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用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33058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6: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涂料用加热装置,包括外箱,外箱的内腔设置有内箱,内箱的内腔底部设置有承载板,承载板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固接有承载条座,承载板的顶部自下而上等间距设置有承载板框,承载板框的内腔固接有钢丝网架,钢丝网架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嵌合安装有永磁铁块,永磁铁块的顶部设置有不锈钢盛放皿,底部承载板框的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固接有与承载条座相配合的滑轨,内箱的左侧壁前后两端和右侧壁顶部前后两端均固接有滑道,外箱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嵌合安装有电控伸缩杆,且电控伸缩杆的底部伸缩端伸入内箱的内腔,电控伸缩杆的底部伸缩端均固接有承载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适用于少量涂料的均匀加热,提高加热效率,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涂料用加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涂料
,具体涉及一种涂料用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涂料在中国传统名称为油漆,所谓涂料是涂覆在被保护或被装饰的物体表面,并能与被涂物形成牢固附着的连续薄膜,通常是以树脂、或油、或乳液为主,添加或不添加颜料、填料,添加相应助剂,用有机溶剂或水配制而成的粘稠液体,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涂料生产国和消费国,进入到世界涂料行业发展的主流。常用的加热装置多数是对大量的涂料进行集中加热使用,在对少量的涂料进行加热使用时,就会不太适用,同时对涂料进行集中堆积形式的加热,效率会比较低,会有受热不均匀现象,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涂料用加热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涂料用加热装置,适用于少量涂料的均匀加热,提高加热效率,方便使用。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涂料用加热装置,包括外箱,所述外箱的内腔设置有内箱,所述内箱与外箱之间设置有隔热层,所述内箱的内腔底部设置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固接有承载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涂料用加热装置,包括外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1)的内腔设置有内箱(2),所述内箱(2)与外箱(1)之间设置有隔热层(3),所述内箱(2)的内腔底部设置有承载板(4),所述承载板(4)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固接有承载条座(5),所述承载板(4)的顶部自下而上等间距设置有承载板框(6),相邻两组所述承载板框(6)之间的四角均固接有支撑柱(7),所述承载板框(6)的内腔固接有钢丝网架(8),所述钢丝网架(8)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嵌合安装有永磁铁块(9),所述永磁铁块(9)的顶部设置有不锈钢盛放皿(10),底部所述承载板框(6)的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固接有与承载条座(5)相配合的滑轨(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涂料用加热装置,包括外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1)的内腔设置有内箱(2),所述内箱(2)与外箱(1)之间设置有隔热层(3),所述内箱(2)的内腔底部设置有承载板(4),所述承载板(4)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固接有承载条座(5),所述承载板(4)的顶部自下而上等间距设置有承载板框(6),相邻两组所述承载板框(6)之间的四角均固接有支撑柱(7),所述承载板框(6)的内腔固接有钢丝网架(8),所述钢丝网架(8)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嵌合安装有永磁铁块(9),所述永磁铁块(9)的顶部设置有不锈钢盛放皿(10),底部所述承载板框(6)的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固接有与承载条座(5)相配合的滑轨(11);
所述内箱(2)的左侧壁顶部前后两端和右侧壁顶部前后两端均固接有滑道(12),所述外箱(1)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嵌合安装有电控伸缩杆(13),且电控伸缩杆(13)的底部伸缩端伸入内箱(2)的内腔,两组所述电控伸缩杆(13)的底部伸缩端均固接有承载条板(14),所述承载条板(14)远离内箱(2)中心处的一侧的前后两端均固接有导向块(15),且导向块(15)位于滑道(12)的内腔,所述导向块(15)的底部固接有立杆(16),所述立杆(16)的底端贯穿滑道(12)的底部与承载板(4)相固接,所述外箱(1)的顶部中间嵌合安装有温度可调控制开关(17),且温度可调控制开关(17)的底部感应端伸入内箱(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炳舜林坤志叶恩助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瀛涂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