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浇口注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浇口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注塑成型时生产注塑产品的一种常用方法,具体指将受热熔化的材料由高压注入模具型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型品。现有注塑模具多采用单浇口进胶,也有采用双浇口进胶的情况,但未根据模具型腔的位置等对浇口及相连接的冷流道位置和尺寸进行调节,在注塑时会出现注塑材料流动不平衡的现象,导致产品内部芯片倾斜或偏移,使得产品尺寸乃至性能出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过程中注塑材料的流动均衡的双浇口注塑模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浇口注塑模具,该双浇口注塑模具包括浇注系统、由上模仁和下模仁构成的型腔,所述浇注系统包括:流道;与所述流道相连通的过渡区;与所述过渡区的一端相连通的第一冷流道;与所述过渡区的另一端相连通的第二冷流道;用于将注塑料从所述第一冷流道导入所述型腔的第一冷浇口;以及用于将所述注塑料从所述第二冷流道导入所述型腔的第二冷浇口,所述过渡区与所述流道的连通口设置在所述过渡区的一端,所述型腔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浇口注塑模具,该双浇口注塑模具包括浇注系统、由上模仁和下模仁构成的型腔,其特征在于,/n所述浇注系统包括:/n流道;/n与所述流道相连通的过渡区;/n与所述过渡区的一端相连通的第一冷流道;/n与所述过渡区的另一端相连通的第二冷流道;/n用于将注塑料从所述第一冷流道导入所述型腔的第一冷浇口;以及/n用于将所述注塑料从所述第二冷流道导入所述型腔的第二冷浇口,/n所述过渡区与所述流道的连通口设置在所述过渡区的一端,所述型腔设置为靠近所述过渡区的另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浇口注塑模具,该双浇口注塑模具包括浇注系统、由上模仁和下模仁构成的型腔,其特征在于,
所述浇注系统包括:
流道;
与所述流道相连通的过渡区;
与所述过渡区的一端相连通的第一冷流道;
与所述过渡区的另一端相连通的第二冷流道;
用于将注塑料从所述第一冷流道导入所述型腔的第一冷浇口;以及
用于将所述注塑料从所述第二冷流道导入所述型腔的第二冷浇口,
所述过渡区与所述流道的连通口设置在所述过渡区的一端,所述型腔设置为靠近所述过渡区的另一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浇口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冷流道的截面大于所述第二冷流道的截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浇口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渡区的一端的截面与所述第一冷流道的截面相等,所述过渡区的另一端的截面与所述第二冷流道的截面相等,且从所述一端朝向所述另一端缓慢变小,以用于平缓过渡所述第一冷流道及所述第二冷流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浇口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渡区的截面呈圆形,其直径从所述过渡区的一端朝向另一端缓慢变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和远,
申请(专利权)人:陆博汽车电子曲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