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线电缆印字机防偏导向机构
本技术属于电线电缆
,具体涉及一种电线电缆印字机防偏导向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电缆行业日益增多,竞争力日益加强。电线电缆印字是电缆生产工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电线电缆表面上印刷厂名、产品型号、产品参数等字样,标识电线电缆的类型及规格信息。现有热印工艺中,印字压轮一般都是固定安装在印字机上,因线缆自身重量及张力的不稳定性等因素会造成线缆的上下跳动,则印字压轮对线缆表面的压力不均匀,使印字深浅不一、断断续续,甚至印字模糊,有时候会产生损伤护套、电缆跑偏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线电缆印字机防偏导向机构。一种电线电缆印字机防偏导向机构,包括张力调节辊、着墨辊、印刷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着墨辊设置在印刷辊的正上方,所述着墨辊为橡胶材质,所述着墨辊上设有环形的、截面为半圆形的凸块,所述印刷辊上设有环形的、截面为半圆形的凹槽,所述凸块和凹槽相适配,所述印刷辊上的凹槽还与电线电缆相适配,电线电缆从印刷辊上的凹槽的底部穿过,所述电线电缆的后部穿过张力调节辊、换向辊上的半圆槽,所述张力调节辊两端的轴穿过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固定在固定板的底部,所述张力调节辊的侧部与调节螺栓端部的橡胶块顶紧接触,所述调节螺栓穿过螺栓固定板上的螺纹孔,所述螺栓固定板固定在固定板的底部,所述电线电缆的前部穿过干燥箱、换向辊上的半圆槽,所述干燥箱内固定有电加热管,所述电线电缆的前端卷绕在卷绕辊上。优选地,所述印刷辊上的凹槽内设有用于印字的凸起。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线电缆印字机防偏导向机构,包括张力调节辊(4)、着墨辊(8)、印刷辊(9),其特征在于:所述着墨辊(8)设置在印刷辊(9)的正上方,所述着墨辊(8)为橡胶材质,所述着墨辊(8)上设有环形的、截面为半圆形的凸块,所述印刷辊(9)上设有环形的、截面为半圆形的凹槽,所述凸块和凹槽相适配,所述印刷辊(9)上的凹槽还与电线电缆相适配,电线电缆从印刷辊(9)上的凹槽的底部穿过,所述电线电缆的后部穿过张力调节辊(4)、换向辊(2)上的半圆槽,所述张力调节辊(4)两端的轴穿过第一轴承(5),所述第一轴承(5)固定在固定板(3)的底部,所述张力调节辊(4)的侧部与调节螺栓(7)端部的橡胶块顶紧接触,所述调节螺栓(7)穿过螺栓固定板(6)上的螺纹孔,所述螺栓固定板(6)固定在固定板(3)的底部,所述电线电缆的前部穿过干燥箱(11)、换向辊(2)上的半圆槽,所述干燥箱(11)内固定有电加热管(12),所述电线电缆的前端卷绕在卷绕辊(10)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线电缆印字机防偏导向机构,包括张力调节辊(4)、着墨辊(8)、印刷辊(9),其特征在于:所述着墨辊(8)设置在印刷辊(9)的正上方,所述着墨辊(8)为橡胶材质,所述着墨辊(8)上设有环形的、截面为半圆形的凸块,所述印刷辊(9)上设有环形的、截面为半圆形的凹槽,所述凸块和凹槽相适配,所述印刷辊(9)上的凹槽还与电线电缆相适配,电线电缆从印刷辊(9)上的凹槽的底部穿过,所述电线电缆的后部穿过张力调节辊(4)、换向辊(2)上的半圆槽,所述张力调节辊(4)两端的轴穿过第一轴承(5),所述第一轴承(5)固定在固定板(3)的底部,所述张力调节辊(4)的侧部与调节螺栓(7)端部的橡胶块顶紧接触,所述调节螺栓(7)穿过螺栓固定板(6)上的螺纹孔,所述螺栓固定板(6)固定在固定板(3)的底部,所述电线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宣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珠江电力设备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