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画牛角样圆滑曲线装置,包括T形架,T形架包含立柱和横梁,立柱居中设置在横梁的下方;立柱的下端设置有滚轮,滚轮的轮轴与横梁平行;横梁上活动设置有垂直于横梁的左划线笔和右划线笔,左划线笔和右划线笔的笔尖与滚轮的最低点共面,立柱上设置有可转动的绕线轴,绕线轴上缠绕有左拉绳和右拉绳,左拉绳的一端连接绕线轴,另一端连接左划线笔;右拉绳的一端连接绕线轴,另一端连接右划线笔;立柱上可拆卸连接有变速器,变速器的输入轴与轮轴连接,变速器的输出轴与绕线轴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画牛角样圆滑曲线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极大地简化了画两条逐渐的曲线的方法,缩短了绘图时间,提高划线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画牛角样圆滑曲线装置
本技术涉及绘图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画牛角样圆滑曲线装置。
技术介绍
生活中,经常需要用到类似牛角的圆滑曲线,类似牛角的圆滑曲线包含外曲线和内曲线,内曲线和外曲线间距逐渐靠近。比如一条弯曲的路,路的两边逐渐靠近。在模具制造领域,有一种牛角式浇口,是指具有牛角似的圆滑曲线形锥体形状,其截面尺寸逐渐缩小,小端连接型腔底面的浇口。牛角式浇口设在塑件的内表面隐蔽处,不影响制品外观。如果模具较小,可以用数控加工中心精确加工,但是对于模具尺寸特别大、找不到能够加工的数控加工中心,或者单件小批量产品,使用数控加工中心成本剧增,这时候只能通过人工绘出两条曲线再进行人工加工,而绘制逐渐靠近的两条曲线就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需要耗费很大的精力。因而,如何设计一种快速、准确绘制出两条弯曲的、逐渐靠近的类似牛角的圆滑曲线的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画牛角样圆滑曲线装置,该装置无需繁冗计算,能准确、快速绘制出两条逐渐靠近中心线的曲线。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一种画牛角样圆滑曲线装置,包括T形架,T形架包含立柱和横梁,立柱居中设置在横梁的下方;立柱的下端设置有滚轮,滚轮的轮轴与横梁平行;横梁上活动设置有垂直于横梁的左划线笔和右划线笔,左划线笔和右划线笔的笔尖与滚轮的最低点共面,立柱上设置有可转动的绕线轴,绕线轴上缠绕有左拉绳和右拉绳,左拉绳的一端连接绕线轴,另一端连接左划线笔;右拉绳的一端连接绕线轴,另一端连接右划线笔;立柱上可拆卸连接有变速器,变速器的输入轴与轮轴连接,变速器的输出轴与绕线轴连接。进一步的,横梁上设置有沿横梁长度方向的滑槽,左划线笔上设置有与滑槽匹配的左滑块,右划线笔上设置有与滑槽匹配的右滑块。进一步的,横梁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左端盖和右端盖,左端盖内表面与左划线笔之间连接有左拉簧,右端盖内表面与右划线笔之间连接有右拉簧。进一步的,立柱上设置有变速器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有螺孔,变速器通过螺栓与变速器固定板连接。进一步的,变速器为无级变速器或固定减速比变速器,固定减速比变速器有多种减速比规格供选择。进一步的,变速器的输入轴端面上设置有第一方孔,滚轮的轮轴上设置有与第一方孔匹配的第一方头,第一方头插入第一方孔;变速器的输出轴端面上设置有第二方孔,绕线轴上设置有与第二方孔匹配的第二方头,第二方头插入第二方孔。进一步的,滚轮的轮轴与变速器的输入轴通过联轴器连接,绕线轴与变速器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进一步的,横梁上设置有刻度层。进一步的,横梁与立柱相交处设置有左右对称的左定滑轮和右定滑轮,左拉绳从左定滑轮上绕过,右拉绳从右定滑轮上绕过。进一步的,横梁上设置有手柄。本技术画牛角样圆滑曲线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极大地简化了两条逐渐靠近的曲线的方法。与使用机械制图画法相比,此装置操作简单,无需复杂繁冗的计算,大大缩短了绘图时间。尤其对于绘制中心线不规则的曲线,绘制速度大大提升,并且绘制出的曲线圆滑过渡。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一种具有外曲线和内曲线的牛角样圆滑曲线;图2为本技术画牛角样圆滑曲线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画牛角样圆滑曲线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画牛角样圆滑曲线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纵剖图;图5为本技术画牛角样圆滑曲线装置的T形架的立体示意图;图6本技术画牛角样圆滑曲线装置的变速器的立体示意图。在以上图中:A外曲线;B内曲线;C中心线;1立柱;101变速器固定板;102螺孔;2横梁;201滑槽;202刻度层;203手柄;3滚轮;301第一方头;4左划线笔;401左滑块;5右划线笔;501右滑块;6绕线轴;601第二方头;7左拉绳;8右拉绳;9变速器;901第一方孔;902第二方孔;10左端盖;11右端盖;12左拉簧;13右拉簧;15左定滑轮;16右定滑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多种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参考图1,生活中,经常需要用到类似牛角的圆滑曲线,类似牛角的圆滑曲线包含外曲线A和内曲线B,内曲线B和外曲线A间距逐渐靠近,C为类似牛角的圆滑曲线的中心线。比如一条弯曲的路,路的两边路缘逐渐靠近。在模具制造领域,有一种牛角式浇口,是指具有牛角似的圆滑曲线形锥体形状,其截面尺寸逐渐缩小,小端连接型腔底面的浇口。牛角式浇口的优点是设在塑件的内表面隐蔽处,不影响制品外观。如果模具较小,可以用数控加工中心精确加工,但是对于模具尺寸特别大找不到能够加工的数控加工中心,或者单件小批量产品,使用数控加工中心成本剧增,这时候只能通过人工绘出两条曲线再进行人工加工,而绘制逐渐靠近的两条曲线就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需要耗费很大的精力。本技术提供一种绘制牛角样圆滑曲线装置,可以快速绘制出牛角样圆滑曲线的外曲线和内曲线。参考图2、图3、图4和图5,一种画牛角样圆滑曲线装置,包括T形架,T形架包含立柱1和横梁2,立柱1居中设置在横梁2的下方;立柱1的下端设置有滚轮3,滚轮3的轮轴与横梁2平行;横梁2上活动设置有垂直于横梁2的左划线笔4和右划线笔5,左划线笔4和右划线笔5的笔尖与滚轮3的最低点共面,立柱1上设置有可转动的绕线轴6,绕线轴6上缠绕有左拉绳7和右拉绳8,左拉绳7的一端连接绕线轴6,另一端连接左划线笔4;右拉绳8的一端连接绕线轴6,另一端连接右划线笔5;立柱1上可拆卸连接有变速器9,变速器9的输入轴与轮轴连接,变速器9的输出轴与绕线轴6连接。以上实施例中,滚轮3转动,带动变速器9输入轴转动,变速器9输出轴带动绕线轴6转动,绕线轴6牵引左拉绳7和右拉绳8,左划线笔4和右划线笔5同时相对靠近移动。当滚轮3的轨迹为直线时,左划线笔4和右划线笔5画出关于滚轮3轨迹对称的两条渐渐靠近滚轮3轨迹的直线;当滚轮3轨迹为曲线时,左划线笔4和右划线笔5将画出两条逐渐靠近的曲线。进一步的,横梁2上设置有沿横梁2长度方向的滑槽201,左划线笔4上设置有与滑槽201匹配的左滑块401,右划线笔5上设置有与滑槽2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画牛角样圆滑曲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T形架,所述T形架包含立柱(1)和横梁(2),所述立柱(1)居中设置在横梁(2)的下方;所述立柱(1)的下端设置有滚轮(3),所述滚轮(3)的轮轴与横梁(2)平行;所述横梁(2)上活动设置有垂直于横梁(2)的左划线笔(4)和右划线笔(5),所述左划线笔(4)和右划线笔(5)的笔尖与滚轮(3)的最低点共面,所述立柱(1)上设置有可转动的绕线轴(6),所述绕线轴(6)上缠绕有左拉绳(7)和右拉绳(8),所述左拉绳(7)的一端连接绕线轴(6),另一端连接左划线笔(4);所述右拉绳(8)的一端连接绕线轴(6),另一端连接右划线笔(5);所述立柱(1)上可拆卸连接有变速器(9),所述变速器(9)的输入轴与轮轴连接,所述变速器(9)的输出轴与绕线轴(6)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画牛角样圆滑曲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T形架,所述T形架包含立柱(1)和横梁(2),所述立柱(1)居中设置在横梁(2)的下方;所述立柱(1)的下端设置有滚轮(3),所述滚轮(3)的轮轴与横梁(2)平行;所述横梁(2)上活动设置有垂直于横梁(2)的左划线笔(4)和右划线笔(5),所述左划线笔(4)和右划线笔(5)的笔尖与滚轮(3)的最低点共面,所述立柱(1)上设置有可转动的绕线轴(6),所述绕线轴(6)上缠绕有左拉绳(7)和右拉绳(8),所述左拉绳(7)的一端连接绕线轴(6),另一端连接左划线笔(4);所述右拉绳(8)的一端连接绕线轴(6),另一端连接右划线笔(5);所述立柱(1)上可拆卸连接有变速器(9),所述变速器(9)的输入轴与轮轴连接,所述变速器(9)的输出轴与绕线轴(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画牛角样圆滑曲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2)上设置有沿横梁(2)长度方向的滑槽(201),所述左划线笔(4)上设置有与滑槽(201)匹配的左滑块(401),所述右划线笔(5)上设置有与滑槽(201)匹配的右滑块(5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画牛角样圆滑曲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2)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左端盖(10)和右端盖(11),左端盖(10)内表面与左划线笔(4)之间连接有左拉簧(12),右端盖(11)内表面与右划线笔(5)之间连接有右拉簧(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画牛角样圆滑曲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上设置有变速器固定板(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新玲,李惠子,曹战龙,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