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线电缆印字机防偏导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3635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线电缆印字机防偏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着墨辊设置在印刷辊的正上方,着墨辊为橡胶材质,着墨辊上设有环形的、截面为半圆形的凸块,印刷辊上设有环形的、截面为半圆形的凹槽,凸块和凹槽相适配,印刷辊上的凹槽还与电线电缆相适配,电线电缆从印刷辊上的凹槽的底部穿过,电线电缆的后部穿过张力调节辊、换向辊上的半圆槽,张力调节辊的侧部与调节螺栓端部的橡胶块顶紧接触,调节螺栓穿过螺栓固定板上的螺纹孔,螺栓固定板固定在固定板的底部,电线电缆的前部穿过干燥箱、换向辊上的半圆槽,干燥箱内固定有电加热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印刷质量好、清洁环保、可调节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线电缆印字机防偏导向机构
本技术属于电线电缆
,具体涉及一种电线电缆印字机防偏导向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电缆行业日益增多,竞争力日益加强。电线电缆印字是电缆生产工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电线电缆表面上印刷厂名、产品型号、产品参数等字样,标识电线电缆的类型及规格信息。现有热印工艺中,印字压轮一般都是固定安装在印字机上,因线缆自身重量及张力的不稳定性等因素会造成线缆的上下跳动,则印字压轮对线缆表面的压力不均匀,使印字深浅不一、断断续续,甚至印字模糊,有时候会产生损伤护套、电缆跑偏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线电缆印字机防偏导向机构。一种电线电缆印字机防偏导向机构,包括张力调节辊、着墨辊、印刷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着墨辊设置在印刷辊的正上方,所述着墨辊为橡胶材质,所述着墨辊上设有环形的、截面为半圆形的凸块,所述印刷辊上设有环形的、截面为半圆形的凹槽,所述凸块和凹槽相适配,所述印刷辊上的凹槽还与电线电缆相适配,电线电缆从印刷辊上的凹槽的底部穿过,所述电线电缆的后部穿过张力调节辊、换向辊上的半圆槽,所述张力调节辊两端的轴穿过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固定在固定板的底部,所述张力调节辊的侧部与调节螺栓端部的橡胶块顶紧接触,所述调节螺栓穿过螺栓固定板上的螺纹孔,所述螺栓固定板固定在固定板的底部,所述电线电缆的前部穿过干燥箱、换向辊上的半圆槽,所述干燥箱内固定有电加热管,所述电线电缆的前端卷绕在卷绕辊上。优选地,所述印刷辊上的凹槽内设有用于印字的凸起。优选地,所述电线电缆后端卷绕在放线辊上。优选地,所述干燥箱的上端固定有吸风管,所述干燥箱的底板上设有通风孔。优选地,所述着墨辊的上部设有滴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在使用时,需要进行印字的电线电缆卷绕在放线辊上,卷绕辊转动拉动电线电缆移动,电线电缆带动换向辊、张力调节辊、着墨辊、印刷辊转动,印刷辊将字印刷在电线电缆上,滴墨管将油墨滴在着墨辊上,着墨辊将油墨均匀的涂覆在印刷辊上。本技术中,由于换向辊、张力调节辊、印刷辊上均设有凹槽,从而确保电线电缆在印字过程中不发生偏向,从而大大提高印字质量;通过设置干燥箱,确保电线电缆在进入换向辊前处于完全干燥的状态,避免印刷字被刮花,能够进一步提高印刷质量,同时在干燥箱上设置吸风管,能够确保烘干过程产生的废气能够被抽吸走,抽吸的废气进行处理后排放,具有清洁环保的优点;通过调节调节螺栓,能够实现对张力调节辊转动摩擦力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对电线电缆张力的调节,具有可调节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电线电缆印字机防偏导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印刷辊和着墨辊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张力调节辊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换向辊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放线辊,2、换向辊,3、固定板,4、张力调节辊,5、第一轴承,6、螺栓固定板,7、调节螺栓,8、着墨辊,9、印刷辊,10、卷绕辊,11、干燥箱,12、电加热管,13、吸风管,14、滴墨管。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至图4,一种电线电缆印字机防偏导向机构,包括张力调节辊4、着墨辊8、印刷辊9,其特征在于:所述着墨辊8设置在印刷辊9的正上方,所述着墨辊8为橡胶材质,所述着墨辊8上设有环形的、截面为半圆形的凸块,所述印刷辊9上设有环形的、截面为半圆形的凹槽,所述凸块和凹槽相适配,所述印刷辊9上的凹槽还与电线电缆相适配,电线电缆从印刷辊9上的凹槽的底部穿过,所述电线电缆的后部穿过张力调节辊4、换向辊2上的半圆槽,所述张力调节辊4两端的轴穿过第一轴承5,所述第一轴承5固定在固定板3的底部,所述张力调节辊4的侧部与调节螺栓7端部的橡胶块顶紧接触,所述调节螺栓7穿过螺栓固定板6上的螺纹孔,所述螺栓固定板6固定在固定板3的底部,所述电线电缆的前部穿过干燥箱11、换向辊2上的半圆槽,所述干燥箱11内固定有电加热管12,所述电线电缆的前端卷绕在卷绕辊10上。所述印刷辊9上的凹槽内设有用于印字的凸起。所述电线电缆后端卷绕在放线辊1上。所述干燥箱11的上端固定有吸风管13,所述干燥箱11的底板上设有通风孔。所述着墨辊8的上部设有滴墨1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技术在使用时,需要进行印字的电线电缆卷绕在放线辊1上,卷绕辊10转动拉动电线电缆移动,电线电缆带动换向辊2、张力调节辊4、着墨辊8、印刷辊9转动,印刷辊9将字印刷在电线电缆上,滴墨管14将油墨滴在着墨辊8上,着墨辊8将油墨均匀的涂覆在印刷辊9上。本技术中,由于换向辊2、张力调节辊4、印刷辊9上均设有凹槽,从而确保电线电缆在印字过程中不发生偏向,从而大大提高印字质量;通过设置干燥箱11,确保电线电缆在进入换向辊2前处于完全干燥的状态,避免印刷字被刮花,能够进一步提高印刷质量,同时在干燥箱11上设置吸风管13,能够确保烘干过程产生的废气能够被抽吸走,抽吸的废气进行处理后排放,具有清洁环保的优点;通过调节调节螺栓7,能够实现对张力调节辊4转动摩擦力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对电线电缆张力的调节,具有可调节的优点。本技术技术方案在上面结合附图对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线电缆印字机防偏导向机构,包括张力调节辊(4)、着墨辊(8)、印刷辊(9),其特征在于:所述着墨辊(8)设置在印刷辊(9)的正上方,所述着墨辊(8)为橡胶材质,所述着墨辊(8)上设有环形的、截面为半圆形的凸块,所述印刷辊(9)上设有环形的、截面为半圆形的凹槽,所述凸块和凹槽相适配,所述印刷辊(9)上的凹槽还与电线电缆相适配,电线电缆从印刷辊(9)上的凹槽的底部穿过,所述电线电缆的后部穿过张力调节辊(4)、换向辊(2)上的半圆槽,所述张力调节辊(4)两端的轴穿过第一轴承(5),所述第一轴承(5)固定在固定板(3)的底部,所述张力调节辊(4)的侧部与调节螺栓(7)端部的橡胶块顶紧接触,所述调节螺栓(7)穿过螺栓固定板(6)上的螺纹孔,所述螺栓固定板(6)固定在固定板(3)的底部,所述电线电缆的前部穿过干燥箱(11)、换向辊(2)上的半圆槽,所述干燥箱(11)内固定有电加热管(12),所述电线电缆的前端卷绕在卷绕辊(10)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线电缆印字机防偏导向机构,包括张力调节辊(4)、着墨辊(8)、印刷辊(9),其特征在于:所述着墨辊(8)设置在印刷辊(9)的正上方,所述着墨辊(8)为橡胶材质,所述着墨辊(8)上设有环形的、截面为半圆形的凸块,所述印刷辊(9)上设有环形的、截面为半圆形的凹槽,所述凸块和凹槽相适配,所述印刷辊(9)上的凹槽还与电线电缆相适配,电线电缆从印刷辊(9)上的凹槽的底部穿过,所述电线电缆的后部穿过张力调节辊(4)、换向辊(2)上的半圆槽,所述张力调节辊(4)两端的轴穿过第一轴承(5),所述第一轴承(5)固定在固定板(3)的底部,所述张力调节辊(4)的侧部与调节螺栓(7)端部的橡胶块顶紧接触,所述调节螺栓(7)穿过螺栓固定板(6)上的螺纹孔,所述螺栓固定板(6)固定在固定板(3)的底部,所述电线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宣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珠江电力设备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