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打粉装置
本技术涉及打粉设备
,尤其涉及多功能打粉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现有的物料在使用前均为大型块状,不方便进行使用,因此就需要通过打粉装置将物料进行粉碎,方便后期使用,但是传统的打粉装置在对物料进行粉碎后,仍然有部分物料未被粉碎,并且打粉装置在使用后需要人工进行清理,这样就增加了工作者的劳动量,为此,我们提出了多功能打粉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多功能打粉装置,目的在于提高粉碎效果,减小工作者的劳动量。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多功能打粉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筒体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底部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的顶部靠近两侧处均设有限位机构,所述筒体内腔底部设有疏通机构,所述筒体的底部设有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靠近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筒体固定连接,所述箱体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顶部与箱体内腔顶部之间设有转杆,所述箱体的顶部开设有与转杆 ...
【技术保护点】
1.多功能打粉装置,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3),所述顶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筒体(1)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底部设有挡板(15),所述挡板(15)的顶部靠近两侧处均设有限位机构,所述筒体(1)内腔底部设有疏通机构,所述筒体(1)的底部设有箱体(16),所述箱体(16)的顶部靠近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0),所述支撑杆(10)与筒体(1)固定连接,所述箱体(16)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7),所述电机(17)的顶部与箱体(16)内腔顶部之间设有转杆(2),所述箱体(16)的顶部开设有与转杆(2)相互匹配 ...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打粉装置,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3),所述顶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筒体(1)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底部设有挡板(15),所述挡板(15)的顶部靠近两侧处均设有限位机构,所述筒体(1)内腔底部设有疏通机构,所述筒体(1)的底部设有箱体(16),所述箱体(16)的顶部靠近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0),所述支撑杆(10)与筒体(1)固定连接,所述箱体(16)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7),所述电机(17)的顶部与箱体(16)内腔顶部之间设有转杆(2),所述箱体(16)的顶部开设有与转杆(2)相互匹配的第一开孔,所述挡板(15)上开设有与转杆(2)相互匹配的第二开孔,所述转杆(2)的一端与电机(17)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转杆(2)的另一端依次贯穿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且延伸至筒体(1)内,并插接在第一轴承内腔,所述转杆(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杆(20),所述第三连接杆(20)远离转杆(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刮板(6),所述刮板(6)远离第三连接杆(20)的一侧与筒体(1)内壁相互贴合,所述第三连接杆(20)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二粉碎叶片(7),所述第三连接杆(20)的顶部设有第一连接杆(5),所述第一连接杆(5)与转杆(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5)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粉碎叶片(4),所述第三连接杆(20)的底部设有第二连接杆(9),所述第二连接杆(9)与转杆(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9)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三粉碎叶片(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炳舜,林坤志,叶恩助,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瀛涂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