,定位凸点延伸进入转轴孔内。具体地,转轴内具有定位凹槽,与定位凸点对应。当施加一作用力给存盘器,使转轴进入存盘器的转轴孔时,存盘器未进行定位,定位凸点未进入定位凹槽,延伸进入转轴孔内的定位凸点受到转轴的压力,使与定位凸点连接悬臂发生弹性变形;以转轴为圆心转动某角度,存盘器完成定位时,悬臂恢复原来形状,定位凸点进入定位凹槽,存盘器能准确地卡在设定位置。进一步地,在所述光盘托的侧面,活动拨片同一侧,设有拉环。具体地,机械手通过活动拨片将存盘器转动某个角度,转出光存储设备后,同侧的拉环被阻挡装置阻挡,使存盘器不再继续转动。进一步地,所述转轴孔开口中心角角度为105-125°,背离光盘托的远端形成薄壁形变部,靠近光盘托的近端形成厚壁支撑部。具体地,所述转轴孔开口中心角角度为105-125°为最佳角度,转轴孔不会因为开口过宽而无法卡住转轴使存盘器脱离设备,发生掉落损坏;也不会因为开口过窄,导致将存盘器推入设备时,使转轴无法进入转轴孔。并且薄壁形变部与厚壁支撑部使转轴孔开口的结构具有弹性,方便转轴卡入转轴孔开口且不易脱离。一种多盘存储的光盘存储装置,包括:托盘、多个存盘器,所述托盘上具有多根竖向并列的光轴,所述存盘器一侧具有光盘托,另一侧具有转轴孔,每根光轴穿过多个存盘器的转轴孔,使存盘器呈多列层叠在托盘上,所述存盘器具有一定高度的侧壁,所述转轴孔向外具有开口,转轴孔开口中心角角度小于170°,背离所述开口所朝方向的一侧,设置有活动拨片。具体地,存盘器具有转轴孔,且转轴孔向外具有开口,转轴孔开口中心角角度小于170°,托盘的每根光轴穿过多个存盘器的转轴孔,使存盘器呈多列层叠在托盘上,托盘与存盘器组合成光盘存储装置,达到完整的技术效果。进一步地,所述存盘器具有悬臂结构,所述悬臂结构具有弹性,其一端用于固定,另一端具有定位凸点,定位凸点延伸进入转轴孔内;所述转轴孔通过一转轴环套设在光轴上,所述转轴孔开口宽度小于转轴环外圆直径;所述转轴环外圆侧壁具有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与定位凸点相匹配;所述转轴环高度与存盘器侧壁高度相等。具体地,转轴环的定位凹槽与存盘器的定位凸点相适应,在存盘器转动时,使定位凸点进出定位凹槽达到定位的效果。转轴孔开口宽度小于转轴环外圆直径,使存盘器可以更稳定地卡在转轴环上,不容易发生松脱掉落,增加了光存储的安全性。进一步地,层叠在托盘上的存盘器每若干个之间具有固定隔板。具体地,层叠在托盘上的存盘器每若干个之间具有固定隔板,固定隔板用于稳固托盘上的存盘器,使光盘存储装置更稳定有序。进一步地,所述光轴包括两根小光轴,分别为第一光轴和第二光轴。具体地,当存盘器卡在转轴环上,进行圆周运动时,存盘器与转轴之间会产生摩擦力,转轴又会因为摩擦力可能与光轴之间发生打滑现象,随着存盘器一起转动,最后导致定位凸点无法进入定位凹槽。因此,光轴分成两根直径较小的光轴:第一光轴与第二光轴,转轴环同时套设在两根小光轴上,在存盘器转动时,第一光轴与第二光轴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盘存储的存盘器,所述存盘器一侧具有光盘托,另一侧具有转轴孔,所述光盘托具有下凹用于容纳光盘的腔体,所述转轴孔设置在光盘托背离所述腔体向外延伸的部分上,所述光盘托整体呈圆形,所述向外延伸的部分呈圆形向外凸出的尖凸形状,其特征在于,所述存盘器具有一定高度的侧壁,所述转轴孔向外具有开口,转轴孔开口中心角的角度小于170°,开口方向朝向尖凸形状的一侧,背离所述开口方向的一侧,设置有活动拨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盘存储的存盘器,所述存盘器一侧具有光盘托,另一侧具有转轴孔,所述光盘托具有下凹用于容纳光盘的腔体,所述转轴孔设置在光盘托背离所述腔体向外延伸的部分上,所述光盘托整体呈圆形,所述向外延伸的部分呈圆形向外凸出的尖凸形状,其特征在于,所述存盘器具有一定高度的侧壁,所述转轴孔向外具有开口,转轴孔开口中心角的角度小于170°,开口方向朝向尖凸形状的一侧,背离所述开口方向的一侧,设置有活动拨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盘存储的存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盘器具有悬臂结构,所述悬臂结构具有弹性,其一端用于固定,另一端具有定位凸点,定位凸点延伸进入转轴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盘存储的存盘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盘托的侧面,活动拨片同一侧,设有拉环。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多盘存储的存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孔开口中心角角度为105-125°,背离光盘托的远端形成薄壁形变部,靠近光盘托的近端形成厚壁支撑部。


5.一种多盘存储的光盘存储装置,包括:托盘、多个存盘器,所述托盘上具有多根竖向并列的光轴,所述存盘器一侧具有光盘托,另一侧具有转轴孔,每根光轴穿过多个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穆谢志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紫晶信息存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