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防水涂料原料混合装置,其中包括底板、立柱、升降支撑模块和混合搅拌模块。升降支撑模块包括丝杠、基座、支撑座、第一电机和原料罐;混合搅拌模块包括横杆、导杆、第二电机、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第五连杆和搅拌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通过控制原料罐高度进而达到控制搅拌混合的深度,能够使得原料混合的更加充分;采用圆周转动式混合方法,通过控制搅拌头圆周运动,使得原料罐边缘的原料均能混合均匀;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能广泛应用于多种生产混合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混合防水涂料原料费时费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防水涂料原料混合装置
本技术属于防水涂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防水涂料原料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现在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采用防水涂料进行防水。防水涂料经固化后形成的防水薄膜具有一定的延伸性、弹塑性、抗裂性、抗渗性及耐候性,能起到防水、防渗和保护作用。防水涂料有良好的温度适应性,操作简便,易于维修与维护。防水涂料在实际生成过程中需要将各种原料进行混合,其混合过程大多采用人工,这种方式难以将原料混合均匀,而且费时费力,对操作人员来说存在安全隐患。因此设计一种自动混料的装置是符合实际需要的。针对上述提出的问题,现设计一种新型防水涂料原料混合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防水涂料原料混合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混合防水涂料原料费时费力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型防水涂料原料混合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立柱和升降支撑模块,所述立柱的一端设有混合搅拌模块,所述混合搅拌模块置于升降支撑模块上方。所述立柱的一端固定设有横杆和导杆,所述横杆的上端设有第二电机,所述横杆的下端设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横杆通过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通横杆,并与第一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滑块上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内设有凹槽,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连接件置于凹槽内,且连接件上设有限位环。所述升降支撑模块包括置于底板上的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丝杠,所述丝杠贯穿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设有原料罐。所述基座的一端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通基座,并与丝杠传动连接。所述滑块置于导杆上,且能沿导杆自由滑动,所述导杆的一端设有限位块。所述滑块的下端与第四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五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五连杆的另一端与限位块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五连杆与第四连杆转动连接的一端设有搅拌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可以通过控制原料罐高度进而达到控制搅拌混合的深度,能够使得原料混合的更加充分;2、本技术采用圆周转动式混合方法,通过控制搅拌头圆周运动,使得原料罐边缘的原料均能混合均匀;3、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能广泛应用于多种生产混合领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升降支撑模块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混合搅拌模块示意图;图4是图3的A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防水涂料原料混合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设有立柱2和升降支撑模块3,所述立柱2的一端设有混合搅拌模块4,所述混合搅拌模块4置于升降支撑模块3上方。如图2所示,所述升降支撑模块3包括置于底板1上的基座31,所述基座31上设有丝杠33,所述丝杠33贯穿支撑座34,所述支撑座34上设有原料罐35。所述基座31的一端设有第一电机32,所述第一电机32的输出端连通基座31,并与丝杠33传动连接。如图3所示,所述立柱2的一端固定设有横杆41和导杆47,所述横杆41的上端设有第二电机42,所述横杆41的下端设有第一连杆43,所述第一连杆43的一端与横杆41通过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42的输出端连通横杆41,并与第一连杆4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43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44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44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45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杆45的另一端与滑块46上端转动连接。所述滑块46置于导杆47上,且能沿导杆47自由滑动。所述导杆47的一端设有限位块48。所述滑块46的下端与第四连杆49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连杆49的另一端与第五连杆410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五连杆410的另一端与限位块48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五连杆410与第四连杆49转动连接的一端设有搅拌头411。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连杆44内设有凹槽412,所述第一连杆43与第二连杆44的连接件置于凹槽412内,且连接件上设有限位环413。使用时,先将原料倒入原料罐35内,然后启动第一电机32,使得丝杠33转动,进而带动支撑座34和原料罐35向上运动,当搅拌头411插入原料罐35内一定深度时关闭第一电机32。然后启动第二电机42,进而带动第一连杆43转动,由于第一连杆43与第二连杆44的连接件置于凹槽412内,因此当第一连杆43转动时,所述连接件相对于凹槽412横向移动,当所述第一连杆43与第二连杆44转动一周时,所述连接件相对于凹槽412横向往复运动一次,由于第二连杆44与第三连杆45转动连接,第三连杆45与滑块46转动连接,因此在第一连杆43与第二连杆44转动一周时,由于连接件相对于凹槽412横向往复运动一次,所以第三连杆45带动滑块46沿导杆47横向往复运动一次。由于第四连杆49与滑块46转动连接,第五连杆410与第四连杆49转动连接,限位块48与第五连杆410转动连接,因此在滑块46往复运动一次,搅拌头411则以限位块48与第五连杆410的连接件为圆心做一次圆周运动,进而完成混合搅拌动作。在此期间可以通过控制第一电机32的正反转,来控制原料罐35的抬升高度,进而控制搅拌深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防水涂料原料混合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设有立柱(2)和升降支撑模块(3),所述立柱(2)的一端设有混合搅拌模块(4),所述混合搅拌模块(4)置于升降支撑模块(3)上方;/n所述立柱(2)的一端固定设有横杆(41)和导杆(47),所述横杆(41)的上端设有第二电机(42),所述横杆(41)的下端设有第一连杆(43),所述第一连杆(43)的一端与横杆(41)通过连接件转动连接;/n所述第二电机(42)的输出端连通横杆(41),并与第一连杆(43)的一端固定连接;/n所述第一连杆(43)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44)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44)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45)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杆(45)的另一端与滑块(46)上端转动连接;/n所述第二连杆(44)内设有凹槽(412),所述第一连杆(43)与第二连杆(44)的连接件置于凹槽(412)内,且连接件上设有限位环(4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防水涂料原料混合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设有立柱(2)和升降支撑模块(3),所述立柱(2)的一端设有混合搅拌模块(4),所述混合搅拌模块(4)置于升降支撑模块(3)上方;
所述立柱(2)的一端固定设有横杆(41)和导杆(47),所述横杆(41)的上端设有第二电机(42),所述横杆(41)的下端设有第一连杆(43),所述第一连杆(43)的一端与横杆(41)通过连接件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电机(42)的输出端连通横杆(41),并与第一连杆(43)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连杆(43)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44)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44)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45)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杆(45)的另一端与滑块(46)上端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连杆(44)内设有凹槽(412),所述第一连杆(43)与第二连杆(44)的连接件置于凹槽(412)内,且连接件上设有限位环(4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水涂料原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支撑模块(3)包括置于底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红,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晟源环保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